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家校共育模式,促進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研究

2018-05-10 09:49周金霞劉冬蓮
關鍵詞:共育家校習慣

周金霞 劉冬蓮

摘要: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家校的全力配合。多年來,本人在“家校共育養習慣”方面通過明確目標責任,促進家校共育的一致性;榜樣示范激勵,提升家校共育的有效性;拓寬合作渠道,加強家校共育的全面性;注重評價導向,強化家校共育的激勵性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使家校形成合力,學生行為習慣有了可喜的變化。

關鍵詞:家校共育;好習慣

好習慣影響人的一生,它是促進人走向成功的階梯。為了給孩子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學校從孩子的幸福未來著眼,把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來抓。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培養就能奏效的,它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除了需要教師持之以恒的有效培養,還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不能給不良習慣的產生留有漏洞。只有學校和家庭協調一致,齊抓共管,才能使學生習慣培養事半功倍,扎實有效。多年來,本人在“家校共育養習慣”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現與大家分享:

一、明確目標責任,促進家校共育的一致性

多年來的實踐,我們在學生習慣養成等方面的培養上存在著“一頭沉”的現象,即學校重視,家庭忽視;學校偏重校內的教育,缺乏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和協作。只有變“一頭沉”為“雙管齊下”,家庭和學校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共識,整體培養,齊抓共管,才能固化學生的好習慣。

因此,建立起一個培養學生好習慣的家校合作的網絡機構,是至關重要的。

1.問卷調查 摸清底碼

為了搞清當今學生的習慣現狀,我們根據初期了解,進行了問卷調查,設計的問卷涉及學生在學校、家庭生活的幾個方面:即:勤奮學習,遵守紀律,對人有禮貌,講究衛生,勤勞節儉,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據對我校1247名學生的調查及分析,發現學生的行為習慣存在著諸多問題: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占總數的52.7%;害怕承擔責任的占總數的32.6%;在交往中不注意別人感受的占總數的36.5%;學習不努力,常常被動學習的占35.4%;自律、不能主動約束自己的占25.9%;依賴性強,不愛勞動的甚至占到了總數的68.7%等。

通過調查,老師們感覺到不容樂觀的兒童習慣現狀,與時代要求相差甚遠??吹胶⒆拥那闆r,家長們心中也著實著急。他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習慣的培養,是一道擺在每一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略和無法逃避的重要課題。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中之重,是家校必須通力合作完成的任務,成了老師和家長的共識。

2.宣傳倡議 明確責任

學校以主題隊會的形式向全校學生發出“家校共育養習慣”的倡議,并發放《致家長一封信》,告訴每一位家長:“播種習慣 收獲幸?!?,這是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讓每一位家長意識到,好習慣奠定學生幸福人生,對孩子一輩子負責,讓每個孩子將來都能夠擁有幸福的人生是每位教師、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

同時,學校還向家長介紹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現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并重點介紹了一些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家庭中應培養哪些良好習慣等。家長們明確了教育責任,教育方向和學校高度一致。

二、榜樣示范激勵,提升家校共育的有效性

家長、老師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比如:父母見人很隨和,主動打招呼問好,孩子自然也學會了待人有禮貌。相反,有的父母愛發牢騷,孩子有一點錯就又打又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有攻擊性,遇到挫折容易發火,好爭辯,以打架來解決沖突;父母喜歡說臟話、粗話,孩子潛移默化地也會受到影響。

低年級班主任張老師在案例中寫道:許多習慣的養成都需要老師言傳身教、不斷樹立身邊的榜樣。為了讓同學們養成好習慣,平時我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隨手關掉不需要再開的燈,隨手關上忘關的門窗——目的只是想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從而達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讓學生也養成注意細微之處的衛生習慣。同時,我注意觀察學生身邊的榜樣,誰隨手撿紙了,誰隨手關門了,誰去擦掉同學忘擦的黑板了……我都會及時表揚,請其他學生向他學習。慢慢的,我的“隨時教育”取得了成效。孩子們一個個都自覺地行動起來,我們的教室地面總是那么干凈,沒有任何廢物、污物,桌椅總是那么整齊,學生抽屜里物品擺放總是那么有序。

一名家長和我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孩子晚上總是喜歡看電視,特別是長長的電視劇,既耽誤學習,又耽誤休息。制止孩子,他還振振有詞,怎么您能看,卻不讓我看。想想也是,自己每天晚上都看得很晚,孩子心里當然不平衡。于是,我和孩子商議,孩子在完成學習任務后,規定睡覺時間前,有適當的內容,可以看。凡是超過了時間,又是一些長長的連續劇,那就不能看。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又給他限定了底線。當然,我也會忍痛割愛,到了時間果斷地關掉電視機,上床休息。家長以身作則,孩子也無話可說了。

三、拓寬合作渠道,加強家校共育的全面性

1.幼小銜接“一封信”

我們在每年發放一年級新生通知書時,都會將“致一年級新生父母的一封信”發到家長手中,信中對“如何進行習慣培養,做好幼小銜接,邁好小學第一步”進行具體細致的指導。從孩子的心理變化、學習習慣的培養、生活規律、父母的教養方式等方面給家長作了詳細的介紹,使家長們受益非淺,受到了家長的歡迎,從而使孩子順利地實現由學前向小學的過渡。

2. 家長會

課題研究伊始,通過家長會,圍繞學生培養目標、本學期班級管理預期效果和學生年齡特點、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等,由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一起商定學生“本學期要養成的好習慣”?!昂昧晳T培養”專題家長開放日,把家長請進來,向家長介紹學校教育教學的進程,學生習慣培養的狀況與存在的問題,需要家長給予哪些幫助與合作,促進家校合作。家長會上,家長們交流和切磋教育孩子的經驗體會,互相影響,互相取長補短,提高了家長關注孩子教育的熱情,增強家長教子的自覺性。

3.微信

微信是教師與家長簡便快捷的聯系方式。通過微信,教師和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家中和學校這兩個不同環境中習慣養成的表現是否一致,從而避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脫節。

班主任們隨時把學生在學校的好習慣成績、表現,優點、缺點以及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通過微信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全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很多家長也把學生在家里的情況通過微信反饋給教師,使家校溝通合作培養好習慣更加及時有成效。

4.校園網

網絡時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資源共享。我校的網站為我們的課題研究帶來了一片新天地,提供家校合作的全新方式交流平臺,老師們和家長們把自己關于習慣培養的精彩文章、教子方法放到網站上與人分享。網絡觀摩課、家長學校各種素材等內容提供了課題研究極佳的平臺。

網絡論壇中家長朋友和孩子們都到這里,他們在這里不但可以跟老師溝通,也可以跟同班的學生家長交流。老師和家長都可以在這里發布信息,上傳和下載教育資料,實現資源共享。

四、注重評價導向,強化家校共育的激勵性

在習慣培養中,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習慣如何評價。在對習慣進行評價時,往往難以操作。但是“怎樣知道一個習慣是否養成了”,對習慣進行準確的測量,使其量化更是困難。在研究與實踐中,我們發現行為觀察是比較好的對習慣進行評價的方法。

在習慣培養過程中,我們采取對個體進行有規律的行為跟蹤觀察和記錄,通過分析行為變化及其他相關變化的程度,對學生習慣是否養成作出評價。

如:我們為每位學生建立“幸福成長檔案”及“好習慣儲蓄卡”,老師通過行為評價,用鼓勵性的評價語言,肯定優點,提出希望,關注孩子學習生活過程中的細節,用“春風化雨”式的評價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信,增強信心,與學生溝通了情感,建立了友誼。

我校高年級于老師在案例中這樣寫道:有的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跟他們設立好習慣儲蓄卡,建立好習慣家校聯系的光榮冊,每天為他們的進步加分,每周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他們的家長寫一封表揚信。每天放學前學生們進行小評,每周一大評,周五帶回家由家長審閱,并寫出建議和希望。家長會上,我們對學生只表揚,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看到家長的期望。有問題的會后我們單獨進行溝通。

孩子進步了,孩子學習有些松懈了,我都會單獨和他們的家長交流。這樣,進步的孩子會再接再厲,退步的孩子家長會幫忙找原因,幫他們迎頭趕上。有一次,我一到學校,就看到幾個同學主動把教室掃得干干凈凈,就馬上在“班光榮榜”上表揚了他們。第二天一早,我來到學校,看到班里所有來到的孩子都在打掃衛生,當時我還一頭霧水,心想“平時都是班長只派幾個同學打掃,今天是怎么了?”一問才知道,是“班光榮榜”的作用,誰不想被表揚呢?雖然他們的做法有些極端,但也可以看出這樣的表揚對孩子的成長多重要??!

一個個的小貼畫,一枚枚的小印章,貼滿了孩子手里漂亮的“好習慣儲蓄卡”,裝滿了“幸福童年成長檔案”,看著這些成果,讓孩子的心中泛起漣漪,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老師最喜歡我”。讓這種“愛的信任”播種在孩子幼小、純潔的心田里,讓這種“愛的信任”生根、開花、結果。就在這師生心相印,情相連的教育評價、培養習慣的活動中,孩子們逐漸達到了教師制定的評價目標,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激發了學習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習慣,形成了良好的性格,和諧了老師與孩子的關系。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行為正向可喜的方向發展。從跟蹤調查的情況來看,學生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以及思想品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變化。家長會上,夸孩子的家長多了,班內紀律老師省心了,吵嘴、打架的現象明顯減少,校園內文明之花在悄悄綻放。

存在問題

1.習慣整體框架有待完善,培養內容大多局限學校生活,過于窄化。

2.評價功能相對薄弱、沒有形成科學的完善的評價體系。

3.部分家長的家教水平還有待提高,對于學生家庭生活,家庭學習等方面的習慣培養還不給力。

總之,我們相信通過下一階段課題的深化研究,一定能探究出一套更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操作方法,使好習慣內化為學生的內在素質,從而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吳重涵.國際視野與本土行動:家校合作的經驗和行動指南[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共育家校習慣
談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家校共育工作
習慣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上課好習慣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校攜手,共促發展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好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