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2018-05-10 09:49龔曉輝
關鍵詞:坐姿家庭作業違紀

龔曉輝

習慣,源于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著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好習慣,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份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迅速發展又極具可塑性的階段,應當緊緊把握住這個有利的施教時期,從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入手,教會他們做人的基本道理。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一些做法:

一、文明禮貌的習慣

當班主任多年,我對學生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可以教不會你知識,但是我一定教會你做人?!币驗槲艺J為教育應該從做人開始,而做人的教育應從文明習慣的養成開始。本班學生是從各個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走到這個大家庭來的。他們的文明習慣因地域和學校的要求而不盡相同。就從學生出入辦公室的禮節來說吧,有的孩子敲門,有的孩子敬隊禮,甚至有的孩子如入無人之地,目無師長,所以,我對本班學生做了統一的要求:進出辦公室必須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進入后問“老師們好”,然后再去找老師,和老師交流完了之后,要和老師說“老師再見”,最后,在走到辦公室門口時,再和所有老師道一聲“老師們再見”,這樣做就時時提醒了學生尊敬師長。經過大概2周的時間,學生都形成了這種習慣,到現在也一直是如此做的。

二、遵規守紀的習慣

當過班主任的老師,都有這樣的共識:最操心的是班上違紀的行為,最頭痛的是班上違紀的學生,最擔心的是班上出違紀的事情。學生一旦違紀后,再去處理是治標,治本的關鍵是讓學生養成違規守紀的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學生來說,衡量他們是否違紀的標準就是《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在這些條條框框的規定中, 學生要想都做到很難,當然了,如果想要做得更好那就更不容易了。在日常行為規范中,坐姿、站姿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如果不給學生一個統一的標準,他們也很難做好。就拿坐姿來說吧,上課聽講應該怎么坐?集會應該怎么坐?都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一旦打破這些規矩,就好比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不單單是坐姿的問題,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干擾其它習慣的培養。再比如桌面的整理,包括課前準備書本的擺放順序和位置,體育課、音樂課等不在教室內上的課,要求一律把桌面收拾整齊,不允許擺放任何物品。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慢慢就養成了這種習慣。

三、熱愛勞動的習慣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可以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戰勝困難的毅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增長聰明才智,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在班級中,學生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掃地、墩地、擦黑板、日常保潔這些每天必做的事情,從開始的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做,到現在可以完全放手,并且做得相當好。班級多媒體有專人開關,并負責復制文本和打掃;窗子、窗簾能夠做到專人管理,其他同學不經允許不能擅自去開關窗子和拉窗簾;電扇、電燈能夠做到人走斷電;甚至連粉筆盒中小粉筆頭的處理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做得非常好。另外,學校也盡可能的制造條件讓孩子去勞動鍛煉,如我班的種植園,從開始的翻地、播種、澆水到收獲,他們都全程參與了,并在勞動實踐中真正懂得了勞動者的崇高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真正把勞動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結合起來,激發了孩子們的勞動興趣。有分工,我們也要講合作。班級的事情人人有責,不能說因為某個同學,而影響班級的利益,真正讓每個學生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四、認真學習的習慣

學習是長期艱苦的腦力勞動,也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如果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受益匪淺。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做作業習慣和預習習慣。身為教師,我們都知道家庭作業是對當天所學知識的鞏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記清楚家庭作業至關重要。我是這樣做的。首先讓學生自己記清各科作業,不允許用鉛筆、不允許在關鍵地方涂改,然后組長在核實一遍作業,沒有問題簽上名字,學生做完作業之后,家長檢查沒問題了再簽上家長的名字,層層把關,切實做到從細節上監督學生的家庭作業。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的:“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一個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家長不斷地督促引導,是經過長期養成教育的結果。

猜你喜歡
坐姿家庭作業違紀
小學一年級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研究與實踐
小學體育家庭作業體系的構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業
坐姿好習慣
坐姿矯正器
“懶散坐姿”最傷身
坐姿調整T恤
姚剛違紀被查
美國家庭作業與學生學業成績之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