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對口精準扶貧的模式探析

2018-04-28 06:34劉孝國陳瑜戴令羽王巖巍巍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8年2期
關鍵詞:精準扶貧貧困地區高校

劉孝國 陳瑜 戴令羽 王巖 巍巍

摘要:吉林農業大學作為省屬本科農業院校,是以涉農優勢學科為骨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農業大學,是吉林省農業、農村發展重要的人才培養搖籃和科技創新基地,也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強大陣地,是全省農業科技服務的重要力量。它始終堅持科技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方針,走出了一條“把論文寫在吉林大地上”的科教服務之路。并以“科技培訓、人才培養、產業扶持”為切入點,把學校的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同扶貧點資源優勢緊密結合起來,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緊密結合起來,做好科技推廣示范,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產業。

關鍵詞:高校;精準扶貧;貧困地區

基金項目:吉林農業大學農業科技推廣、吉林農業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9.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4.047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把扶貧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并對脫貧攻堅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標和新要求。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將定點扶貧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扛在肩上,找準科技扶貧工作新站位。

高校作為智力的“孵化器”和知識的“播種機”,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助力抓好精準扶貧不僅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本要求,更是彰顯教育行業優勢的根本所在和履行服務社會職能的重要體現。為科學技術與科技人才的聚集地,要充分利用科研技術,強化科技扶貧在高校扶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 吉林農業大學精準扶貧實踐

吉林農業大學依托雄厚的學科實力和教學科研資源優勢,始終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己任”。堅持以科技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方針,走出了一條“把論文寫在吉林大地上”的科教服務之路。

1.1 加強頂層設計

實地踏查貧困村的資源、環境和產業發展情況,與村“三委”班子成員、社主任、部分村民代表進行交流,探討脫貧致富項目,《貫徹落實<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的任務分工方案》《關于在全省脫貧攻堅戰中實施千個單位包村、萬名干部包戶、百萬黨員參與幫扶的方案》,制訂《吉林農業大學精準扶貧開發工作方案并進行部署。

1.2 強化組織領導

吉林省是農業大省,作為地方農業高校,有著科教和人才優勢。在思想認識上,校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定點幫扶都安工作,充分認識承擔定點幫扶任務的長期性、艱巨性、重要性,在組織實施上,學校成立了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在預測可成型的產業上盡快發力,幫助通過科技示范帶動,提升農民的致富意愿和能力。

1.3 提供技術支持

根據貧困村好田村的自然條件、地理環境及貧困戶的實際需求,學校在充分發揮地方農業院校優勢的同時,還在積極探索服務于地方的方法。積極組織開展各種養殖種植培訓,并跟蹤技術指導,經過一年的指導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別在食用菌種植方面,在校領導和院士團隊精心策劃下,貧困戶開始種植了玉木耳項目,當年就獲得可觀的收益,提高了貧困戶戰勝困難的決心。

1.4 黨建在扶貧中的作用

黨建在扶貧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駐村工作隊成立扶貧辦黨支部和“村黨員之家”,黨組織的最大優勢就是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引領群眾。先從思想認識、精神狀態、管理能力,班子集體的整體能力得到增強。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黨支部的成員深入到貧困戶中去,了解他們貧致原因,找到貧困的根本、對癥下藥,做到變“輸血”為“造血”,以黨員帶領群眾,形成脫貧攻堅、共同致富的強大凝聚力。

探索出以貧困戶為單位,劃分出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建立一個黨小組,在每個網格中先進黨員單人小組長,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安排黨員干部對網格進行指導,確保一名黨員干部是網格中的責任人。在脫貧攻堅階段不能拉下一個貧困戶,一個家庭,一名群眾,“黨建+”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砥礪前行。

1.5 科技精準扶貧

吉林農業大學作為地方農業高校,有著科教和人才的優勢,農業專家們分別就貧困村的相關產業發展、種植技術創新改革、土壤資源環境利用、測土配方施肥、秸稈再利用、種養循環模式等方面向村民們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并為農戶們詳盡解讀了國家及省內種養殖相關政策。扶貧工作啟動后,學校實時選派專家科技服務團隊進駐村里,主要從村民們關心的種子問題、化肥農藥問題、種植方向、栽培方式、作物病蟲害防治和畜禽養殖、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在生產指導。對多名貧困戶有志青年、種養殖大戶進行科技培訓,起到很好的帶頭示范作用。除了在好田村進行科技服務,他們還依托學校專家及智力優勢,成立服務全省的“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隊”服務于吉林省12582信息平臺,為全省扶貧工作提供科技支撐。據統計,學校已組織百余名專家在全省開展各類扶貧培訓50余次,培訓農民5000余人次。

讓貧困戶掌握脫貧致富實用技術和技能,還要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能帶動的科普帶頭人、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農業技術人才和技術骨干,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實際,推進“造血式扶貧”工程的實施,本著“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充分意識到發展產業要依靠科技創新,企業的持續發展要依靠科技創新,創新是促發展、助力脫貧的出路,大力提高了群眾和企業發展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工作積極性。

通過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突出科技扶貧特色,大力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推廣農業新技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貧困村群眾脫貧能力提升和科學素質提高,增強內生動力,加快脫貧步伐,為新農村建設及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服務。

2 吉林農業大學精準扶貧模式

學校結合實際項目推進與團隊幫扶,實施“1+N”圍繞著一個產業的發展和“科技+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領村里成立好田村食用菌合作社種植玉木耳,以種植玉木耳產業為主,號召村里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組織建成食用菌合作社,資金方面先期由對口支援單位啟動,經過一年的種植,收益還是可觀的,去掉成本每家分紅利1500元。

另一方面在食用菌產業發展帶動下,駐村工作隊經過多方調研和貧困戶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將養殖作為輔助推動脫貧致富的另一條路徑。在養殖過程中養殖專家提供全程跟蹤技術指導服務,定期舉辦現場培訓會,并建立約束機制和市場回收機制。針對好田村生產發展狀況,實施7個項目,精準選擇產業,既有玉木耳種植,白鵝養殖,對接包保的扶貧豬、雞的養殖,示范種植大田、蔬菜等,又有光伏發電、成立農機合作社等。

立足辦學特色和專業優勢,開展農產品營銷扶貧。立足吉林農大的辦學特色和專業優勢,將扶貧工作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科研成果轉化、市場開拓相結合,拓展學校精準扶貧的模式和途徑。學生積極參與精準扶貧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幫扶等活動,以多種方式為好田村的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學校建立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團隊通過微店、淘寶等平臺建立了自己的線上營銷渠道,團隊總計營銷額近5萬元,銷售范圍覆蓋全國各地,學生團隊還通過微博、微信平臺,累計發布好田村食用菌特色產品推送網文200余篇,總閱讀量突破20萬。

3 結語

國家將對口幫扶精準扶貧工作上升到戰略高度,然而高校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服務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為己任,聚力扶貧工作,打贏扶貧攻堅戰??萍几淖円磺?,科技助力脫貧,要讓科技落地開花。高校對口幫扶精準扶貧工作的重大意義在于能準確把握開展高校對口幫扶精準扶貧工作的著力重點、著力強化開展高校對口幫扶精準扶貧工作?!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先進科學技術始終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高校精準扶貧的最大優勢所在。

發揮學??萍假Y源優勢,開展高校專家服務團隊送科技下鄉活動,創新幫扶形式,促進幫扶內容多樣化,采取產業幫扶、科技培訓等多種形式,探索高??萍紟头瞿J?,為吉林省及東北貧困地區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作用。切實幫助貧困地區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升脫貧致富能力,助力脫貧攻堅。借助十九大的利好政策,群策群力,搞好產業發展,盡快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劉君,李蘭英.精準扶貧視域下高校扶貧模式探析——以湘潭大學定點幫扶龍山縣補洲村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02):44-46.

[2]程華東,劉.高校教育精準扶貧模式探究——以華中農業大學精準扶貧建始縣為例[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5):11-15.

[3]胡偉.“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教育扶貧之精準性路徑探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03):33-34.

作者簡介:劉孝國,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村發展、農村電商。

猜你喜歡
精準扶貧貧困地區高校
山西省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42億元
交通運輸部累計投入約7100億支持貧困地區交通建設
上學不如“混社會”? 貧困地區的“厭學癥”如何治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