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

2018-04-27 11:42劉慧楨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金融發展農村金融

劉慧楨

摘 要:農村人多地少、經濟發展水平總體比較低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的比重比較大,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關系著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在新世紀,中國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農村經濟卻發展非常緩慢,這種狀況已成為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障礙,因此,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成為當今社會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制約農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農村金融的供給瓶頸。

關鍵詞:農村金融;金融發展;農村經濟增長

一、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單向的相關性和相互影響

我國學者對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研究也比較多,特別是在新世紀政府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戰略之后,農村金融作為農村經濟增長的資金要素就再次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研究的熱點??v觀我國學者對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進行研究的文獻,都是在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關關系的理論基礎上,對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因此對于加快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充分的理論支持。最先運用實證來研究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是徐笑波、鄧英淘等(1994),他們用金融深化的程度來描述我國的金融發展程度,其中金融深化的 程度,測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標是利用金融相關比率,它等于“行社存款”與 “農村國民收入”之比,后來張元紅在借鑒這篇文章的基礎上,也采用了此指標,只是把農村國民收入換成了農村GDP。通過后來的研究發現,運用行社存與農村經濟增長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是顯著正相關的,同時政府行為對經濟增長的解釋能力也很強,他認為中國目前處于凱恩斯的蕭條階段,政府利率政策的制定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非常強,根據凱恩斯理論,實際利率應該小于投資回報率,因此政府不應采取提高利率的貨幣政策。李剛(2005)則是運用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在實證的基礎上得出資本在農村經濟增長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是要增加農村的資本投入,即要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同時他在實證的基礎上根據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得出金融深化政策對促進經濟發展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針對目前我國存在著金融抑制的現象,他認為農村的金融發展不能單純的考慮量的因素,盲目的擴大金融機構的數量,還需要重視質的因素,同時農村的利率政策的制定要采取適度控制的方針,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政策,同時要加快農村資本市場的發展和開放,充分發揮資本引導整個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以上的研究都是考察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也有很多學者從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希武(2004)運用雙對數模型考察了農民純收入和農村信貸的關系,結果顯示:信貸對農民純收入增加的貢獻度不大,這說明了農村信貸供給不足,因此他提出要加快農村金融發展。許崇正,高希武(2005)通過對農民信貸投資等因素對農民增收入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顯示信貸投資因素對于農戶人均純收人的關系不明顯,這說明農村金融市場沒有起到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根據結果的分析,他們指出要加大農村的金融投入力度,同時要鼓勵民間金融組織的發展,從而發揮農村信貸對經濟增長的資本作用。

二、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不相關

溫濤,冉光和、熊德平(2005)對中國金融發展,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中國金融發展并沒有引起農民收入的增長,也就是說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之間不存在穩定的關系。張立軍、湛泳(2006)則運用1978.2004年的相關數據分析了農村金融發展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關系,他認為農村金融發展與城鄉收入差距成正相關的關系,農村金融越發展,農村金融機構就把資金輸往城市的越快,城鄉收入差距也就越大,那么農村的資金就越不能會流,這對于農村經濟發展更加不利。因此應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規范引導,促使資金回流。姚耀軍(2006)從農業貸款和鄉鎮企業貸款的配置效率來衡量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板面數據分析的結果顯示,農村貸款配置效率出現地區的差異化,經濟發達地區,貸款配置效率高,經濟發展越落后地區,貸款配置效率越低。

三、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的三種關系

根據經濟學理論,總結我國學者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理論關系 的分析,其基本關系有以下三種:

1.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存在著單向的相關性。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不同步,金融中介的發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韓延春認為經濟發展不應過分追求數量擴張更應追求效率。米建國和李建偉認為金融適度發展是經濟實現最優增長的必要條件。曹嘯和吳軍認為我國金融發展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 原因,但是這種促進作用主要是依賴金融資產數量的擴張而不是效率的提高來 實現的。在此之后,周立和王子明認為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強相關,地區經濟的差距可以從金融差距的角度做出部分解釋;金融市場化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十分顯著。冉茂盛,張宗益,馮軍認為1993年后金融深化和經濟增長率的關聯性持續下降,因果檢驗顯示:我國經濟增長帶動了金融發展。賓國強認為,實際利率、金融深化在Granger意義上構成經濟增長的原因。李洪慈研究發現,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存在著相對穩定的“兩重均衡”。

2.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相互影響。史永東認為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相互促 進、密切聯系、互為因果。王志強和孫剛認為中國金融規模、結構與金融效率與經濟增長同時存在雙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

3.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不相關。李廣眾認為金融中介指標和經濟增長之間沒有任何的因果關系。龐曉波和趙玉龍認為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呈現弱的相關關系。沈坤榮和張成力認為金融體系對投資效率和儲蓄轉化效率的作用有限,投資效率低下阻礙了經濟增長。

四、總結

綜合以上學者們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通過選取不同的指標建立差異化的模型得出的結論也各有不同,但是很多學者指標的選取比較單一,而且數據的覆蓋面也不是很全面,有的甚至只是一些單純的定性描述,因而在實證方面還需要進行修正,因此,本文從農村金融發展的規模、結構和效率三個方面,建立一個全面衡量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體系,并且選取1983.2007年覆蓋面比較大的數據建立了時間序列模型,力圖探尋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出促進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具體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1]張紅宇.中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績效、缺陷與制度創新.中國農村觀察,2004(2):42-44.

[2]劉錫良.經濟轉軌時期金融安全問題研究.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257-259.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金融發展農村金融
區塊鏈技術助力農村金融發展研究
供給側改革視野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研究
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
論金融的發展
金融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實證分析
郵政金融應對互聯網沖擊的對策探討
對外開放對金融發展的抑制效應
農村金融大變身
安順:榮升全國首個農村金融信用市
農村金融效率的界定與測度:文獻綜述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