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令印跡
——古籍翻刻課程小結

2018-05-01 19:01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710065
大眾文藝 2018年6期
關鍵詞:豫章時令印跡

(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 710065)

“古”是相對于“今”而來的,春秋末戰國時(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編定撰寫的經、傳、說、記、諸子書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則一般劃到清代末年(1912年),廣義的下限是: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內容或形式上沿襲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爐灶,例如舊體詩文集、對古籍所作的舊式校注之類,一般仍可以劃入古籍范圍。同樣,未采用現代印刷技術印制的書籍,皆可稱之為古籍?!肮偶敝械摹凹奔礊闀?,“古籍”是古書的雅稱。

此次課程要求學生參考明清時期的古籍作為范本(如十竹齋畫譜等),選擇一本或其中一頁圖像為主,文字為輔,以原有的書籍版面構圖,每位學生依次自行選擇2017年中12個月份對應的熱點事件為源頭,進行圖像與文字的創作置換。我們選擇以黑白木刻技法去表現一個題材,最后以古籍中“經折裝”的裝訂,“金鑲玉”的裝裱樣式(如圖一、二、三所示)將每位學生創作的作品按時間先后順序手工裁剪制作成一本書籍。

(圖一)

(圖二)

(圖三)

對于學生我們一直倡導以“古籍”為載體的再創作,希望他們能清晰、自如的駕馭制作這樣的書籍作品。作為2016級第四工作室同學們的這次《古籍翻刻》的課程,要求每位學生從文案出發,理清自己所要創作的思路,是個體思考自身反應當下社會生活,給予“古籍”認識的一次脫變,例如韓福文、楊普藝同學所創作的其中幾頁作品一樣,從創作文案的確立到運用黑白木刻技法的的刻制(如圖四、五、六、七),他們的作品在內容中凸顯著自身對于當今社會形態下的自問與追問。我們本著憤世嫉俗的心,我們不“油腔滑調”,我們“既不媚上,也不餡下”,我們尊重手藝,我們潛心勞作,我們自然而然,這些作品飽含的是我們的誠意之作。

即一種樣式、一個題材、一種風格、一本書籍。

時間:四月

地點:中國

事件:小學生破解小黃車事件

關鍵詞:素質

概述:此事件即某地小學生們破解開啟共享單車并私自占用、騎行小黃車。2017年,共享單車以科技、便捷、惠民的營銷策略改變豐富了我們日常出行的方式,受眾人群遍及各個階層。而對于有部分小學生們私自以非常規手段開啟占用其自行車用于游玩出行的行為,我們暫且不論就此事件參與者的素質及道德問題,但對于相關的安全及法律問題著實讓人憂心。其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明確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擅自騎自行車。作為新鮮事物誕生發展的規律,共享單車密碼5秒可破,自有其漏洞所在,被別有用心的人輕易看出門道并傳授給小學生。更顯示共享單車在密碼設置和使用上的技術破綻。此事件需要家長、公司、公安部門、社會共同關注,堵住社會管理的小漏洞。其事件性質背后的核心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探討和深思。

(圖四) 《時令印跡》部分頁面作品內容 韓福文

(圖五) 《時令印跡》部分頁面作品內容韓福文

時間:十月

地點:中國

事件:豫章書院體罰學生

關鍵詞:人性

概述:豫章書院冠冕堂皇的高舉著仁義道德的旗幟,一方面實施反人道主義,以體罰的形式虐待孩子。收取高額的費用,學生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學習待遇。豫章書院不斷的在宣傳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宗旨,學習儒家文化。實際上學校的做法是與它的宣傳相反的。這樣一個虐待孩子,反人道主義的機構在我看來是不能存在于世界上。我認為學校的校長及其教師就是一群冷血動物,一群幾近于魔鬼的存在。而事件演變到最后是我們所能想到的結果,校長吳軍豹自己主動停關了豫章書院,說自己是為了他者及關乎文人“氣節”的言辭著實諷刺。書院已經停關,一把人心的戒尺,一個關乎道德的天枰。孩子們想要出去,渴望和大雁一樣的自由,需要老師和父母的慈愛。文章最后,希望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教育和關愛,而教育者,也應該真正地以“仁義禮智信”約束自己,勉勵自己,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圖六) 《時令印跡》部分頁面作品內容 楊普藝

(圖七) 《時令印跡》部分頁面作品內容 楊普藝

猜你喜歡
豫章時令印跡
劉江寧作品
國服的梅花印跡
春季時令嘗鮮
時令湖——艾爾湖
走進大美滇西·探尋紅色印跡
豫章文化內涵研究
贊大棚栽培技術
成長印跡
一首春季時令菜 差點要了寶寶的命……
“豫章書院”辦成戒網癮學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