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管理的心得

2018-05-10 09:49齊小磊
關鍵詞:班級文化

齊小磊

摘要:班級生活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學生的主要活動時間都在學校,所以一個優秀的班級對學生的習慣會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所以班級管理方法的得當與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學生是否有共同的認識,是否有共同的行為規范,學生怎么執行和監督等問題將直接影響這個群體的發展,實踐證明,在一個班級氛圍較好的班級中,即使是性格怪異,情緒易怒不穩定并有點暴力的學生也會較好的轉變,所以班級管理也要在這些問題上多下功夫。

關鍵詞:班級制度;班級文化;班級精神

班級管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發展特別重要,班級管理體現了班主任的智慧、經驗和方法,一個優秀的班級管理能夠改善班級形象、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等方面的優秀品質,從而通過集體影響到每個學生,促進其習慣的養成,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當然,不同的班級班情和學情有所不同,管理的難度和策略也不同,甚至不同的方法即使很好也不能借鑒,這也要求管理者可能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完成班級管理,還要不斷修正自己的方法。那么,怎樣看判斷班級管理有了成效呢,可參看的方面很多,比如學生的學習狀態,班級各項班務的秩序以及學生發展性變化。

那么,怎樣做班級管理呢,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一、班級制度建設

班級制度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作為班級的管理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制定班級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班級一周工作總結制度,班干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作為剛接手某一新班的班主任都應做的事就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這個制度應包括班干部、課代表、值日生等各項職責的分配,獎勵機制和懲罰機制,當然懲罰要在一定的范圍內,只要起到約束作用就可以,不能太過分。

(一)制度的制定要公開、公平、公正,實施要持之以恒

班級制度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制定時要經過班會集體制定和表決,實現公開、公平、透明,所以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好或者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就對這個學生的問題回避或從輕處理。一定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制度的執行其實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比如獎勵制度很容易實現,學生都愿意得到獎勵,而懲罰機制不容易操作,這也要求懲罰的方式恰當,懲罰的程度適中,學生能夠接受。但是只要第一次執行成功,形成慣例,以后就好辦多了。制度的正常實施,就能起到不斷約束每位同學作用。

(二)重視學生意見

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班級制度經歷了這樣幾個過程,感覺比較有效,第一步,負責人的擬定和修正,比如在班會上以數學課代表為負責人討論擬定了所有課代表必須履行的職責,每個班干部的職責以及職責范圍內對同學的要求,師友組的學師和學友的職責等。第二步,由班長擬定成稿,想全班同學公布,檢查遺漏,并使大家明確要求。第三步,每個負責人對同學對班級制度的履行監督和總結,及時補充和修正不合理的制度。

(三)班級一周工作總結制度

班級一周工作總結一般在每周一的班會時間進行,可以讓班長總結一周以來的紀律問題,讓每一學科的課代表總結上交作業的情況,衛生委員總結一周的衛生情況,總之讓各個班干部和班務責任人談過去一周的工作并且提出要求,這樣不僅從整體輿論上對所有同學有了正方向的引導,而且讓一些邊緣生可以在同學的要求下走向邊緣的正方向,更讓這些學生不會對班主任有更多看法或不滿。

堅持這樣活動,不僅培養了班干部的責任心,也鍛煉了他們的工作能力,還樹立的他們在同學們心中的威信,對以后的班務工作是極為有利的??梢哉f,這一措施有利的保障和強化了各項班級制度的實施。

(四)班干部是制度的制定和執行的重要參與者

有效的班級制度離不開負責人的執行和監督,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力量,他們的責任心和工作能力直接影響班級制度的實施和效果,班干部培訓經常在大課間跑步解散后進行,要求他們的工作態度,教會一些工作方法,鼓勵大膽管理班級的精神。他們對班務的參與或管理,無疑是一種正能量的宣傳和堅持,使得班集體中永遠有班干部的榜樣作用。

很多工作有班干部來實施,實際上減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的矛盾,從而使得老師與學生之間更加融洽。當然,當班干部工作時,有可能出現一些失誤或其他學生不滿的情況,如此情況多了,就會影響到班干部的威信,這時班主任老師還有主動站出來幫助班干部改進工作方法和態度,同時幫助他們樹立威信,必要時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以減少班干部的自責的心情或不自信的情緒。

總之,要做到事事有人管,沒有老師也有人做主,才是班干部培養的更高目標。例如體委生病不在有同學接替管理集會情況,課間負責眼保健操的同學生病沒來,班長主動負責管理,甚至老師不點名的安排一些活動,有人自覺的就行動起來,這時才真正體現出了優秀班干部的責任心和良好工作熱情的價值。

班級制度可以形容為一個剛性的管理措施,規定了集體行為規范,體現的是一切行為按章辦事,有獎有懲,不容商榷,就像法律一樣,所有人都要給予最大的尊重。然而,班級如果只用制度規范每個同學好像顯得太過古板和不靈活,也需要其他要素幫助班級管理。如利用班級文化、班級精神等。

二、班級文化氛圍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志。相信一個臟亂差的班級環境一定體現不出值日生和班干部的責任心,所以要保持干凈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責任心,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參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以生活委員檢查為監督機制,值日小組自覺負責為核心的管理方式,讓每個學生把班當成自己的家,培養責任心,可以加上表揚和懲罰機制,對學生進行激勵和約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教室的優美程度也體現出班級的文明程度,美的觀景大家是熱愛的,能夠促進班級文明的健康發展,帶來的好處可能是說臟話的少了,不文明的打鬧少了。

具體措施上可以配合學校規定師友互助等墻報,發動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作品,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布置包括:學習金字塔、班級一日常規、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名人名言、閃光的足跡、學生作品戰士、師友互助小組成果欄、板報等每一處都要有人負責,有來賓到班視察時,負責人講給來賓聽,真正體現有內涵的班級。教室的墻上有學生的作品,凝聚了學生的心血,讓他們熱愛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賞和贊美,他們熱愛自己的小組,熱愛自己的班級,通過這些活動,使得小組的凝聚力更大了,使得班級凝聚力更大了。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屬于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文體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

(一)班級精神的培養

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里。怎樣班培養級精神呢?應該在大家困難的時候同學或老師給予最大的鼓勵和幫助并使他們戰勝困難,體會到勝利的喜悅和班級的溫暖。當然這個困難可能是學習上的,體能上的,家庭帶來的,自然帶來的等等。例如,在每天的大課間跑步期間,無論炎熱和寒冷,我盡可能跟學生跑完全程,跑步間不斷讓體委要求大家、鼓勵大家、組織大家,讓班級不論跑任何隊形,每天都比較整齊,其實就是不怕苦的精神體現。雨雪天氣帶來的交通不便,要讓學生結伴而行,互相照看等。

總之,班級精神可能體現在互相幫助與關心,可能體現在鐵一般的紀律不容侵犯,可能體現在積極向上的榮譽心,它很難度量,但是只要這種精神存在,一定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班級凝聚力的培養

班級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調動一個班級學生情感的,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于一些大型的文體活動。如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在校運動會期間,一方面,可以盡可能地動員每一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同時把沒機會參加運動會的學生組成宣傳組、后勤服務組、衛生清潔組、安全保衛組,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校運動會中去,讓他們懂得每一個人都應為班集體出一份力。每次運動會,我班的各項活動都能在緊張而又有序的氣氛下運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運動成績,又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收獲非常大。又如在社會大課堂期間,外出較遠的地方又設計到吃飯等具體問題,需要保證學生安全不能走失,吃飯不破壞環境,都需要不同的同學負責,也需要所有同學認真遵守,這些都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再比如歌詠比賽上,學生喜歡并且會唱的歌曲不同,選歌和編排可能有很多意見,在最后不統一時,還需要少數服從多數的凝聚力。

(三)優化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班級里有兩種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要處理好: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教育學生處理好同學關系,包括以下內容:提倡助人為樂;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培養學生的幽默感;要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處理好師生關系,則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和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自己;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樹立威信;教師要培養民主作風;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教師對學生不抱成見和偏見,公平對待全體學生;當與學生發生沖突時,要善于理解學生。

在現代教育中,班級文化建設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和重視,作為班主任,必須在班級文化建設上進行大膽的探索,不斷創新,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總之,一個班級如果有著健全的班級制度并能夠順利有效實施,有著良好的班級文化和精神,一定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學習成績也就不用擔心了,所有這些都離不開正確和有效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 漓江出版社. 1993.

[2]陸海富.《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藝術》.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建設要注重“三化”
建設班級文化,增效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構建高中特色班級文化
創建優秀班級文化提升中職生素養研究
獨立學院班級文化建設探索與實踐
淺議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勃發成長,文化浸潤生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