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

2018-04-27 11:42尹永星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

摘 要: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指導思想和鮮明旗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平面關系,而是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思想定位、歷史定位和現實定位。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關系,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事關中國走什么路、向何處去的重大實踐課題。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的指導思想,我國的建設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因此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建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世代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今天要發展繁榮文化,實現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利用。當代中國文化研究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如何處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三種形態,一個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一個是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個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馬克思主義和這三種文化不是平面關系,而是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個異議不太大,關鍵是馬克思主義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

有種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相互補充,相互豐富的關系,也就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看成是一種平面的關系,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因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它不是平面的關系。而是國家意識形態和國家意識形態資源的關系。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意識形態的思想資源,它和馬克思主義不是相互補充、相互作用、相互豐富的。因為馬克思主義可以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里邊汲取營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就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思相營養,包括毛澤東的一些俗語,包括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表達,包括一些思想火花,包括一些思想資源,都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所借鑒。但這只是思想資源,它只是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沒有根本改變。

二、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的思想定位

一方面中國五千年生生不息、沒有中斷的中華文明,表現出強大的文化生存力和創新力,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這是無疑的。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創造力、生命力,這也是肯定的。另一個方面,中國文化的現實發展,又經過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所以被封建社會的歷史形態所包裹,又經過鴉片戰爭以來殖民主義文化的扭曲、閹割、踐踏,所以它的優秀的精髓和它的糟粕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需要進行鑒別、進行科學的分析。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基本態度是兩條,一是去其糟粕,及取其精華;二是古為中用,傳統文化要為今天服務。

要用馬克思主義去進行鑒別、分析,去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創新性的發展。在馬克思主義的主導下,不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像看《紅樓夢》一樣,有的人看成是不正當男女關系;有的人看成小市民的一些談情說愛,有的看成是發財的,它可以有各種觀點。但是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紅樓夢》,主要就反映封建家庭的興衰,折射了封建社會的興衰。所以不同的世界觀,不同的立場,看中國傳統文化它的觀點完全不一樣的。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傳統文化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這能夠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的思想定位,能夠幫助我們去糟粕,汲精華,古為今用,幫助我們梳理出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并在當代發揚光大。

三、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歷史定位

中國的傳統文化它的命運和中國的命運和中華民族的命運是一樣的,中華民族近代落伍了,受到外國的欺凌、奴役,中國文化在近代也遭受了嚴重的挫折,也被各種各樣的打擊,各種各樣的消解,使得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中國的命運一樣,處在滅亡的危機中。所以中國要救國,也包括要救中國文化,所以我們從這里可以得出一個歷史結論是什么?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在救中國的同時,也救了中國文化,也救了中國傳統文化,這就是歷史的定位。也就是說沒有馬克思主義救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不可能獲得親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自己振興的,自己就煥發了新春,自己拯救了自己,中國傳統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救中國的同時被拯救的。

毛澤東在1949年評美國國務院的白皮書,有一篇叫做《論唯心史觀的破產》中說過:“自從中國人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他們在精神上由被動轉向了主動?!蔽覀冊瓉碓谖鞣矫媲熬裆鲜潜粍拥?,跟著西方跑,跟著西方轉,但是我們有了馬列主義之后從被動轉為主動。從那個時候起,西方看不起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時代就應當宣告結束了,原來西方是普遍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但是我們掌握了馬列主義,我們掌握了精神的主動權,從這點來說,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是當之無愧的。

馬克思主義幫助我們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幫助我們超越資本主義的制高點,因為掌握了精神的主動權,原來是站在低于資本主義的歷史起點,所以我們跟在資本主義的后面跑,現在我們站在高于資本主義的歷史制高點,所以我們有了精神上的主動,這就是歷史的定位,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生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救中國的過程中獲得的。

四、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現實定位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只有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的發展,它才能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部分。創造性的轉化,創新性的發展,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才能完成。中國傳統文化里面真正有生命力的、有前途的、精華的部分,還需要借助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動力。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文化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這是至關重要的。

馬克思主義有它的文化層面的含義,但從整體上看馬克思主義它不是一種文化現象,馬克思主義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社會政治現象,它是適應工人階級而產生的工人階級世界觀,所以馬克思主義它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它不是一種單純的文化現象。馬克思主義它不以屬于哪個民族,哪個國家,它屬于全世界工人階級,屬于全世界進步人類,馬克思主義對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說是外來的,它的傳播可以經過一些途徑,但是它本身不是外來的,它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只要工人階級有自覺的要求,這就必然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武裝。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它是一種階級行為,是一種實踐的行為,它不是文化的本土化。文化的本土化是通過文化的途徑就可以完成,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一定要通過實踐的過程,一定要通過歷史的發展,一定要通過社會的運動。文化的本土化完成以后,外來的文化就可以丟掉,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以后,馬克思主義還是不能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不斷結合的過程,所以馬克思主義永遠不能丟。

在當代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當代,背靠傳統,面向世界和未來,這就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考察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中如何處理馬克思主義和傳統文化關系得出的重要結論。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由于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而導向正確,馬克思主義由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而更具中國特色。

參考文獻

[1]陳先達.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2]關健英.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關系.[N].人民日報,2017年02.

作者簡介

尹永星,1986年10月,女,河南南陽人,學歷:研究生,職稱: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單位:中共唐河縣委黨校

(作者單位:中共唐河縣委黨校)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
淺析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發展狀況
如何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