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紫砂工藝的復興之路

2018-05-01 19:01延安大學716000
大眾文藝 2018年6期
關鍵詞:新華紫砂壺紫砂

(延安大學 716000)

紫砂工藝是中國的傳統工藝,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藝術。說起紫砂我們都會想到江蘇宜興的紫砂。宜興生產的紫砂壺可謂名聞天下。其歷史悠久,紫砂陶制作技藝舉世無雙。事實上,在我國廣西欽州和云南建興做紫砂壺也非常知名,他們與宜興并稱中國三大紫砂名鎮。紫砂是一種成分特殊的粘土礦,盡管其結構和性能優異,但在我國并非稀有。根據地質資料顯示,在我國的陜西、江西、安徽、四川、江蘇、寧夏、遼寧、內蒙和湖南等地均有豐富蘊藏。在中國陜西的延安也有著豐富的紫砂蘊藏和獨特紫砂工藝。

一、延安紫砂工藝的歷史

我國從北宋中葉時期就開始生產紫砂,應該說延安的紫砂工藝也是在北宋時期就有了,在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年)有一著名的民間藝人供春,他把紫砂器的境界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紫砂的興盛同時也涌現出了許多的民間藝人。之后我國在紫砂制品的燒制技術上不斷改進,紫砂工業也形成獨立的生產體系。在紫砂工藝的興盛時期,除了生產茶具外,還生產許多其他的工藝品,如文房雅玩、香盒等。明朝未年,葡萄牙商人把紫砂帶到歐洲,之后歐洲人把紫砂稱為紅色瓷器。隨著中國紫砂工藝的精進,慢慢的中國宮廷皇室把紫砂也選為貢品,并出口至日本、東南亞、歐洲及南美各國。

延安紫砂土礦現已勘測就達五千多萬噸的儲量,其礦藏厚度大、開采容易、品位也很高。紫砂礦土就是一種含鐵質粘土質粉砂巖,是一種自然特殊的礦土。紫砂泥有綠泥、紅泥和紫泥這三種泥。這三種泥除了單獨制作外,也可以互相混合,按不同的成份配合,通過不同的溫度燒制,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的通透,有的發紅,有的發紫,有些又發黑??雌饋硐窠鹩窕蜩F石一般,如果在紫砂中摻和泥砂燒制,又會呈現各種光彩奪目的效果。對于民國之前的延安紫砂工藝幾乎沒有史料記載,在上世紀40年代初,陜甘寧邊區土地比較貧瘠,生產條件落后,經濟因而也很落后。同時國民黨對邊區進行經濟封鎖,使得延安革命邊區物資變得更加匱乏。后由毛澤東領導人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這個大生產背景下,延安建起了一大批工廠,如面粉廠、火柴廠、肥皂廠等。新華陶瓷廠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起來的。1942年,中共中央機關投資在延安東十里鋪的山坡上創辦延安新華陶瓷廠,當時只有三座窯爐,兩座黒釉粗瓷爐,一座白釉青花器爐。主要生產缸、盆、碗、罐等日常生活用品。根據延安史料記載,新華陶瓷廠在1945年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制餐具和茶具。1946年,產量已達一萬多件,當時新華陶瓷廠里大約有二十幾個工人。到了1955年,新華陶瓷廠進行了擴建和技術改造,并遷址到橋溝村。1992年時,陶瓷廠產值已經高達兩百多萬元,產品也遠銷到全國,特別是廣州等東部沿海城市。1995年左右延安新華陶瓷廠經營不善倒閉。此后延安的紫砂工藝似乎沒有多大的發展。而新華陶瓷廠生產的紫砂產品也大都在20世紀50-80年代,目前現存的延安紫砂壺基本都是該廠生產。新華陶瓷廠可以說是中國唯一的紅色官窯。因而該廠對延安的紫砂工藝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圖一 (延安新華陶瓷廠舊址The old site of Yanan Xinhua ceramics factory)

二、延安的紫砂工藝

延安紫砂工藝相較于江蘇宜興的紫砂有著其獨特的工藝。江蘇宜興特產紫泥、朱泥、本山綠泥等多種紫砂泥,這種紫砂泥料具有特殊團粒結構和雙重氣孔結構,宜興紫砂壺就以此為原料,并采用上百種自制工具,經過打泥片、鑲接身筒(方器)、拍打身筒(圓器)或鑲接與雕塑結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裝飾等步驟最終完成陶制品。而延安的紫砂是以延安本土的紫砂為原料,延安紫砂土化學成分穩定、粒度細、可塑性也很強,紫砂土內含十六種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如鉀、鈉、鐵、鈣、硒及麥飯石等,延安的紫砂泥多以棗紅色的紅泥為主,在燒制過程中,燒結溫度低、燒結范圍寬。在1942年由于當時物質條件有限,延安新華陶瓷廠成立之初只生產茶壺、盤碟、香爐、花盆等基本生活所需產品。20世紀80年代,延安市政府為了重新開發延安紫砂工藝,邀請著名工藝美術大師周桂珍到延安做技術指導,開發產品以及培養工人。當時延安新華陶瓷廠工藝水平很有限,最后周桂珍和工人們運用注漿的方法制作成功的制作了各種工藝紀念品和許多茶具、酒具、花瓶、火鍋、花盆、掛盤、餐具等產品。半手工紫砂壺技術要求比較高,部分技術高的工人在周桂珍手把手的指導下也成功制作了許多紫砂壺作品,這些壺在底部都不蓋印章,只打上數字,這些數字代表試制的數量。此時延安新華陶瓷廠生產的紫砂茶具工藝已經名傳千里。這些壺吸水的性能很好,也不會滲漏。同時也很耐高溫,可以放在爐火上直接燒水,茶香醇郁,泡茶隔夜不餿。壺的外形設計典雅,造型多樣,精巧,壺身杯體上刻有書法詩句,繪畫等。延安紫砂產品也曾先后榮獲陜西省優質產品獎,“七五”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金獎等獎項。在延安如今還有一位新華陶瓷廠的老人,高英現今已經七十五歲,他是陜西省工藝美術家,中國江蘇陶瓷藝術學會,世界加拿大華北美協等藝術協會的會員和理事。他在中國傳統民族民俗民間雕塑和繪畫方面頗有研究,他以精湛的技藝創作了許多的人物和塑像作品,1983年5月高英在延安新華陶瓷廠工作,擔任新華陶瓷廠工藝美術師,專門從事雕塑及繪畫設計。那時他設計的各種作品如《西游記》,《佛菩薩》,《十二生肖》,《神仙道釋偷》等非常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在延安旅游業不斷發展的時期,他致力于中國名人先賢畫譜,設計的紫砂茶具,瓷器等也更具人文精神,藝術價值很高,受到了市場和專家的肯定,產品榮獲省優、部優金獎,產品也遠銷海內外。高英也被載入“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權威典籍,高英也成為了新華陶瓷廠最后的傳人。然而當前延安紫砂工藝也確實找不到其他優秀的傳人。

延安紫砂壺的造型有很多種類,通常有傳統的圓形和方形。南瓜壺,寶塔壺,銅錢壺,鐘型壺等這些都是融合了特殊的造型為特點的紫砂壺造型。延安現存的紫砂壺也都是當年生產的,盡管新華陶瓷廠倒閉已有二十多年,然這些當年手工和機器結合制作的紫砂壺也是被很多人收藏,延安紫砂壺的造型都與延安的地方特色有關,具有很強的紅色記憶,體現了延安的特色。

圖二 (延安新華陶瓷廠生產的方器紫砂壺The prescription purple sand pot produced in Yanan Xinhua ceramics factory)

圖三 (造型各式的延安紫砂壺Yanan purple sand pot with various shapes)

三、紫砂工藝的傳承與復興

延安新華陶瓷廠倒閉后,延安的紫砂工藝便停止了發展。為了傳承紫砂工藝,發展延安的紫砂工藝,延安的社會各界也作出許多努力,也有一些新的陶瓷廠辦起來,然而對于延安特有的紫砂工藝似乎并沒有多大的發展。在當今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傳承和發展傳統的紫砂工藝有著迫切的需要。

盡管當前延安也有陶瓷廠辦起來,但在延安真正會做紫砂的、專門做紫砂,做的好的師傅幾乎所剩無幾,在的也都已老去,復興延安的紫砂工藝的重任應該賦予年輕力量的身上,而當前不斷發展的時代中,肯繼承傳統工藝的年輕人,少之又少??陀^的講,并非年輕人不愿去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而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于傳統紫砂工藝,卻不能得到相應的經濟回報。年輕人寧愿出外打工,也不愿在延安家鄉守著傳統的工藝過日子。那么如何繼承如何復興延安紫砂工藝,也將任重道遠。紫砂工藝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合理開發和利用,將會帶來廣闊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延安是革命圣地,當年毛主席在延安建立新華陶瓷廠,已經為延安的紫砂工藝打下了基礎,讓如今延安紫砂成為西部重要紫砂基地提供了先決條件。如何傳承與復興,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傳承,它離不開延安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傳承我認為必須與延安的美術院校合作,讓年輕的生命力量去傳承前人的紫砂工藝,在延安有一所曾經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大學——“延安大學”。延安大學于1999年重建魯迅藝術學院到如今已有近二十年,魯迅藝術學院的美術和設計專業可以為延安的紫砂工藝的復興提供有力的生命力量。在魯迅藝術學院成立陶藝系,聘請全國有名的紫砂工藝大師和年輕的紫砂工藝教師教學實踐,同時也邀請如今在延安的新華陶瓷廠的老人和從事紫砂工藝的前輩指導教學。美術院校的優質生源和良好的學術環境,是培養紫砂工藝的新人的最好搖籃。其次,或可重新創立紫砂工藝品生產基地,或與當前紫砂陶瓷廠合作,把傳統工藝的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也可為延安紫砂工藝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第三,發揮延安紅色旅游特色和陜北民族文化特點,創作出延安獨特的紫砂藝術。延安的紅色革命是延安獨特的歷史,其發展空間很大,也是全國其他很多地區所不具備的歷史文化。加之陜北黃土高原,獨特的民族文化,使全國許多的藝術家,學者和旅游者紛紛趕來延安,合理的運用創造延安的紅色文化與民族文化,為發展復興延安紫砂工藝打開無限的空間。第四,我們不僅要立足于延安這塊土地,更要放眼世界。在當前日新月異的時代,要與全國乃至世界的紫砂基地交流學習,如江蘇宜興的紫砂制作工藝。使先進的科技與傳統的工藝相結合,積極促使延安紫砂的產品設計現代性和國際性的接軌。使之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獨特的紫砂基地,復興延安的紫砂工藝。

四、延安紫砂的紅色美學與人文精神

在我國的《辭?!分袑懙溃喝宋木裰傅氖侨祟惿鐣母鞣N文化現象。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一代代革命者前赴后繼,奔赴延安,用他們的鮮血挽救了民族危亡,那一段火熱的戰爭歲月是延安紅色的記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孕育了一代代優秀的人物。延安紅色記憶是延安藝術發展的取之不盡的財富,紅色的記憶給延安帶來紅色的美學,這是一種新的美學。延安紫砂造型融合延安紅色革命的記憶,在未來的延安紫砂工藝的發展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也是延安紅色美學的新的方向。紅色革命也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延安的文化不僅有窯洞,信天游,陜北民歌、陜北剪紙、安塞腰鼓、子長嗩吶等等所構成的黃土地文化。還有許多名人古跡,石刻,古建筑,石窟等等豐富的歷史文化。紫砂工藝的發展與當地的人文精神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說要發揮延安紅色旅游特色和陜北民族文化特點,創作出延安獨特的紫砂工藝藝術,就是要吸收延安的人文精神,結合新的紅色美學,用延安人文精神塑造紫砂工藝。紫砂工藝本就是一種文化,江蘇宜興紫砂的發展融合了中國的民族文化,而延安紫砂也是如此。融合延安人文精神和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紫砂工藝,才真正具有中國民族藝術精神。從民族中走來,才能走向世界,才能創造現代的,世界的紫砂工藝。

五、結語

延安紫砂工藝的復興之路任重而道遠,要讓延安成為西部重要的紫砂基地,需要我們幾輩人的不斷努力,人創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紫砂工藝是民族的藝術,也是世界的藝術。

參考文獻:

[1]任萬雄.紅色官窯-延安時期新華陶瓷廠瓷器研究[J].文博,2007.8.15.16-19.

猜你喜歡
新華紫砂壺紫砂
養護紫砂壺,堅持最重要
養護紫砂壺,堅持最重要
淺談宜興紫砂藝術創作
亂發脾氣的小熊
購買紫砂壺4忌
購買紫砂壺忌4
《讀壺記》
紫砂壺估值的再發現
紫砂雕塑的藝術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