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山區留守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05-10 09:49孫嘉雪
關鍵詞: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孫嘉雪

摘要:懷柔區琉璃廟小學地處北部山區,由于地理位置及經濟條件等方面的原因,當地大部分農民歷來就有外出打工的習慣。而較差的住房條件、貧困的生活環境、工作不穩定無法照顧孩子等問題,打工農民只能選擇將孩子留在農村,由長輩或其他人照看,最終形成了父母雙方或一方與孩子兩地分隔的局面,大量留守兒童由此而產生。

關鍵詞: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懷柔區琉璃廟小學處于北部山區,班上大多數學生的父母均外出打工,離家較遠,因此,多數將孩子交給祖輩(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或寄養在親戚家里。據了解,我所在的二年級,承擔監護孫子(女)的祖輩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無法對孩子進行長期、有效的學習輔導、思想教育和人格培養等,大多存在著管教不嚴、溺愛孩子等問題,時間一長便造成留守學生心理素質差、行為差,學習成績每況愈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正處于過渡期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對留守學生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并制定相關管理措施,建立長效機制。

一、與語文學科相整合,對留守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除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外,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要使留守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諧地發展,必須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的教與留守學生的學結合,有機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極為必要和可行的。

(一) 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對留守生進行情感教育

英國心理學家斯賓塞曾經說過:“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樂趣就失去了一半,這就會給各種疾病的入侵開了門戶?!钡拇_,自古以來,語文及其教育活動就是人類醫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種手段,成功有效的語文教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語文本身的技法產生興趣,而且會被語文教學中更多的內涵所深深吸引,如體驗的勇氣、過程的愉悅、完成作品后的成功與自信感等。為了使留守學生同全體學生一樣領悟語文的魅力,我們要引導他們積極、自信、快樂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小學語文教材有幾百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這些文章除了反映了自然、社會、藝術、科學之美,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如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為保衛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鋼鐵戰士;有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熱愛學習,人小志大的紅領巾;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民總理等等,古今中外,無所不有,為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為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憑借物。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教育了學生要學會感恩;《我一定要等她》培養了學生對朋友要真誠無私奉獻的品質;《麻雀》則可以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因此,在這些飽含深情的文字作品中,我們不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還要對留守學生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賦予的人物的積極情感因素,引導留守學生體驗、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因素。在教學中,只要教師細心挖掘、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課文的教學中,在一個個生動例子的研讀中,一定能挖掘出語文教學中培養留守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豐富內容。

(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優化留守生的心理環境

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新課程提出:“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目標,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幫助留守學生解決困擾學習的心理問題,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有效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被趯@一新理念的認識,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優化留守學生的心理環境。使留守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順利地落入教師布置的“圈套”。這需要教師能真正走進留守學生的生活,懂得留守生所思所想,善于與他們進行溝通。教師還要放下多年的師道尊嚴架子,建立起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留守學生的價值和尊嚴,關心理解留守學生。留守學生由于很多原因,對自己的能力非常不自信,他們的敏感、消極、粗暴往往就是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教師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發現進步及時在課堂上進行誠懇的表揚和肯定,滿足留守學生的成就感,讓他們越學干勁越高。

此外,教師還應該在人格、權利上與留守學生享有同等地位,自己的觀點不能強加給學生,這樣,才能創造更加和諧的課堂氣氛,使留守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二、善用班級文化布置,促進留守生親情培養

班集體是留守學生重要的學習和生活場所。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使留守學生產生很強的歸屬感,成為留守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成為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的“加速器”。班集體里有他們同齡的伙伴,可以使他們找到共同的話題,在交流中產生共鳴,感知溫暖。為留守學生的成長營造健康的心理環境,營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式”的校園。

(一) 構建團結互助班集體,促進留守生健康成長

教師要對留守學生給予特殊的關愛,并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以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活動以及同學間“一幫一”、“手拉手”等互助交流活動,加深留守學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建立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友愛關系。在班級文化塑造中,應充分考慮到留守學生的心理特點,經常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班級活動,使他們在溫馨、愉悅的環境中健康成長。這樣,既有利于轉移他們思念家長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形成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班風。

總之,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班級環境,在班級管理中共同關注, 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應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才能使“留守兒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

(二)設立”悄悄話“信箱,關注留守生心理健康

目前我校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叛逆乃至自殺等心理問題,特別是關注留守學生實際問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從我們班實際出發,開展了以“悄悄話信箱”為主要載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生由于學習的壓力、說話有顧慮、不信賴老師等原因會造成對老師實行“信息封鎖”。從“悄悄話”這三個字,我們就可以體會出它是保密的,是可以暢所欲言的,是可以信任的。在這樣的氛圍中,留守學生可以通過與老師和同學的人際互動,產生心理和體驗上的共鳴,從而使得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扒那脑捫畔洹背錆M溫馨又充滿童趣,它給留守學生創造了一個可以自由充分表達的空間。不管是提出要求的、提意見的、贊揚的、反對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盡可以通過一張張小小的字條向“悄悄話信箱”傾訴?!扒那脑捫畔洹睗M足了留守學生傾訴與宣泄的需要,構建了師生思想溝通、感情交流的綠色通道。

通過“悄悄話,悄悄說,悄悄話,悄悄聽”,走進孩子心靈,巧解心靈,巧解心結,寓德于心,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扒那脑捫畔洹辈皇且粋€簡單收信的箱子,它是留守學生訴說心里話的“知心朋友”,

三、建立留守生與家庭的溝通渠道,讓父母之愛也“留守”

通過定期給家長寫“親情書信”、開設“親情課”、組織假期“親情共處”活動,讓外出家長及時與孩子、老師溝通,糾正家長“能掙錢就是為孩子好”的片面認識,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設立留守學生親情熱線,為他們和父母的心靈溝通鋪設通道。讓學生能與家長及時交流學習,生活情況。每個學期,老師要給打工的家長寫一封信,提醒他們,不要光顧掙錢,而忽視了與孩子的交流。這樣,讓留守學生感到雖然父母不再身邊,父母的愛卻“留守”在他們身邊,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父母之愛。

加強與代理監護人的聯系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特別是年幼的孩子的成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家長的主要工作。孩子對事物的是非判斷力較弱,且孩子的道德發展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要使孩子成為一個正直、善良、誠實的人,并養成良好的習慣,則需要家長在生活中時刻觀察、引導、教育孩子。

因此,外出務工的父母不妨與代理監護人經常聯系及時進行交流,要求代理監護人對子女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認真進行教育、管理、監督,這樣,外出務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時了解子女的情況,以便發現蛛絲馬跡,對子女進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導。

(二)加強與學校的聯系

在農村社會教育體系并未完全建立的今天,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合就十分必要了。老師是代理監護人、學生及學生父母之間的橋梁,代理監護人和外出務工的父母都可以利用電話或老師上門家訪與學校和教師取得聯系,及時了解“留守學生”在校的表現,分析“留守學生”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想辦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當寄居生活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生活及心理健康時,代理監護人和外出務工的父母可以及時知道,以便根據孩子的特點,重新選擇寄居家庭,盡一切可能減少寄居學生的心理障礙,以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若有條件,可以為“留守學生”子女找一個自己熟悉而又信任的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委托管理。建立托管關系后,可要求子女每周與托管老師進行至少一次的思想交流及學習、生活情況匯報,托管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就相當于學生的第二父母,可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解決他們學習的后顧之憂。使“留守學生”在學校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

代理監護人或外出務工的父母盡可能在每學期末與“留守學生”子女的托管老師見面交流一次,以加強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參考文獻

[1]任杰.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活動設計與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6(7):P69—73.

[2]王小棉.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真實與自然[J].中國教育學刊,2006(1):P51-53.

[3]曹新美,劉翔平.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與積極心理學取向[J].教師教育研究,2006(3):P66.

[4]葉敬忠,潘潞.別樣童年——中國農村留守兒童[M]. 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6):P46-48.

[5] 李永鑫,駱鵬程,譚亞梅.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研究[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8(1):P13-18.

[6] 趙文婷.《淺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語文學刊》,2009(8):P13—14.

[7]王玉花.從心理彈性理論視角看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網絡[J].教育學術月刊,2010,(10):P6-7.

[8]徐禮平.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社會適應性研究現狀[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7):P32-33.

猜你喜歡
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山區低等級公路設計的幾點思考
山區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解決山區環境問題的制度導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