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建設研究①

2018-05-14 16:20潘德文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1期
關鍵詞:服務平臺協同校企

潘德文

[摘 要] 通過分析高等職業院??萍紕撔路掌脚_建設存在的問題,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角,探索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服務創新模式,進一步促進高職院校的內涵發展、創新發展,培養滿足社會和市場急切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實現人才培養和科技技術服務的精準供給。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1-0064-02

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意義

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是高職院??萍紕撔潞蜕鐣阵w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萍紕撔路掌脚_旨在根據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需求,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有效組織、優化和整合學??萍假Y源,提升高職院校社會服務水平,成立一批具有基礎性、公益性、開放性的科技協同創新和社會服務子平臺,建立校校協同、校所協同、校企(行)協同、校地(區域)協同、跨界合作協同等“開放、集成、高效”的政產學研用多元主體融合發展的技術轉移模式和創新協同、開發、集成、共享的合作體制機制,為高職院??萍紕撔屡c社會服務提供各類高質量、規范化的技術與平臺支撐,實現資源共享、加強成果轉化,從而全面提高高職院??萍紕撔潞蜕鐣漳芰?,為建立創新型國家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撐。

2012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高??蒲行袨榈囊庖姟罚ń瘫O〔2012〕6號)中提出高??蒲胁块T要增強管理和服務意識,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服務、指導、管理。2014年,教育部出臺的《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發展規劃》(教技〔2014〕2號)等三個文件的通知中指出“開展高水平、有組織的科研創新”,圍繞協同創新的重大需求,制定協同創新中心的發展規劃,明確創新目標和實施路徑,提高有組織的創新能力。2015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召開2015年高等學??萍脊ぷ鲿h的通知》(教技廳函〔2015〕22號),會議中主要內容之一為“科技管理服務能力建設”方面的實踐與經驗。2017年5月,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目前,各省市高校相繼建立了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但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擾。因此,本文通過對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探索提升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服務能力的途徑,實現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提升科研實力、培養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能力、提升辦學質量和育人能力的建設目標。

二、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科技研發服務項目少

因為大部分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學校經過轉型發展而成的,科研團隊以及科研基礎條件都存在先天缺陷,科研工作基礎薄弱,科研基礎設施如設備儀器、技術資料、實驗基地很難達到科研要求,因而所能開展的科技服務項目較集中于行業企業一線且層次相對比較低的職工崗位培訓,提升企業升級的技術革新、技術研發服務比較少。

(二)校企融合程度低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辦學的必由之路,由于學校和企業價值取向的差異而導致校企合作不能更深入、更持久,這是目前高職教育存在的“致命”弱點。目前能夠充分利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高職院校很少,導致高職院校很少引入企業的設備、技術和了解企業需求[1]。同時,企業很難利用學校的應用科技研發優勢為企業自身產品的研發、更新、技術升級服務,使企業不能共享學校的科研優勢,不能將高職院校的育人功能自覺地融入自身的發展和價值實現之中。高職院校不能很好地解決生產一線急需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和技術應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三)專利轉化率低

高等院校作為國家科研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科研體制和技術創新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高校專利申請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同時也暴露出實施率低、技術流失、管理乏力等問題。如何正確面對當前高校專利事業發展的現狀,使其更加及時、有效地服務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創新效率比排名居第3位(上升4位),創新質量排名居第16位(上升1位)。而且,中國在本國人專利申請量、本國人實用新型申請量、本國人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國內市場規模、知識型工人、提供正規培訓的公司占比、知識影響力、高技術出口減去再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創意產品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等多項指標排名均居全球首位。但我國高校的專利轉化率卻只有5%左右。這一數字大大低于企業的轉化率數,與發達國家專利轉化率70%左右的水平更是相距甚遠。大量的專利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不僅如此,高校技術成果轉化到企業以后,能夠長期存活,并實現產業化的更是寥寥無幾。高職院校教師將專利視作一種榮譽、一種水平象征和晉升職稱的資格或科研成果的副產品,根本不顧及專利成果今后的市場前景,為追求數量進行實質內容改進很小的重復申請現象較多,嚴重扭曲了專利的最終目的,造成申請量的“虛高”,質量低,難以轉化實施,也使其喪失了可持續發展的內動力。

三、構建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

(一)建立服務于科技創新平臺制度

制度保障是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構建與有效運行的基礎,結合學校自身條件優勢和區域經濟的特色需求,從組織機構的成立、激勵機制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到過程管理的制度文件等,可以有效保障高職院??萍挤漳繕伺c企業需求的對接,有效保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構建及運行。制度的建立和運行,可以確??萍挤掌脚_的市場定位精準性和競爭力的優越性。

(二)搭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高職院校與企業發展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強“產—學”“研—用”兩個過程。高職院校是企業技術創新重要的支撐,否則,企業難以依靠自身科研力量完成高難度、高標準的技術改進和科技創新。而缺少企業的有效需求,高職院校的技術創新無法得到應用,科研應用水平提升緩慢。

(三)找準校企合作互惠雙贏的利益共同點

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利益是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科技服務平臺可持續發展的活力是建立在學校和企業共同利益基礎上的。由于缺乏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的指導和制約,大多數企業未把人才培養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使職業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業價值??萍紕撔路掌脚_作為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是學校和企業利益的集中體現,互利共贏,共同合作,有效優化了校企合作機制的健康運行[2]。而缺乏政策環境,導致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可持續性不能保證。因此,找準校企合作利益共同點是非常重要的。高職院??萍佳邪l與企業技術需求以關系和信譽為基礎,而企業和高等職業院校的利益側重點不同。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主動開展校企合作,以企業的利益為出發點,實現技術研發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四)提升高職院??萍紕撔聢F隊科研能力

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不斷深入推進,高職院校的科研事業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支持。高職院??蒲惺聵I的發展,一方面給高職院??萍紕撔聢F隊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平臺,另一方面也對高職院??蒲腥藛T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高職院校而言,高職院??蒲腥藛T的科研能力仍處于堪憂狀態:高職院校教職工實際參與科研的人數不多;高職院校二級學院教學負擔重,高職院??萍紕撔聢F隊和科研人員在教學上投入的精力比較大;同時,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所占比重大,大多為全日制研究生學歷,而他們對科研工作的認識不足,部分教師的科研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高職院??萍紕撔聢F隊和科研人員應充分借助和利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樹立正確的科研理念,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了解科研工作的意義,善于將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科研素質。

四、結語

高職院??萍紕撔路掌脚_是我國高??萍紕撔麦w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立服務于科技創新平臺的制度,形成與企業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找準校企合作互惠雙贏的利益共同點,提升科技創新團隊科研能力,全面建設具有高職院校自身特色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對高職院校的科研發展、推動高職院校內涵發展、打造高職院校的自身品牌、提升院校實力,意義重大而深遠。

參考文獻:

[1]薛春志,張鑫,王姍珊.高職院校技術研發服務平臺的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6(1):34-36.

[2]谷麗潔.高職院??萍汲晒谏a性服務業應用的路徑研究[J].職教論壇,2017(7):64-68.

猜你喜歡
服務平臺協同校企
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服務平臺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融合創新 協同發展
基于O2O的校園服務平臺應用研究
高校財務“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探討
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訂單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
對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京津冀協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