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2018-05-10 09:49崔亞玲
關鍵詞:身心健康促進健康成長

崔亞玲

摘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不但需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更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承受得住困難和挫折的打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縱是滿腹經綸,也難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孟子說得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苯處熅鶓攲W生身心健康問題加強重視,并且要通過有效方法及途徑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生;身心健康;有效途徑;促進;健康成長

小學生處于可塑性較強的時期,如果接受正確的教育,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果受到不良影響,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扭曲的人格。人格的力量是一個人在社會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就會多一份機遇,成功往往會光顧具有良好人格的人。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不但需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更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情商比智商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和前途,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承受得住困難和挫折的打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縱是滿腹經綸,也難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孟子說得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痹谛W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成了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

一、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因素分析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從教近三十年。從中發現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這幾種:

1、單親家庭的孩子 缺乏安全

隨著社會中各類負面因素的上升,導致單親家庭也隨之增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因為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不當,以及家長過多的負面情緒等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這些孩子會比正常家庭生長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孤僻、極端。從而導致自尊心嚴重受挫。

2、非留守兒童 缺乏交流

“非留守兒童”是指孩子與父母生活在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小區,孩子跟著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還有的是父母忙于生意,孩子獨自在家的;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與家長長期屬于零溝通的狀態。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對自己不關心,因為渴望得到關心和重視會做出一些在很多人看來一些匪夷所思,甚至更荒唐的事情,目的是博得家長的關注以及老師們的重視。

3、家庭地位的變化 缺乏心理穩定性

開始實施“全面二孩”后,許多家庭結構發生變化,由之前的“四二一”式轉變為“四二二”式,家長教育孩子的精力開始分散,孩子的家庭教育質量也會有所下降。在家長教育孩子精力分散后,孩子容易感到自己不被重視,或者說父母偏心,對于正處在青少年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4、弱勢群體 缺乏內心的強大

弱勢群體家庭的子女內心會覺得自己很特殊。同學會因為孩子的“殘疾”而嘲笑他,也會因為孩子的父母“殘疾”而奚落孩子,而這部分孩子在心理上都很脆弱、敏感,處于自我封閉狀態。

5、暴力家庭的孩子 內心空洞無助

暴力家庭的孩子,長期處在父母間互毆、謾罵,他的內心是懼怕的,一怕父母在打斗中雙雙拋棄這個家;二怕在父母的打斗中會殃及到自己(把怨氣撒到他的身上,打他、罵他、不給他飯吃、不讓他睡覺等);三怕父母在打斗中會傷害其中一個。這樣的孩子內心充滿恐懼,既希望父母多多關注自己,又祈盼著父母間停止內戰,還家庭一片溫馨和睦。

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老師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跟孩子拉近距離,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有信心向老師引導的方向前進;給予孩子急需的關愛,讓他試著把愛傳遞出去;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使他們在交往中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又可以讓孩子快樂的融入到班級體中,深深體會到大家庭中的溫暖和愛。

(一)創設良好的環境,熏陶感染學生

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馮恩洪先生也曾經說過“我可以叫我的學生不隨地吐痰,這是一種教育,但是,我還應該創造一種環境和氣氛,使學生不好意思隨地吐痰”,這句話生動地闡述什么是環境育人。因此,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是搞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校園中的每一棟建筑物、每一棵樹木、每一片草地都應該是一種思想的傳遞,一種無聲的教育。干凈漂亮的校園環境給學生帶來一種賞心悅目之感,熏陶感染著學生,豐富凈化著學生的靈魂,可以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良好效果。

(二)利用課堂教學資源,啟迪教育學生

為了更好地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利用語文課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我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給學生出了一道思考題:“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死,來到你身邊,你會怎樣做?”小學生的思維是比較單純而多樣的,很多同學都說會把自己最好吃的東西、最美的衣服、最好玩的玩具等送給這個可憐的小女孩。接著,我又進一步提出:“假如她從此就長期住在你們家里,你還會這樣做嗎?”這一問題一出,剛剛還踴躍發言的學生就馬上不吱聲了,原因在于這班上的學生多為兩千后出生的獨生子女,對他們無疑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最后,我就以培養同情心、學會分享、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這樣就起到了很多的心理暗示作用,收到了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充分尊重差異生,點燃希望燈火

人的個性心理特征各有特點,外向內向,好動好靜,各種性格都存在,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我們不能強求一個文靜的孩子變得活潑好動,也不能奢望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變得文靜乖巧。我們必須針對每一個學生自身的不同性格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教育?!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有點,也有自己的缺點。教師應該和諧、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偏愛優學生,而歧視差異生。要在情感相容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平等的氛圍,充分尊重差異生的人格。同時,對差異生還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不僅從提高學習成績方面下功夫,而且要和他們深入分析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扭轉他們的自卑心理,教給他們學習的科學方法,轉變他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逐步提高成績,縮小與優秀生的差距。在課堂教學中,不要忽視他們,在課堂提問時,不能總是提問成績優秀的學生,而把差異生放在一邊不理,要讓差異生也有回答的機會,鼓勵他們積極思考,積極參與,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點燃差異生希望的燈火。教師要善于發現差異生身上的閃光點,賞識他們的閃光點,激勵他們進步。每個人都有自尊,得到別人的肯定是人的天性,差異生也不例外。一句鼓勵的話語比起十句批評更能喚起差異生的自尊,更能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潛力。

2015年,我接手一個新的班級,班級中有一名學生,調皮搗蛋,無心上課,經常搞惡作劇,影響了課堂教學。經過與他深入談心,我找到該生無心學習的原因,主要是在他小的時候,父母經常爭吵,后來離婚。父母離婚后,他由父親撫養,而他的父親離婚后經常賭博,不太管他。家庭環境導致他形成了無心學習的壞習慣。因他有時在課堂上搞惡作劇,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埋怨,時間一長,就產生了自卑心理。了解到原因后,我幫助他分析了錯誤的原因,并引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以后的每一天,當他取得一點小成績,獲得一點小進步時,我都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克服自卑心理。我不厭其煩的幫他樹立起自信心,幫他鼓起學習的勇氣。與此同時,我還安排班上一名學習成績優秀、熱心助人的學生當他的同桌,幫助輔導他提高學習成績。經過一個學期的教育和幫扶,他有了很大轉變,課堂上不再搞惡作劇,人際關系也有了很大改善,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較大進步。

俗話說“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這就要求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例如學生孫某,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對學習充滿了極度的反感,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通過和孫某家長的溝通之后,我發現孫某并不是不知上進、不學無術的學生,而是由于在幼兒階段,家長忽視了對他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對此家長也很懊悔。孫某雖然學習不能趕上正常節奏,但是在衛生、勞動、好人好事等方面特別積極。在做完他認為是好事情時,總是期待著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對于這些,我帶動學生給予他很高的贊賞,使他積極地融入班集體之中,讓學生漸漸地賞識他,并在學習上幫助他,讓他認識到自己能為班級爭得榮譽能得到贊賞的同時,學習方面也能如此。像孫某這樣的學生,在任何的學校并不是個例,關鍵在于教師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從各方面去關愛學生,同時引導其他學生去了解和幫助他。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多從生活中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橋梁的作用不可少

學校教育只有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績效?!皩W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學生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币虼?,班主任要堅持多元化原則,因人而異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很好的得到家長的支持。

常言說“人過一百,各色各樣”,交流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情而異。換言之,與不同的家長,在不同的情況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

①對于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②對于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采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

③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④對性格粗暴,剛愎自用、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要做到先傾聽而后以動。要寬容、理解。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溝通形式的多樣化。

例如,用信函方式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信息雖然非常費事,但也有其獨特的適用面,寫信適用于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家長個性固執或性情暴躁,與其交談,難以形成共識,容易引起負作用,而用聯系信指出問題,分析原因,提示方法,容易被學生家長接受,并觸發一些冷靜思考,從而改進教育孩子的方法。二是遇到不宜面談的問題。如學生有偷摸、早戀等行為,向家長面對面挑明,一則家長臉上無光、很尷尬,再則容易導致家長的過激行為,如打孩子。而通過家長聯系信,可以含蓄地指出學生在校內外的有關表現,分析問題的嚴重性,引起家長的警覺和重視。

在當前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屬于重要內容及任務,同時也是現代學校教育過程中的必然要求。教師是除了孩子父母外在孩子成長階段陪伴孩子最長時間的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并不是教課本內的東西,而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加大小學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讓小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翟振武等.立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人口學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2014,02(3-17).

[2]王志彥,楊荔.二孩政策對學校管理的影響有多大.[J].中小學管理.2015,12(31-33).

[3]李佩.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及措施.[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04(83-92).

[4]梁文艷,杜育紅,劉金娟.人口變動與義務教育發展規劃.[J].教育研究.2015,03(25-35).

[5]姚引妹,李芬,尹文耀.“單獨二孩”政策下我國受教育人口變化趨勢研究.[J].教育研究.2015.03(35-47).

猜你喜歡
身心健康促進健康成長
好好誰覺,趕走黑眼圈
悠悠自然情——論幼兒戶外教育活動
淺談民族地區中小學德育教育
筑巢引鳳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贏
“體驗式旅游”促進吉林省旅游資源優勢的作用研究
瑜伽與藝術體操對運動者身心健康影響作用比較分析
活化經營管理機制 促進國有林場發展
微信營銷對小微企業的促進作用研究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