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愛點亮心靈

2018-05-10 09:49李佳
關鍵詞:問題行為評價

李佳

摘要:四年級劉某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于他人交流,上課不聽講,愛做小動作,容易與他人發生沖突的學生。通過對讓其發現自己優點,老師、同伴、家長一些對他的正向引導,使其減少問題行為。

關鍵詞:問題行為;正向引導;評價

一、案例介紹

在我們班上有這樣一位學生劉某,上課愛搗鼓東西,大到一個文具盒,小到一張紙片都能玩得不亦樂乎。課堂上基本不聽講,課上作業遲遲不寫。課間時候玩得非常忙碌,常常等到上課之后他才慢慢悠悠走進教室,臉上從來沒有因遲到影響大家上的一絲愧疚。情況描述到這,可能你會覺得這頂多是一個懶散沒有學習動力的后進生,但情況遠遠比這要復雜。當這個孩子與別人發生一點點小小的沖突時,他的情緒會突然變得十分的暴躁,行為上變得不可控制,有一種想把與他發生沖突的同學置于死地的氣勢。

一次課間,劉某和喻某一塊折紙,劉某對喻某開玩笑說:“老喻啊,這個紙得這么折!”旁邊的韓某說:“你別這么說喻某,把人都叫老了”。這時劉某對韓某說:“我就這么叫他,你管得著嗎”。韓某說:“我管得著?!?。這時,劉某氣沖沖的就朝韓某走了過來,一邊大喊:“你管不著?!币贿叧n某的脖子上抓了三道。頓時,韓某的上就出現了血淋淋的三個印子。之后兩人就廝打起來。像這樣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者是別人不經意間的觸碰,總是能激起劉某身上那根敏感的神經。同學們發現了這樣一個異常敏感、急躁、甚至可以用打起架來不要命來形容的同學,紛紛在學習生活中遠離他。

二、案例分析

劉某這些行為表現都是源自他內心的想法的外部表現,我們可以先通過了解他的性格特點,家庭成長環境,教師及同伴的影響,來幫助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解決他的問題行為。

1、個人因素

通過對劉某的觀察,我發現他比較自卑,與老師同學交流時常常低著頭,聲音很小不敢直視對方。不會與他人交往,常常獨立獨行。與他人發生沖突時,不能從正面處理,總是習慣暴力解決。

2、家庭因素

父母在劉某六歲時離異,母親遠在東北老家,父親也在異地打工過年時才能短暫與他相聚。六歲時他來北京投靠再婚到本地的奶奶,由于時外來人口,奶奶有沒有固定輸入,家庭的條件比較差。再加上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奶奶不識字,對于他的成長只能保證他吃飽飯。其他成長所需的支持和關愛都不能提供,孩子一出現錯誤就習慣用暴力解決,久而久之,在孩子內心也形成了這樣一種,遇到問題就用暴力解決的心理。

3、教師因素

在學校里,我開始對于劉某的家庭情況不是十分了解,不能準確判斷出孩子這些問題行為的成因。再加上平時對他關心關注不夠,造成本來就缺少家庭關愛的他,在學校也不能及時得到老師的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就會越來越感到失落,找不到自信,自卑心理上升。

4、同伴因素

同班同學中只有與劉某同村的喻某能玩到一塊,其他同學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因為劉某平時不太注意衛生,學習不好,愛打架等原因。所以劉某來自同伴的支持很少。

三、輔導策略

1、全面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點

首先通過讓劉某全面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作為學困生,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很沒自信,有一部分學困生還會出現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們的心里認為老師不喜歡他們,家長不喜歡他們,同學看不起他們,連他們自己也討厭自己。因此,我想:此時幫助他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是最關鍵的。通過觀察我發現劉某愛畫畫,善于做手工。在班級活動中,我充分利用班級文化布置,做展板等一系列活動,鼓勵劉某參加,讓劉某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了解自己的優點。

2、以老師、同學的視角,積極的關心評價

劉某父母離異,奶奶又因生活所迫無法給他無微不至的愛,那么在學校他所生活的班級就成了他名符其實的第二個家,老師就是他的媽媽,同學們就是他的兄弟姐妹。所以作為他班主任的我認識到自己這個角色對于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生的重要性。為了讓劉某去除心中的結締、畏懼心理,我在課余經常有意無意的找劉某閑談,平時讓他幫我拿作業、發作業本,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他,發現他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我們的劉某今天坐得真端正!”“看看我們展板上的手工折紙折得多精致,這全是我們劉某一個人完成的,多棒呀”“我們的劉某今天聽講真認真,他的回答給了我們好多同學新的啟示”漸漸的劉某上課聽講認真了,回答問題的次數也增加,甚至就連以前愛動手的毛病也減少了。同學們對他的評價也從原來那個懶散,不講衛生,不完成課堂作業的差生,轉變成原來劉某身上有這么多優點,他的優點真值得我們學習??!在私下劉某不在班的時候,我也會將劉某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和其他同學說一說,讓其他同學了解劉某的情感脆弱的原因。向大家發起倡導平時多幫助幫助劉某,讓他在班級中不再感到孤孤單單,讓他班級中能夠感受到來自集體中的關愛。慢慢的同學們體諒到他難處,都愿意在平時他需要幫助時幫他一把。當他沒帶筆,有的同學順手從筆袋里拿出一根筆遞給他;當他帶的水不夠喝時,別的同學搶著把自己水壺里的水倒給他;在班中無時無刻都他能感受到同學們對他的關心。

3、改變錯誤的家庭教育觀,正確引導

劉某的一些問題行為與他的家庭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我把他的奶奶請到了學校,詳細地分析了劉某在校的表現及原因。與她交流,反饋情況,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奶奶平時多關心孩子,同時聯系其家長多回來看看孩子,讓孩子從父母那得到更多的關愛。當孩子犯錯誤時也不要一味的打罵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只有打人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從正面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對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表揚。

四、結論

學生出現問題行為的原因并不是單一的。老師在處理問題時也應該從多角度去全面觀察學生,分析其問題行為的成因。再著手從學生自身,家庭,教師,同伴等方面,通過積極方式改變問題學生的已有錯誤的認知,同時采用激勵性的評價增強其信心。讓其感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多方面溫暖。

面對劉某的這些良好的改變,讓我更加認識到正面激勵性評價的作用、集體的力量。因而,針對類似劉某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要從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慢慢地轉變看待周圍事物的不正確思想,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大家給他的善意,通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自信自強。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老師,同伴上來,最終消除與所有人的隔閡,敞開心扉,樂觀自信。

猜你喜歡
問題行為評價
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成因與教育對策
高中體育課堂學生問題行為剖析及管理策略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失落的一角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規則”先行,追求高效語文課堂
2006—2014年度C—NCAP評價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