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推動中學團工作的開展

2018-05-10 09:49胡嘉俊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學

胡嘉俊

摘要:中學共青團工作作為學校工作之一,在團員學生的成長成才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理念和活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能夠有效解決中學團工作的部分問題。

關鍵詞:中學;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學生個性培養和學校特色教育都是學校的發展任務。中學共青團工作作為學校工作之一,在團員學生的成長成才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團工作為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平臺,培養學生干部的領導能力,增強學生團員服務社會的意識。作為一名團委老師,筆者看到了學生在團活動中的成長,也感受到了團工作的魅力所在。但是團工作也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學生團員缺乏責任,工作落實不到位;學生社團難以持續發展;學生干部間溝通不暢,缺乏凝聚力;團活動重形式,不重意義等。只有將這些問題妥善緩解或解決, 團活動的作用才能得以完整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理念和活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能夠有效解決中學團工作的部分問題。

一、 巧用心理游戲,打造堅實有力的學生干部團隊

在心理課和團體輔導活動中,經常會運用到心理游戲。心理游戲的活動形式和內容貼近學生心理需要,給學生提供了與同伴互動的機會,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抓住心理游戲活動能夠帶來團體影響這一優勢,將心理游戲運用到團員干部的管理中。

(一) 知你識我,讓新學生會成員“了解”起來

高一團員學生加入團委會,對團委會各部門不了解,會產生距離感,導致在通知、工作等方面存在問題。針對這點,團委可聯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社學習團體輔導知識和操作,讓心理社學生在新團委會成員中開展以互相認識為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 如“知你識我” 這一團體熱身游戲, 具體操作如下:以5 ~ 6人為一組,每人用一句話介紹自己,一句話中包含四個內容,即姓名、性格、愛好、所屬部門;當第一個人說完后,第二個人從第一個人的內容開始講起,以此類推,在多次重復中,不知不覺就記住了他人的信息。熱身游戲后,學生以部門為單位進行組隊“大比武”, 小組合作完成取隊名、確定隊長和隊花、畫隊徽、組隊舞, 并進行小組展示。通過心理游戲,新團委會成員們迅速了解他人, 增進合作,也培養了團隊意識和歸屬感。

(二)同舟共濟, 讓學生會干部“凝聚”起來

為使團委會干部之間多了解、多溝通、多協調,團委開設了以團結、凝聚力為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使部門負責人互相信任和協作, 也為增進他們的友誼創造條件。 如“同舟共濟”這一團體輔導游戲,操作可參照如下:將報紙鋪在地上, 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條船,要求團體成員同時站在船上,一個都不能少; 團體可以充分討論,拿出最佳方案;當成功完成任務后,主持者將報紙面積減半,隨著難度增加,,成員的努力也會越來越強,團隊的凝聚力不斷提高,,練習結果也會讓成員充分體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顒又鞒终呖梢栽谟螒蚝筮m當引導學生干部積極溝通,多與其他部門同學交流, 讓學生開展工作上的積極合作。通過游戲,學生愿意與其他同學團結合作,并體驗到合作所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二、活用心理測試,營造“人盡其才, 才盡其用”的人才氛圍

學生干部的選拔和任用是團工作的一大關鍵,它決定著學生會、社團的持續發展。針對許多積極踴躍的學生通過自我推薦和組織推薦途徑參與干部競選、期待在工作中展示自我、鍛煉自我。學校團委通過面試、實習考評等綜合進行考查, 但是工作任用后效果差強人意,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不夠了解學生。了解學生, 有一個較為客觀和方便的途徑,那就是心理測試。學生在高一年段會進行統一的心理測試。測試問卷主要是卡特爾人格測試、霍蘭德職業傾向問卷和90 項癥狀清單量表。通過心理測試結果,學校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學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職業傾向和人格特性?;籼m德職業傾向問卷通過興趣傾向、個體經歷、人格傾向三方面的測試,將被試的職業傾向分為現實型、常規型、探索型、藝術型、社會型和管理型六大類。學校團委根據學生的霍蘭德職業傾向問卷測試結果,了解學生干部競選人,并結合工作崗位的需求來進行分配任用。如有兩名考察綜合分數相近不相上下的學生競選同一崗位,可以客觀地借鑒心理測試的結果。將心理測試運用到學生干部選拔, 能夠幫助校團委有效地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的氛圍,讓學生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學校團工作的發展實現真正的統一。

三、 妙用心理分享,深化團委實踐工作的活動意義

在心理課的架構中,熱身—活動—分享—點評是四大基本環節,其中分享環節有助于學生表達課堂感悟,彼此進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進一步深化心理課的意義。將該環節應用到學生團活動中,效果很好。

(一) 實踐活動后進行及時分享,收獲滿滿感動

當學校團委倡導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時,學生反應各異, 有些消極抵抗,有些是積極開展,更多的是機械地完成團委布置的任務。如何讓學生主動并持續地開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是團委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 可將分享環節加在活動結束階段, 要求各部門、社團開展活動后讓每一個參與者簡單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如志愿者社學生開展為環衛工人送水的活動,活動后分享環節中有同學說起內心感懷,引起很多同學的共鳴,大家一致表示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并很快就向團委上交了工作文案。團委活動的開展不僅僅需要財力物力,更需要心力,只有調動學生活動的主動性,才能真正實現團委活動的教育意義。

(二)新老干部交接時進行分享,收獲累累經驗

學生干部工作交接是讓團工作更上一個臺階的契機。如果讓各部門單獨實行新老干部工作交接, 那么老一屆學生干部的經驗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傳授。為此, 可召開學生新老干部工作交流會,讓老一屆學生干部向新一屆的全體學生干部分享經驗,提出對各部門、團支部的建議。通過這樣的方式,老一屆學生干部不遺余力地將自己積累的工作經驗予以分享,幫助新一屆學生干部明確了工作方向, 理清了工作思路。

(三)常規工作后進行反思分享,收獲點滴成長

學校團工作開展中不乏精彩紛呈的活動, 但更多的是服務學校和班級的常規工作。像班級團支書的團員發展工作等, 這些工作的最大特點就是標準化和常規化。要想工作落到實處, 就需要把事做細、做全。一個人考慮的事情是有限的, 需要集體的智慧。對此,團委可要求各部門成立小組, 進行討論分享,成員反思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成員之間互相幫助進行改正。通過不斷的監督和反思,學生工作精益求精,而其本身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長。

四、 廣用心理載體, 提升團活動的豐富度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和支持,而能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組織便是團委, 兩者的工作交叉重疊, 共同促進。如心理劇比賽、心理健康月活動等都需要團委工作的配合,團委也在幫助的過程中豐富了團活動的內容, 增加了學生團活動的精彩度。心理載體多樣, 像班級團支部委員的培訓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都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興趣。團活動發展時重視心理載體的開發和建設, 能增加團活動的內容, 有效實現工作目標。

中學共青團工作是一項不斷實踐、發現的工作,需要改善創新。學校團工作可以通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內容,有效地提升團工作服務力,為團員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積極的準備。

參考文獻

[1]程贊紅.讓絢麗的心理游戲走進高中課程——“心靈快樂游戲”選修課程研發故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16) .

[2]田蕾.在傳承和創新中發揮高校共青團組織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J].《亞太與教育》,2015(22).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中學
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2021年招生簡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舉措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諸暨市學勉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