?

對當前大學體育課運動強度的思考

2018-04-21 08:10趙健金龍泉李棟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趙健 金龍泉 李棟

摘 要:通過翻閱資料,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低,這和當前大學中的體育課程運動強度有直接的關系,大學中的體育課程大多具有娛樂性,沒有運動強度的要求,導致運動負荷小,人的肌體得不到拉伸和鍛煉,體質得不到加強,不利于學生們的成長健康,因此,大學高校中應該增加具有健身效果和運動強度相對大點的訓練內容,從而使學生們的體測成績明顯提高,促進他們的新陳代謝和身體平衡發展,為此,本文針對當前大學生的體育課運動強度加以探討,分析如下。

關鍵詞:大學體育課;運動強度;課程安排

在大學生中,公共體育課是必修課程,期末要進行體測,其數據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未來的就業情況,但是由于傳統體育課的觀念,中小學時期體育課時間被其他科目的占用以及老師的思想懈怠,導致學生們沒有利用好體育課加強鍛煉,各項指標跟不上,這就影響了大學時期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和質量及效果。而大學體育課實際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導致運動強度不夠,學生身體素質不行,所以應該加強體育健身的思想,養成一個學生的良好身體素質,促進未來就業或人生道路的發展,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

1 大學體育課問題

1.1 大學體育課教學內容單一化

大學體育課程中普遍存在課程單一的情況,一般每周只有2學時的課程,但是教學內容多年卻沒有絲毫改變,教學內容的老套使得學生們上課積極性不高,甚至嚴重者對體育課產生厭煩情緒,最終老師確實有所付出,但是成效卻不盡人意,學生們最后的測評不理想以及身體體質沒有得到加強,這和大學的體育教學內容單一有一定的聯系。

1.2 大學體育課教學內容簡單化

大學課程多具有形式化,理念為主,因此已與教學的內容就容易簡單化,基礎課主要以身體素質練習為主,教學內容多數是中學,甚至是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復,如蹲踞式起跑、鉛球等,教學內容簡單,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3 大學體育課的運動負荷量被淡化

大學體育課運動負荷被淡化有主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是許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快樂體育和學生的主體性等,導致公共體育課的運動負荷量減小??陀^因素是在教學大綱中教材的安排以及一些技術、動作難易程度的要求不合理。許多方面沒有與實際教學中的情況相聯系,學生很難達到適宜的運動負荷。

2 合理安排大學公共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2.1 安排大學體育課運動負荷的教學原則

運動負荷的安排基本都符合:(1)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2)以學生為發展的中心;(3)合理的運動負荷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4)合理的運動負荷要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5)自愿性原則:學生可在兩三個項目中自由選擇活動的內容;(6)自主性原則: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只是引導者、輔導者、調控者;(7)突出自身鍛煉與能力培養原則:以鍛煉學生身體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進行品德教育為主,對個別不喜歡活動的學生做思想工作,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2.2 合理安排大學體育課運動負荷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者的中介和橋梁,是把已制訂好的教學內容付以實施的動態性過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和方式。因此,體育教學是否成功與教學方法的選用是否得當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作用,注意傳統教學方法與創新方法的協調運用,通過不斷探索和運用創新方法,豐富和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體系結構,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一整套體育教學方法,做到多法綜合,互配使用,互為補充,以期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3 研究分析

3.1 當前以娛樂教學為主

從參考資料中能夠看出,9所大學的近十年的體育項目增加大都是以娛樂教學項目為主,學生們更傾向于愛好輕松的體育訓練,并不注重運動強度的多少。

3.2 體育工作者的考量

以下資料是對9所大學60名體育老師的問卷調查,從中可以看出現在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低下,而體育老師本身極少數認為應該增加強度訓練,更多的是關心學生們的心理情況和安全情況,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發生是老師們考慮的主要問題。

4 體育教學手段的思考

4.1 綜合以上研究資料,運動負荷的安排要依靠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計時器、測量儀等工具等手段指導學生們加強體育鍛煉,是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保證,達到師生間的互動。

4.2 高科技設備的的運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們的安全性,避免出現讓老師擔心的事故也是一種手段,例如,在跑測中引用跑步機等,以此實現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鍛煉學生們的體質。

4.3 運動負荷的課程安排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指導,使之大學體育教學科學合理,同時保障學生們的身體素質的提升。

5 總結

近年來大學生體質的下降已經受到教育局等相關部門的重視,并且制定了學分制等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這就需要學校對大學體育課程加強改革和監督,區別于傳統教學,減少娛樂性的運動,增加例如田徑、體操等課程的開放,因為以娛樂為主的體育教學會讓學生產生懈怠心理,對自身身體素質認識不足,導致缺乏運動強度,從而使體質下降,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設立高強度的運動項目時容易造成學生暈倒、受傷等狀況,所以合理的進行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是中心思想,力爭以健康為目標,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這才是全體教育者應該注意的地方。

參考文獻

[1]辛立,鄭勇,徐忠,等.當前大學體育課程實施效果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5):30-32

[2]宋曉芬,崔丙剛,徐忠.對當前大學體育課運動強度的思考[J].體育科技,2016,37(5):140-141.

[3]藺紅偉.對當前大學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4):120-121.

作者簡介:趙健,男,大連海洋大學,講師,從事體育教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