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水墨創作思維與表現手法的創新

2018-05-01 19:01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201808
大眾文藝 2018年6期
關鍵詞:表現手法水墨當代藝術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201808)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伴隨著中國當代藝術30多年變化,在藝術前輩們無數次的探索與實踐中,新水墨的發展經歷了從現代水墨到當代水墨的過程,成為了中國當代藝術中的一支生力軍??v觀近當代水墨作品,由于不斷地與中西方文化以及科技發展相融互通,在風格與表現等方面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多元化發展現狀,但是在國內外藝術機構和媒體的不斷追捧,使得新水墨藝術市場出現了非理性的繁榮,導致了新水墨發展出現很多問題,顯現出危機的苗頭。文章將視角關注到當下火爆的新水墨藝術,介紹新水墨的概念、發展背景,以及發展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并且以此作為切入點,結合藝術本質,談談新水墨進入當代應走何種發展路線,并結合自己對新水墨的感悟,探討新水墨在創新思維與表現手法方面該如何創新等問題。

一、新水墨的概念

談到新水墨,我們會想什么是“新水墨”?它與傳統水墨之間區別在哪里?但直到今天“新水墨”在學術認定上仍然沒有一個定論,它的定義是模棱兩可的?!靶滤边@一概念,還是較為傾向于實驗水墨這一領域。實驗水墨的概念最早由批評家黃專與王璜生在編輯1993年第2期《廣東美術家—現代水墨專輯》時提出:“實驗水墨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興起,并逐漸形成重大影響,且延續至今,并將繼續延續、發展和影響下去的一種文化現象和繪畫探索運動?!北热缙さ缊韵壬谄洹秾嶒炈仡櫿咕壠稹分嘘U釋說:“實驗”一詞包括‘表現性水墨’‘抽象水墨’‘觀念水墨’乃至‘水墨裝置’在內的各種現代水墨探索的精神特征的一種概括?!焙喲灾?,實驗水墨是借用傳統水墨材料與工具,創作出與傳統水墨藝術觀念、表現語言和構圖形式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從而反映出當代人的社會生活?!痹俦热缫箅p喜先生在其《實驗水墨的文化意義》一文中也說到,實驗水墨的內涵要大于抽象水墨,它包括了變形形象、符號化的圖式、表現性水墨、材料拼貼及部分以水墨材料為主要媒材的觀念性水墨裝置與行為藝術。由此可見,我們可以說:“新水墨”的“新是強調觀念的新,強調對當下社會的關注。它是是一種有關水墨畫的探索,是區別于傳統水墨的另一種新的繪畫思維形式與繪畫存在現象。我們可以把一切區別于傳統水墨表現形式的現代水墨探索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新水墨”。

二、新水墨的發展背景

新水墨的發展經歷了從現代水墨到當代水墨的發展歷程,上世紀八十年代,特別是85美術運動的出現,那一時期理論界對“傳統”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再加上西方藝術理念的介入、李小山在《當代中國畫之我見》一文中關于中國畫“窮途末路”觀點的提出等,讓大多數水墨藝術家們開始了另一番嘗試和探索,這便是“實驗水墨”出現的歷史大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涌現出了一大批風格迥異的藝術家,他們中有50、60后的藝術家,如李津、南溪、劉慶和、蔡廣斌、武藝等;有70后藝術家,比如徐華翎、黃丹、潘汶汛、祝錚鳴等;也有80后的藝術家,郝量、彭劍、馬靈麗、朱小坤等。這些實驗水墨的藝術家們借鑒西方現、當代藝術,突破了傳統水墨的表現規范,促進了新水墨的轉型,任何創作思維和表現手法都可以呈現在作品中。這些藝術家們,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創作風格與精神內涵已十分成熟,有關創作的理論支持也已相對完整,出現了一大批相對成熟的代表性作品。

圖1-1 李津《種瓜得豆、種豆得瓜》690x694

圖1-2 李津《民以食為天》44x70

圖1-3 蔡廣斌《自拍—他拍》400x525

圖1-4 蔡廣斌《自拍》400x525

三、新水墨的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新水墨快速蓬勃的發展猶如一劑強心針,刺激了老化疲軟的傳統水墨市場,給當下的水墨藝術帶來了一股強勁的旋風。再這樣一個如此良好的背景下,無數藝術家投身到新水墨作品的藝術創作中,一系列以新水墨的命名的展覽不斷被推出,大大小小的藝術機構開始向那些新水墨畫家們拋出橄欖枝,新水墨這一概念被推向了高潮,新水墨作品價格在市場的炒作下出現了暴漲。毫無疑問是當下的藝術市場捧紅了且膨脹了當下的新水墨藝術,在巨大利潤的刺激下 “新水墨”藝術市場的異?;鸨?。不過也正是這個過于火熱的狀態,導致新水墨的危機開始迅速產生。在發展過程中反映出了諸多問題,只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作品風格出現“羊群效應”

所謂“羊群效應”,是指對某一成功模式的大量摹仿與復制。當某一位畫家的畫法風格獲得成功——不論是獲得學術上的廣泛認可,還是市場上的廣泛認可,就會有眾多追隨者,這些作品缺乏自己的獨特藝術語言和表現風格。

2.過度裝飾追求肌理效果

作品越來越精致,過度裝飾追求肌理效果,走上了風格主義的道路,加上與現實生活的疏離越來越大,作品也失去了原初的活力。裝飾性,是新水墨尤其是新工筆的一大特點。作為形式與表現的需要,新水墨在當下有一種傾向,那就是在描繪物像上追求事無巨細,毫發畢現,其逼真精細程度令人驚訝但卻忽略了整體概括和詳略得當的基本藝術原則。

3.作品缺乏真情實感沒有內涵

藝術創作離不開畫家的情感。所謂“表現”,首先是情感的表現。不論對人,對花鳥,對山水,惟有動了真情,才有創作激情,缺了真情,就難免虛假、冷淡、膚淺、做作,就會變成冷冰冰的作畫機器,這樣的作品是缺乏生命力的。

四、新水墨的“新”必須體現在創作者的思想觀念與繪畫技法上

新水墨的出現有著其獨特的時代環境、歷史背景與文化需要,應該說是完全符合了繪畫藝術發展的自身規律。新水墨在創作思維與表現手法這兩方面的創新,必須建立在對傳統經典的認識上。其實水墨發展到今天,每一個時間段都有自己新的東西。比如黃賓虹與齊白石作品,我們現在認為是傳統的,但在當時他的作品也被視為是一種創新。新水墨要創新,必須尊重傳統水墨卻又不遵循傳統水墨的舊模式,這一觀念與幾百年前石濤提出的“筆墨當隨時代”這一觀點并無差別?;蛟S過了100年后回看現在的新水墨,也會有人把它歸類到傳統水墨范疇,但在當下,這些作品就是‘新’的。在我看來,新水墨對于創作思維與表現手法這兩方面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在思想觀念上的新:不要舊瓶裝新酒

一種新藝術形式之所以有意義,不只是畫面圖式和畫法的新,更為重要的是背后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思想的變化。賈方舟先生在《市場有理,水墨無界》一文中提到:“如果說傳統水墨是植根于傳統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環境中,那么當代水墨就應該是對人類的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和由此而產生的新的文化類型的一種思考和回應?!毙滤灿趥鹘y水墨,進一步挖掘傳統養分,拓展和豐富觀察方法和技法語言,創造新的圖式和意境,以當下社會的精神價值取向和表達需要為出發點,重新思考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將其融入到個人創作中。

2.在表現手法上的新:合理才是硬道理

新水墨在技術材料方面的應用與實驗應該說是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似乎任何材料與技法都可以用到新水墨表現語言研究中去,但是依然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這是材料與表現技法的一個難點。水墨畫表現方式的創新最終還是要歸結到材料、工具這些媒介層面上去。皮道堅先生曾在《為什么關注“實驗水墨”》一文中提到:“藝術媒材作為藝術品的有機構成,并不簡單只是藝術物化(外化)的材料工具,它更是藝術家進行藝術思維活動時藝術語言的自然形式。藝術媒介建立起藝術活動中人的精神世界與外部世界的血肉聯系,媒介激活人的創造潛能,推動精神價值的創造?!彼囆g表現手法需要多樣性,但不僅僅是為了表現而去表現,一張畫不可能十八般武藝都用上,尋求屬于作品獨特的語言風格才是創作的關鍵。不同媒介都是完成作品表達方式的備選,各種媒介沒有高低新舊之分,從材料的歷史發展來看新水墨媒介與傳統媒介是處于同一時代語境的,是平等的,傳統的礦物顏料與今天高科技手段獲取的新材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關鍵要看怎么用,用的是否恰當和有效。

五、“新水墨”進入當代應走多元化發展路線

水墨如何進入當代,到現在還是一個值得爭論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當代藝術不僅需要在風格、語言、形式上的創新,還應當包括精神和文化的價值。藝術家要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當代性,就必須在當代文化環境中進行新的轉換。也就是說當代水墨必須反映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文化問題、對人的生存狀態進行深刻的反思。一例如畫家劉慶和、南溪等都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例如劉慶和的作品是在把注意力對準現代都市中的人的生存狀態,他從水墨的材料特點出發,用的很多表現手法還是傳統的,但是在構圖版式上并不拘于傳統,他不描繪具體的城市生活場景和事件,而是把人物放到當代都市的整體文化氛圍里,透過對人物的描繪表達著對于表達城市生活的無聊、無奈和空虛。南溪的3D水墨系列,完全突破了傳統水墨對于筆墨的范疇,所有的水墨語言在他的作品中都濃縮到一個墨點,他用一個又一個墨點,不停地變換排列組合的位置,通過水墨表現3D的立體畫,觀看南溪的作品需要近距離凝視幾秒鐘,然后慢慢平移畫面,3D立體的圖像就會神奇的出現在眼前。南溪的作品既有水墨韻味又帶著當代氣息,而且還改變了紙本繪畫的觀看方式,這不得不說是新水墨表現手法的一種創新。

圖3-1 劉慶和《向上》 67x51

圖3-2 南溪《3D女兵—詭異》402x550

然而,在新水墨的發展進程中,我們還聽到了另一種聲音,那就是當代水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回歸單純。長久以來,批判性一直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主要聲音,那種與政治、歷史、社會現實等息息相關的作品始終帶給人們一種壓迫感。如今的中國已從激烈動蕩的年代步入到了經濟迅猛發展的騰飛時期,生于幸福年代的我們更多的是關注迥然不同的個性與自我表達。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華南珠三角地區出現了“卡通一代”,在中國當代藝術中刮起了 “卡通”風潮,形成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新走向?!翱ㄍㄒ淮弊罹叽硇缘乃囆g家是黃一瀚、江衡等,他們的作品與動畫、游戲、虛擬世界、卡通玩具等密切相關,符號化的元素、具象的表現手法,流行元素的介入都是這些藝術家區別于其他藝術家的顯著特點。他們作品種的主題切合了當代社會青年所關注的生活與社會現實,描繪了70——80這一年代出生的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世界。金峰在《主題在今天是一種心態的外化形式》一文中說到:我們應該放棄藝術之外的許多糾纏不清的職責,放棄藝術作為武器的“先鋒意識”,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放棄藝術之外的話語,還藝術本來的純凈??ㄍㄒ淮鷴仐壛嗽谧髌繁仨氁猩羁桃饬x的目的,以一種看似“膚淺”將藝術與自身距離拉近,這種“膚淺”與心靈身處最單純的聲音最近,也是最貼近藝術原始形態的方式

圖3-3 黃一瀚《為無名山增高一尺的后代》598x591

圖3-4 黃一瀚《戰俘》 520x300

李小山在《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藝術形態》一文中談到:“其在中國這樣的國度,被一種一律的一元的東西壓抑和控制得太久了,一大堆不死不活的權威高高在上,像一座撼不動的金字塔,將文化的生氣、藝術的生氣剝奪得精光。因此現在只有個人的、多元的、多樣的和自由的東西才是我們值得去維護的?!睙o論新水墨在當代的表現是深是淺,都不能以對錯、輕重來評判,對于實驗水墨而言,任何自由且積極的表達都是有用的,正是這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才促進了當代水墨多元化的發展。

六、自然情感是創作思維和表現手法的推動力與最終目的

從藝術創作本身來說,無論是創作思維還是表現手法,歸根結底是要回歸藝術的本質。貢布里希曾說過:“一切藝術都源于人類的心靈,出自我們對于世界的反應,而非出自可見的世界本身?!蔽覀儾灰浟藙撟鞯某跣?,創作是源于內心真實的情感的,拋棄了情感的表達,任何作品在語言上都是蒼白的。

蔡廣斌在《蔡廣斌當代水墨藝術研究》一書中也提到:藝術家要首先挖掘自身的心理感悟,先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與訴求,求出自身的“真”,在反應外觀世界,進而尋找藝術形式于筆墨的適度。自由情感的表現是繪畫作品具有感染力的源泉,是推動藝術創作主要力量。無論是創作思維還是創作形式上都離不開情感的自由發揮。只有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是帶著作者情感體溫的東西,才能夠像說故事一樣成為媒介,引起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由此可以看出水墨的發展要忠于自己的內心情感,從真實內心思想感受出發,尋找適合于自己的個性表現語言。

七、新水墨的發展前景以及我對于新水墨的理解與感悟

目前,新水墨已經走過了30年,它根植于在中國文化藝術傳統的脈絡上,卻與傳統水墨筆墨技法分離。它是當代藝術探索者針對中國水墨藝術的一次革命,但“新水墨”依舊是處于一個嬰兒階段,還需要多種多樣的養分補給,慢慢成長壯大。新水墨的風格是多樣的、豐富的、更是開放的。其進程如同藝術發展史一樣是動態的、發展的、不斷變化的。因此對于新水墨的藝術家們而言,任何自由且積極的表達都是有意義的。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盡管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新水墨的明天一定會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魯虹.《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11.

[2]黃專.谷文達的水墨煉金術,中國藝術,2014(3):98-101.

[3]皮道堅.實驗性水墨與當代文化問題.《美術研究》,1999(2):41-44.

[4]殷雙喜.《實驗水墨的文化意義》.美術觀察,2007.7.

[5]李小山.《當代中國畫之我見》.江蘇畫刊,1985.7.

[6]賈方舟.《市場有理,水墨無界》.《收藏趨勢》,2012.7.

[7]皮道堅.《為什么關注“實驗水墨”》.《中國新水墨畫院文集》,2014.6.

[8]水中天.中國繪畫史上的現代藝術實驗——在中國油畫現代性研討會上的專題發言《美術研究》 ,

[9]李小山.《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藝術形態》.當代藝術,2015.2.

[10]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廣西美術出版社,2011.12.

[11]蔡廣斌.《蔡廣斌當代水墨藝術研究》.河北美術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表現手法水墨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概念的確立與有效性
陳文令當代藝術作品選
當代藝術的珍奇櫥柜
——評《全球視野下的當代藝術》
試探通用數字語言符號的同構圖形創意表現手法
水墨
日本當代藝術的“三劍客” 上
厚重感
潑盡水墨是生平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當代水墨邀請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