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中發現,體驗中成長

2018-05-10 09:49趙雪蓮
關鍵詞:博物館探究課程

趙雪蓮

2008年8月,市教委下發了《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建設方案》,同年9月,北京市正式啟動中小學社會大課堂工作。2012年北京市又啟動了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落實專項資金為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提供經費支持。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一次次文件的下發,保障機制的健全,工作方向的指引真正使得社會大課堂工作惠及全市中小學生,使孩子們在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合作溝通、方法策略等諸多方面得到了全新的提升。作為基層學校的裕龍小學在社會大課堂工作中也是一路探索一路嘗試一路前行,今天就我校在社會大課堂工作中的一點做法和在座的領導和各校同仁一起分享。

一、知難行易難

東風教育集團裕龍小學作為順義區規模及影響力較大的學校,我們秉承立德樹人的價值追求,懷抱著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塑造生命的使命感,引領教師走向研究的幸福之路,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卓·悅”課程體系。社會大課堂實踐課程作為首都中小學德育工作體系的重要部分,也是我?!白俊偂闭n程體系下德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十年間我校的大課堂實踐課程也是經歷了迷茫、觀望、發現、探究、實踐、整合、深度開發等艱辛的研發之路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社會大課堂課程體系。

知難

迷茫、觀望:最初的我們只是隨著教委的安排帶學生們走馬觀花似的外出,老師孩子們戲稱為:玩。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的對大課堂的深入思考。學校也是對此項工作很迷茫,觀望著不知如何入手。

行易難

發現、探究:逐漸的在社會大課堂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些許問題如孩子們就餐,在最初的大課堂活動中就餐環節對于孩子吸引力是最大的。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隨之垃圾遍地、食品衛生等問題突顯。學校就這些問題展開了探究:如何進行環保教育、如何健康飲食、如何同學間分享、如何在活動中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等等。在社會大課堂中我們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方面有了著眼點和意外的收獲。

實踐、整合:隨著大課堂工作的深入開展我校在社會大課堂實踐課程開發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就是與資源單位整合學科教師介入:如我們在河北村民俗園、八寶葫蘆基地、漢風耕讀苑等資源單位帶領我們學科教師深入開發課程內容。例如:在河北村民俗園美術和勞技教師開發了玉米皮DIY,孩子們用用玉米皮制作小螞蚱、小草帽、小蜻蜓,語文教師組織學生在園區縣衙現場表演課本劇等等,在各資源單位的大力配合和學科教師積極參與下大課堂課程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并在課程中著力于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深度開發:隨著近幾年課程研究的不斷深入我校又在思考如何讓社會大課堂實踐課程如同我們的五度課堂一樣有厚度、寬度、梯度、靈活度和延伸度,在課程中培養學生深度探究、合作溝通、研討交流等新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因此我們在社會大課堂資源中把博物館進行了深度的挖掘開發形成了我校的博物館課程。

二、撥開云霧見朝陽

下面我就博物館課程的研發進行一下詳細匯報。

(一)研發之路

1.我們選取的博物館是近年來開展社會大課堂課程的主要場所,經過教委審查通過,獲得相應資質的博物館。

2.針對博物館課程,成立專門的課程開發研究小組,通過實地考察研討確定的博物館,所涉及課程與學生年齡特點、知識儲備以及學科知識相匹配。最終能夠幫助學生全方位的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終生學習的習慣。

3.對課程的適切性做長期的規劃建設,確保學生收益的最大化。在幾次活動的調查反饋中得到家長及學生的高度評價,學校教師根據學校情況及孩子的知識儲備,能夠準確把握孩子的需求跟課程的難易程度之間的銜接。目前,我校開發的博物館課程具有完整的指導思想和實施方案以及后期的反饋評價系統,是一個完善的課程體系。

(二)課程目標

1.總目標

以學校課程為載體,在博物館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探索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2.分目標

(1)知識方面

讓學生對歷史、地理、人文、生物的演變、科技、建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認識,聯系課本知識進行歸納分類,初步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

(2)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增進學生表達、溝通與分享的能力。

(3)情感方面

*價值體驗:通過親歷、參與博物館課程,獲得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間的基本行為規范,初步形成集體思路、組織觀念,培養對中國共產黨的樸素感情,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責任擔當:初步養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敢于擔當、熱愛生活等,具有積極參與的意愿。

*問題解決: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學校、家庭生活中的現象,發現并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能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形成團隊合力,以質疑發現、合作溝通等方法將問題迅速解決。在體驗研究的過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對問題的初步解釋。

(三)課程內容、設置

博物館課程是依托市區社會大課堂實踐資源單位,依據學生年齡特點,結合學校整體課程設計,本著師生為主體、博物館為主題、實踐研究為策略的原則開展的綜合實踐系列課程。

課程內容

課程設置

本課程針對一到六年級學生,總共安排84個學時,每年級14個學時。

(四)課程實施

1.制定方案

(1)教師踩點,了解博物館周邊及館內情況,對博物館中學生學習內容及教師所講內容進行初步擬定,對擬定內容通過整理篩選,做到與課程的融會貫通,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知識儲備相匹配的學習方案,并印制研學手冊。

(2)安全問題,制定詳細的安全預案。對于學生外出可能出現的的各種問題考慮周到。比如暈車、霧霾、下雪等因素做充分的準備,配備校醫等。

(3)前期知識鋪墊,通知學生查閱活動所需資料,明確活動中解決的問題,帶著想法和問題走進博物館去探索解決。

2.組建團隊

多學科教師參與其中,活動前進行教師會議,對實踐活動所涉及科目最多的教師負責講解,具有豐富帶隊管理經驗的教師負責紀律安全管理,根據學習任務將學生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形成團隊進行學習活動,每小組必須有老師負責引領。

3.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過程學生以組為單位牟定問題,重點進行探究、體驗、解決、獲得。帶組教師根據本組學生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教學模式等,在課程實施中不斷給予相應的監控、調節和創新。最終實現整個課程以教師為媒介、以學生為主體的尋求探索課程,采取引導為主,講解為輔的授課方式,多給同學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以及一起研討解決問題策略的引導。真正做到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有效促進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五、課程評價

(一)學習過程中帶著問題去主動尋找答案,任務單所設計的問題給學生一個指引作用,學生以團隊為基點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運用團隊合力完成任務。

(二)知識樹的構建:活動結束前一小時,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知識樹的構建,評價方式可根據學生所畫知識樹內容全面性、結構完整性、美觀性來評價。完成評價后,由老師帶領學生做一個集體的知識樹,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一個消化吸收。

(三)學生對課程活動的心得分享會:

1.以小組的形式,學生談收獲感悟,小組內評價。

2.班級分享交流,對小組分享過程進行評價。

以上就是我校博物館課程實施的整體過程,也是我校社會大課堂工作一路走來的一點成效。今后我校的社會大課堂工作將以博物管課程為基點延續課程的方法策略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實踐課程中有更多的收獲和成長。我的分享到此結束再一次感謝上級領導給予我校這次發言的機會也期待在座的同仁們給予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
博物館探究課程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設問引導探究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博物館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露天博物館
自行車的發明
博物館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