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科研單位防汛安全體系建設實踐和思考

2018-04-21 08:10王冬梅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關鍵詞:下屬單位內澇預案

摘 要: 本文所述單位位于北京市,每年7、8月份常遭暴雨的侵襲,容易出現內澇等災情。2013年單位針對北京“7.21”特大暴雨經驗教訓,參照北京市防汛抗旱體系建設和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從機構、責任、預案、宣傳、檢查、物資等方面入手,加強了單位防汛安全管理,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防汛安全體系,提高了防汛工作水平,同時分析了單位在防汛體系建設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防治對策。

關鍵詞: 單位防汛安全體系措施效果

1 基本情況

1.1北京市降水和洪澇災害特點

北京市處于我國華北平原西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區面積約占總面積62%,地形有利于暴雨增幅,并觸發強對流天氣。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85毫米,降水存在年內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空間分布不均等特點。

汛期(6月-9月)雨量約占全年的85%,并常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極易形成洪澇災害。

北京市洪澇災害主要有以下三種:流域性洪水、山洪泥石流和城市內澇。隨著城市化發展加速和極端天氣暴雨天氣的頻發,內澇、積水問題成為威脅城市汛期安全運行的主要問題。

1.2洪澇災害對單位的影響

本文所述的航天科研單位地處北京市海淀區北部,京區有下屬單位20多個,分布于北京市各區域,部分位于低洼地帶或者在山高坡陡的山區,在汛期易受內澇和山洪災害的威脅,而航天單位是高精尖科研生產單位,一旦遭受洪澇災害,科研和經濟損失巨大。

2 2012年之前單位防汛工作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2.1單位防汛能力和防汛隊伍建設有待提高

2012年之前,單位及其下屬單位未將防汛安全作為專項業務進行管理,防汛工作領導組織機構與地下空間管理機構重合,無專職管理人員,防汛工作職責不明確,無專門的防汛應急隊伍。

2.2防汛設備基礎薄弱

2012年前,各單位未設立防汛專項資金,防汛物資儲備不足,原有物資、設備缺乏運行管理、維修養護,兼職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低,單位園區出現內澇等問題時不能及時消除,對防汛工作的有效開展造成阻礙。

2.3責任制落實不夠,員工防災減災意識薄弱

2012年之前,各單位防汛責任按照中央國家機關地下空間防汛責任書要求制定,與上級要求的防汛工作責任有區別,防汛責任未能真正落到實處。各單位的防汛宣傳工作開展不夠充分,沒能使廣大員工充分認識到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著部分員工對單位防汛責任人、值班人員、應急聯系方式、緊急轉移地點不了解的情況。

2.4防汛預案亟待加強

部分單位沒有制定防汛預案。制定防汛預案的部分單位存在照搬照抄現象,沒有根據本單位的防汛搶險隊伍、物資儲備等情況進行針對性制定,對本單位的防洪風險進行評估的單位更少。

在應急演練方面,大部分單位沒有有效地組織防汛搶險隊伍和員工進行實操演練,以致無法切實驗證預案的有效性。

3 防汛安全體系建設措施

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要求,單位于2013年根據以上問題開展了防汛安全體系建設工作,層層落實責任,無死角覆蓋單位本級和各下屬單位,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3.1成立防汛組織機構

為了能夠及時有效的執行上級防汛指示和減少汛情對單位造成損失,以單位主管行政的領導為組長,成立單位本級防汛領導機構,并設立工作辦公室,負責防汛各項日常業務。

各下屬單位也相繼成立類似機構。暢通溝通渠道,及時傳達部署最新要至各下屬單位。

3.2細化崗位職責,制定防汛制度

落實防汛責任體系,根據“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每年汛前單位領導與各下屬單位領導簽訂責任書,明確防汛責任。各下屬單位逐級簽訂防汛安全責任書。制定《防汛工作管理辦法》,以制度保證防汛物資、巡查檢查、汛期值班、人員設備轉移安置、搶險救災等各項防汛措施的落實。

3.3制定、修訂防汛預案

每年對單位防汛預案進行修訂,逐步完善預案。要求各下屬單位均編制防汛應急預案,明確防汛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急聯系方式、應急報送程序、防汛搶險隊伍、防汛物資儲備等。

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預案演練,及時進行演練記錄和評價,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同時加強預案的檔案建設,及時掌握單位總體應急能力。

3.4確定防汛重點部位和管理措施

單位制定了“防汛重點部位”評定標準和管理要求,將航天器總裝、部裝及測試、試驗場所和產品儲存庫;檔案室、圖書館等遇水易受損場所;液體推進劑、火工品、劇毒物品集中存放的場所;計算機機房、通信機房、供配電站、燃氣鍋爐等大量用電、用氣場所;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老舊房屋、廠房;其他發生水災、漏雨可能造成型號產品受損、重大人身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部位和場所等以上幾類場所定位單位防汛重點部位。針對防汛重點部位修訂了管理方案,制定專項防汛措施,每年汛期予以重點關注,在防汛抗災方面享有優先級。

3.5加大宣傳力度

每年利用宣傳欄、內網、微信公眾號和網絡答題等形式向員工宣傳防汛減災知識,特別是加強對外出員工的宣傳。在AIT大廳、開閉所、地質災害隱患點等設置防汛警示標識牌,加強對潛在危險位置的提示。將宣傳教育列入考核內容,以此推動防汛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

3.6物資的儲備

逐年增加防汛物資儲備種類和數量。要求各單位設置防汛物資倉庫,按照單位自身情況,儲備防汛沙袋、救生衣、水泵、鐵鍬、砂石料等必要防汛物資,建立出入庫臺帳,即用即補。將單位是否配備應急救援物資作為一個檢查重點,對于未配備的單位責令限期整改,保障應急物資儲備。

3.7開展汛期安全大檢查和全年防汛安全工作考核

每年汛期前和汛期對單位本級和各單位防汛工作進行全覆蓋檢查。檢查防汛規章制度、防汛機構和搶險組織的建設是否完善;應急預案是否進行演練;防汛物資是否配備到位;應急搶險隊伍的處理突發汛情的應急能力是否具備;防汛責任制是否層層分解落實到人;防汛重點部位是否明確;防汛宣傳是否到位。

建立單位防汛體系日常運行檢查與年度考核評估相結合的長效考核機制,確保單位防汛體系全面、高效運行,制定考核評估細則,以定期與不定期、自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檢查形式,結合各下屬單位全年防汛工作情況,綜合考核各下屬單位防汛工作,進行排名,評出年度防汛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4防汛安全體系建設效果評價

體系經過4年左右的運行和不斷完善,確保各單位安全度汛。單位防汛安全應急處置隊伍逐漸壯大,處置能力明顯提高;防汛物資從無到有,種類逐漸增多;從汛期無人值班到現在24小時人機聯合值守;對重點廠房增加智能水情監控;從重處置逐漸轉移到重預防。從2013年體系建設運行以來,單位并未因汛期雨水影響到科研生產進度。

5防汛安全體系進一步健全的建議

單位防汛體系運行良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要加強以下方面的建設:一是員工對汛期洪水內澇災害認識不足,防汛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防汛資金投入仍不夠充份。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一是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廣大員工防汛的積極性,充分認識洪水、山洪、內澇的危害;二是加大防汛資金的投入。

基礎牢而百業興,隨著單位防汛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防汛工作要突出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理念,精心組織、科學應對,攻克單位防汛體系建設和運行中的難點,不斷增強防汛減災能力,將災害影響降到最低,保障航天單位型號任務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王冬梅(1974—),女,高級工程師。

猜你喜歡
下屬單位內澇預案
核電網絡安全應急預案考慮
行政事業單位對下屬企業財務監管芻議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防汛應急預案等3部應急預案的通知(下)
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畫個像 之九將責任下移,“履責”變“推責”
關于構建高校下屬單位財務控制體系的研究
2016年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解讀
國外應對城市內澇的智慧:從“馴服”到“巧用”
緊急預案
城市內澇的形成與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