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量化評價與應對教育措施研究

2018-05-14 16:20蘇婧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1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環境評價

蘇婧

[摘 要]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運用因素分析、專家咨詢等方法建立了女大學生理想信念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模糊綜合評判原理構建了評價模型。以山東女子學院在校女大學生為評價對象,進行了實證研究,并根據評價結果,提出了應對教育措施。

[關 鍵 詞] 女大學生;理想信念;量化評價;教育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1-0226-02

大學生因缺失正確的理想信念,發生了種種影響高校校園和諧穩定的安全事件,讓教育者們不斷反思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當前社會大變革的環境下,女大學生因其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而導致在思想道德、行為方式、社會認知等方面受到沖擊,這也必然地深刻影響著女大學生的理想與信念,進而引發一系列帶有女性鮮明特征的問題。

目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涵[1]、特征[2]、方法[3]等方面,并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但針對女大學生這一特殊大學生群體開展的專門研究卻僅僅從理論角度泛泛而談。而立足于實證研究,調查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探討應對的教育措施卻鮮見報道。鑒于此,本文以山東女子學院在校女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開展問卷調查,分析影響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因素,并以此為切入點從定量化的角度構建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基于評價結果的應對教育措施。

一、女大學生理想信念影響因素分析

王舒園[1]認為理想從一般意義上講,是指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同奮斗目標相聯系、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與向往。信念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理論主張或思想見解及理想堅信無疑并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因此,影響女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可以劃分為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學生個人因素四方面。

(一)社會環境

對大學生理想信念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社會環境[4]。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影響具有復雜性和多元性的特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道德的調節作用不斷減弱,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等價交換已經慢慢侵蝕到人們的道德領域。加之西方錯誤價值觀念侵入,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以儒家道德價值體系為核心的人倫秩序,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道德原則和規范體系受到西方文化的強烈挑戰和否定[5]。高校女大學生處在學習各種知識的重要時期,她們學習、模仿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導致一些領域出現了道德失范現象,是非、善惡、美丑、榮辱界限混淆,導致一些學生道德觀念顛倒、錯位。此外,領導干部腐敗現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也產生負面影響。

(二)學校教育

高校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影響女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大學里,對女大學生進行的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她們識別觀念和信息的是非能力,而且幫助她們認清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但需要注意的是,教條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相關理論、形勢政策教育也會對女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產生負面影響。

(三)家庭教育

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也是影響女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是每一個人最初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地方,家庭氛圍對一個人精神層面的影響有時遠遠超過社會環境和學校教育的作用。因此,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和自身思想境界、道德修養對子女理想信念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會使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理想信念。而家長的不良價值觀和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也會消極影響甚至是扭曲子女的理想信念。

(四)個人因素

女大學生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實踐活動也影響其自身理想信念的形成[4]。一個人理想信念是在自身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和提升的。女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在校內外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并用于指導自己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對理想信念的感受,深化對理想信念的認識,豐富其內容。

二、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量化評價體系構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遵循規范性、科學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則,以影響因素為切入點,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原理,從定量的角度構建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評價體系。

遵循上述各原則,筆者認為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量化評價體系應劃分為四個子系統,即:“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個人素質”,每個子系統又包含具體的評價指標,對各具體指標進行量化時,采用百分打分制的方法。并將評價等級設為四個等級:優秀、良好、中等、較差,對應的分值區間為:[90,100],[70,90),(50,70),[0,50]。在專家咨詢的基礎上,運用AHP法確定了各子系統、各評價指標的權重。以山東女子學院在校女大學生群體為評價對象,按照不同專業、不同學歷,隨機抽取女大學生300名進行問卷調查,并按照上述方法和步驟,進行量化評價。

三、評價結果分析

根據個體評價結果和整體評價統計結果,可以發現目前山東女子學院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存在如下三個特點:

1.山東女子學院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在整體上表現為良好,被評價對象中71%達到良好以上,較差者僅為9%,說明該校在對女大學生黨員培育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和效果。但從另一方面來講,9%的較差者雖然在數量上很小,但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消極影響不可忽視,應繼續加強對女大學生正確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

2.從各子系統評價結果來看,被評價對象在“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個人素質”四個方面,良好及以上者分別占到53%、85%、50%、65%??梢钥闯?,學校開展的系統性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較好,這也與近幾年該校加大對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教育工作力度相一致。但在“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和“個人素質”三個方面則存在問題。尤其是兩種環境,即“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對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消極影響還比較大,因此,如何減小“社會環境”對在校女大學生的負面影響以及加強與女大學生家長的溝通進而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是今后的工作重點。此外,個人素質差異性對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消極影響亦不可忽視,今后需進一步有針對性地提高女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3.從個體評價結果而言,其特征與群體特征基本一致。在“學校教育”方面表現較好,但在“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個人素質”三個方面表現較差。值得注意的是,從對某大學生黨員的詳細評價結果來看,在“社會環境”中的“女大學生對社會普世價值觀的認同度”隸屬較差等級的隸屬度為0.18,在“學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形式的多元度”隸屬較差等級的隸屬度為0.20,在“個人素質”中的“女大學生思想境界自我提升的能力”隸屬較差等級的隸屬度為0.26。由此可見,社會普世價值認同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單一、女大學生思想境界自我提升能力偏低是在校女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應對教育措施

針對上述評價結果分析,對山東女子學院女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幾點應對措施。

1.繼續加強對女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求使每一位大學生黨員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與知識做到“真懂、真信、真會、真用”。并且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改變以往枯燥沉悶的、以“課堂為中心”的、灌輸式教育形式,而轉變為生動活潑的、以“興趣為中心”的、互動討論式教育形式,積極開展“爭論式”學習和“快樂式”實踐活動。

2.花大力氣向在校女大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普世價值觀。注重在學校內外營造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德的“小社會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小“大社會環境”對在校女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3.加強與女大學生所在家庭成員的溝通和教育,努力成為溝通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梁,借以幫助女大學生所在家庭成員思想境界的提升,進而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

參考文獻:

[1]王舒圓.社會轉型期女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北京三所高校學生的實證調查[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1(4):47-51.

[2]王仕民,鄭永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特點及原因分析[J].教學與研究,2008(5):74-79.

[3]彭緒琴.遵循理想信念生成規律 開展理想信念教育[J].高校理論戰線,2007(7):17-18.

[4]陳思.論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影響因素及現狀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72-173.

[5]張偉.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5(2):159-160.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環境評價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用對黨忠誠詮釋理想信念堅定
為革命視死如歸的紅色家庭(二)
環境清潔工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漫觀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