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能力的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構建

2018-04-27 11:42陳遠武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課程銜接策略

陳遠武

摘 要:國家職業標準的課程銜接策略指的是中高職學校分別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和針對于培養目標設定的一系列(崗位)群,將區分中、高級工的要求,分別確定教學內容的辦法以及教學內容的途徑。具體的步驟分為:培養目標的確定,職業(崗位)群的設置以及學習內容模塊的確定和課程體系的構建。本文著眼于職業能力基礎上的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的構建展開筆者根據個人的實踐經驗的幾點思考和建議,希望借閱者能夠積極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國家職業標準;中高職學校;課程銜接;策略

1985年我國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逐步完成從初級到高級以及行業配套和結構合理同時能夠與普通教育互相進行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在2002年,教育部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進入高等職業學校繼續學習的比例的擴大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教育部又規定了要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的構建建立健全工作,同時,我國中職銜接問題又開始倍受關注,引起了政府的注意。

一、培養目標確定

1.要充分滿足當前、當地的社會需求

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有義務和職務為地方的經濟社會建設工作培養和輸送一批批合格并且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同時,能夠培養出高技能的技術性人才也是各個職業學校立校的原則和本錢,是立校之本。

2.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

由于各個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識結構和培養目標等因素之間的不同和存在的差異,能夠有的放矢。比如,某市針對其市醫藥企業的要求(該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在中等學校生物技術制藥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應該把目光集中放在生物藥物以及機械維護和機械保養等各類項目上面,但對于高職院校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則把側重點集中在生物藥物提取以及檢測分析和管理或者市場營銷上面。如此便能在培養目標上更具體的體現出與之不同的培養要求,有便于高職銜接時學習內容的安排。

3.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就業需求

將就業作為導向內容,然后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要求對專業進行靈活的調整和設置,另外,職業學校的辦學特色是根據行業和企業的實際需求以及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在畢業時倘若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用得上,則學生的就業機會可以大大增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就業率。

4.要充分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

在知識與經濟并存的時代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就是知識代謝的明顯加快以及產業結構的加快調整。當時佷為熱門的職業到后來可能變得成為冷門或者出現無人問津的狀況;與之相反的是,部分職業雖然一時不被看好,卻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對其職業人才的稀缺使得其需求市場不斷擴大,因此,這類人才才開始變得搶手。因此也就對我們的專業設置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該目標更具有前瞻性,需要認真的對其地方的經濟社會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認真的研究,準確到位的把握好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及戰略走向,從而進一步使得科學決策的能力逐步提高,需要盡可能的避免想當然以及拍腦袋的做法,以此使得畢業生能夠靈活的應對崗位的變化,幫助他們持續性發展和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進展。

二、內容模塊確定

1.階梯式原則

對于高職學校的教學內容的安排應該是在中職教學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的,并且要安排在同一模塊中。舉個例子,中職學校僅僅只要對于藥物檢驗工的藥物儀器分析模塊進行掌握紫、紅外分光光度原理進行分析以及在方法上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2.非直線原則

相同的職業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之間兩者并非存在于一種直線性關系,高職學校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有機的與學生的愿望亦或是與本校的特點相結合而開辟出新的內容模塊。再比如,一些農村地區中藥模塊的種植工作的開展,在實際工作中就相對于生物制藥的專業技術對名貴的中草藥組培模塊進行設置。

3.不唯“標準”原則

在我國頒布的《職業教育法》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的實施必須要貫徹落實國家相對的教育方針,對于受教育者需要從思想或者職業道德的教育方面進行教育。對于學生自身來水,要成人和成才,不能僅僅依靠一技之長,而是要同時把握好情感價值態度的培養和價值觀的確定。在進行內容模塊的設定時要考慮在內的通知類課程地位,以便于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應有健康向上的身心。假如只依據《標準》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則對于學校教育和社會職業培訓就會產生混淆。如果僅僅根據《標準》安排教學內容,就混淆了正規學校教育與社會職業培訓。知、技的內容選排工作也不能只唯“標準”進行,需要建立于“標準”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發揮學校的辦學優勢,從而想方設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區別于學校職業能力鑒定和學習,使得兩者之間有所區別。

三、課程體系建立

1.淡化了系統但又有一定的聯系

模塊合成的課程在其系統性以及連貫性方面其性能都較差一些,前后兩個模塊之間時而會缺乏聯系,但其在學科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方面又是相同的,以此對于學生在技能掌握以及教師進行教學工作兩個方面都是有利的。

2.體現“教、學、做”一體

無論是哪個模塊或者包括基本理論以及專業技能,適用于教、學、做三方面的有效融合,能夠一次性在實驗以及實訓場所將所有的教學活動一次性完成。

3.課程類型的非直線性

對于相同的專業中高職的課程類型表現出來的性質有所不同,即存在課程安排的差異性,但對于核心課程來說卻是必須要開設的,并且要能夠體現出知技要求上的階梯上升的趨勢或特點。

結語:具備科學性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既是現代化社會發展適應的新要求的提出,同時也是我國職業教育在教育改革以及其發展需要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它的構建和完善是我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其核心內容。

參考文獻

[1]呂江毅,劉敏杰 - "3+2"中高職教育銜接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4)

[2]王明雄,陳燕,鐘澤秀 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構建--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J].西藏教育.2013(11)

[3]吳獻文,張浩波.對接職業崗位的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思考—以網絡技術專業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5(10)

[4]吳獻文,張浩波.基于崗位需求的中高職教材銜接探索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9)

(作者單位: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

猜你喜歡
課程銜接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課程銜接的研究
中高職銜接的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中高職綜合英語課程銜接相關問題探究
專本協同育人課程銜接探討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研究
中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銜接現狀及策略研究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