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課走班”實驗方案實施后學生滿意度調查

2018-05-10 09:49李明首
關鍵詞:選課走班滿意度

李明首

摘要:運用自行編制的《“選課走班”實驗方案實施后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對高一年級學生進行調查,為新高考改革落地工作提供參考建議。大多數(82.5%)的高一學生對“選課走班”感到滿意。這表明學校及年級組前期工作已經取得預期成效,我們的學生也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選擇的素質及能力。

關鍵詞:選課走班;滿意度;高一年級

“選課走班”工作是為順應高考改革新要求,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教育需求,達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為了使本校盡快具備實施“選課走班”工作的經驗和實力,學校與家長委員會商議后決定于2017年12月份啟動新高考改革“選課走班”實驗方案。此次新高考改革“選課走班”實驗方案啟動的原因有二:其一,“選科走班”的緊迫性,如果等到高二再去“選課走班”,學校的相關技術和準備再不成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業發展;其二,學校的客觀條件使然,怎么樣才能在沒有條件支持情況下將“選課走班”工作落實好成為學校及年級組的急于解決問題。形成實驗方案的依據有這樣三個:第一,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數學意義上,6選3的組合共有20種,通過對學生的摸底我們得到的結果是學生們選擇的組合達到19種。我們在沒有資金和軟件條件支持的情況下,只能靠人的頭腦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第二,按學科選擇人數來確定各學科開辦數量,再依據每個學科學生的學業層次進行A、B班調控。A、B班的進度完全相同,只不過授課的難易程度有些差別,這樣做的目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適合學業發展的教育。第三,在北京市相應改革政策公布后將從實驗方案中獲得的經驗和能力應用到真正的“選課走班”工作中。

為了更好的分析學生“選課走班”后狀態以確認學生是否具備自主選擇自主負責的能力,為檢驗我們對新高考改革適應性工作的正確性,2018年2月,我們運用自行編制的《“選課走班”實驗方案實施后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對礦業一中2017級241名高一年級學生進行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礦業一中2020級241名高一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132名,約占54.7%;女生109名,約占45.2%。具體分布見表1。

(二)研究方法

1.文獻參考法

通過系統收集、整理、分析相關資料,增強調查分析的科學嚴謹。

2.問卷調查法

使用自行編制的《“選課走班”實驗方案實施后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測試。

為保障獲得的實測結果真實有效,在調查之前向被試說明調查的重要性和保密性,需要被試根據實際情況作答,不存在絕對的正確或錯誤。

3.訪談法

通過訪談了解學生“選課走班”中某些無法量化的問題,主要有“你在做選擇的過程中有什么收獲?”“當你對自己的學科走班有不滿意時你想要怎么做?”“‘選課走班授課進行兩次后有什么感受,是否遇到什么讓你困擾的問題?”等問題。

(三)統計處理

全部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處理。

二、結果

(一)測試結果的整理

測試結束后,回收有效問卷240 份,回收率 99.6%;男生131份,占54.58%;女生為109份,占45.42%。

(二)測試結果與分析

1. 學生滿意度分析

(1)學生對“選課走班”滿意度的整體情況

在“你對‘選課走班的滿意程度:”一題中,題目的選項為“很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比較不滿意”和“很不滿意”5 種程度,對選項程度從高到低按1-5 賦值,即“1”代表“很滿意”,“5”代表“很不滿意”,值越高代表滿意程度越低?;卮稹昂軡M意”為60人,占25%;回答“比較滿意”為138人,占57.5%;回答“一般”為40人,占16.67%;回答“比較不滿意”及“很不滿意”的各有1人,各占0.42%。具體分布見表2。該題目均值為1.94,標準差為0.685。這表明,學生對選課走班的滿意度較高,只有極小部分學生(0.84%)顯示有對“選課走班”不滿意的跡象。

(2)學生在“選課走班”滿意度上的性別差異

問卷調查數據表明,學生在“選課走班”滿意度上并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對男生和女生“選課走班”滿意度進行獨立樣本 t 檢驗,檢驗結果如表 3 所示,Sig.(雙側)值為 0.198,0.198>0.05,說明在對新高考方案的態度問題上男生和女生并不存在顯著差異,且男生和女生在這一維度的均值分別為1.89及2.00,差異不顯著。

綜合問卷和訪談來看,在“選課走班”的選擇和上課方面,學生的滿意度尚可,男生女生不存在差異。有少數同學表達了不滿,經了解是由于年級組在組織學生選擇科目的過程中會出現有些授課教師選擇人數過多或過少等情況,學校會針對這樣的問題加以行政引導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導致個別學生的選擇結果與初始時不同,所以有不滿意情緒。

2. 學生選擇科目情況分析

統計“‘選課走班中選擇的科目”一題中學生的回答情況,結果見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20種科目組合中“物理化學地理”選擇比例最高,達 20.0%,其次依次為“物理化學生物”15.0%,“物理政治地理”10.8%,“物理化學政治”8.3%,以上 4 種組合比例總數 54.1%。傳統意義中的文科組合“政治歷史地理”選擇比例為2.9%。選擇比例最低的組合為“生物政治地理”、“生物歷史地理”,均未超過 0.5%。三科組合中有物理科目的選擇率高達82.5%,化學為60%,地理為53.8%。

這一結果與上海新高考體現出的“選擇物理科目人數少”有差別。通過調查及訪談,我們認為這種現象存在是由于學生及家長們都已經通過網絡及學校對浙江、上海兩地新高考改革實踐過程的經驗和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有些專業存在限考科目要求這一情況存在預估和預判,因此想要避免在以后專業選擇時受到過多限制。

3.學生們已經表現出邏輯型決策特征

在“做選擇時對你影響最大的是”一題中,回答“自己”為193人,占80.42%;回答“父母”為27人,占11.25%;回答“老師”為7人,占2.92%;回答“朋友”為9人,占3.75%;回答“其他”為4人,占1.67%。

在“選擇時的依據”一題中,回答“興趣愛好”為201人,占83.75%;回答“現在學科上的成績優勢”為134人,占55.83%;回答“潛能及學好該學科的信心”為133人,占55.83%;回答“對未來大學想學專業的考慮”為125人,占52.08%;回答“對未來想從事職業的考慮”為110人,占45.83%;回答“老師、家長或他人建議”為57人,占23.75%;回答“其他”為6人,占2.5%。

在“做選擇時考慮的首要因素”一題中,回答“興趣愛好”為76人,占31.67%;回答“現有成績優勢”為62人,占25.83%;回答“潛能”為18人,占7.5%;回答“對未來大學想學專業的考慮”為43人,占17.92%;回答“對未來想從事職業的考慮”為36人,占15%;回答“家長或他人建議”為4人,占1.67%;回答“其他”為1人,占0.42%。

這表明學生們在做選擇時不再是不知所措、全然希冀于外界幫助,而是向內探查自己,遵從自己的內心。做選擇時的依據既關注對自我的認知,又有對職業世界的了解;既有個人的主觀因素,又涵蓋社會因素,已經表現出邏輯型的決策風格。學科選擇時考慮的首要因素中,“興趣愛好”為最主要因素,“現在學科上的成績優勢”位于第二位,對未來大學想學專業的考慮位于第三位,“對未來想從事職業的考慮”位于第四位。這體現出學生對自身學習方向、潛力、興趣、職業規劃漸漸有了設想和目標,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我們進行的生涯規劃教育解決了學生的一些困惑,如明確了興趣愛好、找到了自身潛能、學會如何進行選考、初步明確職業傾向等。特別是通過學生的多次預選調查引導過程,培養和提升來了學生的選擇能力。

4.不滿意的原因

在“如果有不滿意,原因是什么?”一題中,回答人數為120人,回答“對學科不感興趣”為8人,占3.33%;回答“學起來太困難”為44人,占18.33%;回答“與想象中不一樣”為61人,占25.42%;回答“與同學相處不融洽”為3人,占1.25%;回答“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感到不適應”為37人,占15.42%;回答“其他”為25人,占10.42%。

有部分學生對“選課走班”存在不滿意。通過訪談我們總結出原因大概有這樣幾個:

(1)錯估學科難度。學生在選擇之前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科難度會隨著學習時間而逐漸增加,沒有意識到不同時間段,不同學科接觸知識的難度不同。

(2)對自身特長及潛力預估不準確。在高中生的判斷里,學習方面的特長及潛能主要以成績為標準衡量。在選擇之前,通過幾次考試成績就判定自己在某一科目上存在優勢而草率做出選擇。

(3)對選擇的學科不感興趣。有些學生在選擇時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對某科目很感興趣,但如果成績不如另外一科目好,就不會選擇感興趣的科目而為了在高考中利益最大化選擇選擇成績好的一個科目。還有些同學雖然對某科目感興趣,但因為認為這一科目可選擇專業或職業前景不樂觀而放棄。

(4)因授課教師改變感到不適應。實行“選課走班”時,由于師資力量及教學硬件的關系,不可能保證所有學生所選科目仍然是原始授課教師,所以有些學生會出現短暫適應期,因此導致對“選課走班”存在不滿意。這就要求我們繼續不斷地思考怎樣才能做到既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又尊重及保障學生的選擇權。

5.在選擇過程中的收獲

在“你在做選擇的過程中有什么收獲?”這一開放式問答題中,學生們的回答集中在“為自己負責”“懂得了合理安排的重要”“要具備自主選擇能力”“考察自己對事物的辨別與z抉擇”“發現自己的優勢,對未來的發展明確方向”“自己的事情應由自己做主”“做出選擇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要遵從自己內心”,只有很少數一部分回答“沒什么收獲”。

在“當你對自己的學科走班有不滿意時,你想要怎么做?”一題中,學生們回答集中在“慢慢適應”“與老師協商溝通”“調整自己”“找老師幫忙”“等下次選課重新選”。

這一結果驗證了我們在高一年級剛開始時就進行生涯發展規劃教育這一決定的正確性,也判定了我們工作取得了預期的結果。學生通過生涯發展規劃課以及多次預選擇調查等過程,不但提升了選擇力,而且培養了自我成長和發展的責任感。

三、結論

綜上所述,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參與調查的這些高一學生整體上對“選課走班”感到滿意。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一)學校生涯規劃教育初見成效

新高考改革特別重視學生自主選擇能力、興趣特長發展及綜合素養的提升,加強高中學生生涯及學業規劃指導,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能力是落實新高考改革的必經之路。學校決定從2017級高一入學開始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優勢、及職業傾向性等。學生們從一開始上課時的不理解,到慢慢感興趣,再到將在生涯規劃教育課上學習的方法應用到解決選擇考試科目實際問題過程當中。這次調查結果同樣顯示出,生涯規劃課程對學生自主選擇能力的訓練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他們不只學會了如何自己做選擇,同樣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這說明學生們已經初步具備自主選擇的能力和素質,為后續的綜合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學校及教師更應關注在“選課走班”模式中遇到問題和挫折的學生

在此次調查中,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示對“選課走班”不滿意。訪談中我們發現,這一小部分學生或多或少在走班后的學業成績、課堂學習效率等方面存在些問題,這說明“選課走班”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學校及教師應更加關注此類學生的心理及現實性問題,通過采取合理措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此次調查結果既肯定了學校前期工作的正確性,也為我們每個教師提供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方向?!?選3”對學生意味著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性,也對教師提出要轉變成學生的生涯導師角色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不單單是心理老師的職責,每一位教師也都應自覺樹立生涯教育的意識,具有生涯教育的情懷,掌握生涯教育的策略,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天賦優勢才華,尊重學生的個性。盡管這樣的目標不容易達成,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新高考改革作為一個新事物必然會給我們教師帶來很大困難,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抱怨和抵觸,而應該順勢而為,努力學習怎么適應改革,怎樣又快又好的實現轉型。

參考文獻

[1]棠湖中學高2015級學生“選課走班”實施現狀調查[J]. 廖勤生,楊海波,陳文. 教育科學論壇. 2017(11)

[2]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實施選課走班教學?——基于杭州師范大學附中的實踐與探索[J]. 任學寶. 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 2016(04)

猜你喜歡
選課走班滿意度
2021國慶檔總票房43.85億元 滿意度創歷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消費者滿意度穩中有升 消費環境建設仍需加力
走班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學策略探究
“選課走班”背景下學困生學習力提升的策略初探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選課走班教學思考
選課走班形勢下的分層化學課程建設實踐研究
“分層-分類”選課走班復習策略設計
基于顧客滿意度的供應鏈績效測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