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生物資源及其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

2018-05-14 16:20胡化廣張振銘湯新慧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10期
關鍵詞:生物資源生物學鄉土

胡化廣 張振銘 湯新慧

[摘 要] 在高中階段生物學科教學中,生物理論知識較多,并且課程緊、任務重,而中學生理解大量的抽象生物學知識較為困難。將鄉土生物資源引入生物課堂能有效契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知識。介紹鄉土生物資源的概念和特點,探討其理論基礎,闡明鄉土生物資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提出鄉土生物資源開展高中生物教學的設計原則。對高中開展鄉土生物資源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 鍵 詞] 鄉土生物資源;高中生物學教學;理論基礎;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8-0076-02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新的課改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挖掘和利用課程資源[1]。鄉土生物資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作為一種高效便利的教學媒介,具有方便收集、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優點,能夠從學生的現有認知角度出發,將學生現有知識與教學內容中的生物學知識巧妙結合,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同時,通過對鄉土生物資源的學習,也能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形成對家鄉、對大自然的認同感,引導高中生思考人口情況、生態系統、民族風情、書本知識之間的關系,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提升自身人文、生物學素養。

一、鄉土生物資源教學的概念和特點

(一)鄉土生物資源教學概念

鄉土生物資源是指就生物教學而言,本土的可供教學的教育資源,具有便捷性、形象生動等特點,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知識、能力、情感三維角度使學生得到提升。鄉土生物資源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當地的社會發展和歷史變遷。鄉土生物資源教學就是利用鄉土生物資源的形象性、歷史性、現實性來與教學內容實現契合,是通往教學內容的橋梁[2]。

(二)鄉土生物資源特點

“鄉土”即“家鄉、故鄉”,是本鄉本土的意思。一般是指鄉鎮一級較小的單位,是在人類文明的長期演變過程中對家鄉的籠統稱呼[3]。主要具有以下特點:(1)形象生動,例如在講授“單倍體與多倍體”時,可以以當地盛產的無籽西瓜為例,說明三倍體無籽西瓜的產生原理[4]。(2)便捷、易于獲得,鄉土生物教學資源成本低,便捷易獲得是其基本要求,例如村莊的田野、農貿市場、當地公園、名勝古跡都是鄉土生物資源采集的地點。(3)與教學內容有高度契合性,這里所指的鄉土生物資源主要用于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鄉土生物資源都可以直接用于提高教學效率,而應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加工,才能進一步用于高中生物課堂[5]。

二、進行鄉土生物資源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哲學人類學理論

哲學人類學以心理學為基礎,從哲學角度對文化人類學演繹和歸納,提倡從人與文化的關系把哲學現象的方法和實驗方法結合運用。狹義的哲學人類學理論認為經濟、情感、個性、心理等文化領域本質意義都是某種具有普遍的人類學意義的個性心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人的需要為依據,并且結合客觀實際,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這些文化領域。

(二)“生活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在我國最先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選擇性地吸納和改造杜威的教育思想后,結合了中國的教育國情,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等觀點。強調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個人勞動、個人生活本質上是相聯系的,都要求手腦并用、勞力勞心,反對教育與生活的脫節,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質疑精神[6]。

(三)學校特色文化建構理論

學校的本質是傳播文化的場所,而學校區別于其他公共場所的特點在于其文化性。學校并不僅僅是一種客觀實在,也是一種文化傳承,它充滿感召力和渲染力。學校文化是一個學校師生共同價值取向、觀念、作風的積淀,是一個學校的精神力量和血脈延續。所以,想要提升課堂效率,提高育人質量,實現教育資源多元化和教育現代化,因地制宜構建學校的特色文化尤為重要。

(四)后現代主義理論

后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一脈相承,有著許多共性,但是對現代主義中忽視人的主體性、忽視人的感官豐富度方面持否定態度。在現代主義的部分基礎上,對西方傳統哲學進行了批判和繼承,進一步發揚了其中的許多觀點,例如本質主義、基礎主義等[7]。

三、鄉土生物資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校內綠化程度較高,花草樹木種類、數目繁多,為開展校內鄉土生物資源教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教師應首先熟悉并認識這些鄉土生物資源,做到充分有效的備課,并積極構思如何將這些校內的鄉土生物資源與生物教學有效契合,以便在實際教學中自然地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例如在學習到生態、植物的有關章節,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認識花草等植物,結合課本知識對其根、莖、葉、果實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生物學素養[8]。例如在實驗《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中要用到的實驗材料——天竺葵,很多地方缺乏這種材料,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走進當地的自然環境尋找合適的鄉土生物資源進行代替,使教學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吸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二)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生物教材中“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這一節為例,高中生課程緊、任務重,經常會出現膳食不均衡、不吃早餐、偏食等情況。我們可以適當地帶領學生進入農貿市場、鄉村莊園,對鄉土食品進行深入學習,從知識和情感兩方面來同時改變學生的飲食習慣。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學生對鄉土、對大自然的熱愛,改善了學生的營養狀況。

(三)打造學生模擬情境的高效生物課堂,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高中生的思維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過渡的階段,對他們而言,感性、形象、生動的內容更加易于接受,高中生物內容中存在相當一部分抽象、邏輯性較強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時較為困難。這時就可以適當使用鄉土生物教學的方法,將學生平時所熟悉的感性知識轉化為課堂、教材內容。例如在講授“認識生物的多樣性”這一知識點時,主要從三個角度進行介紹,分別是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這三個概念跨度較大,難理解,這時可用鄉土生物資源進行舉例教學,將學生對鄉土生物資源的認識轉化為對基礎概念的理解。同時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學科,所有的理論知識都建立在實驗探究的基礎之上。這就決定了生物學教育并不是能夠僅僅在教室中進行,除了實驗室之外,教師還應將學生帶到室外、帶到大自然之中,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之下,學生更有機會接觸到鄉土生物資源[9]。這也為教師進行鄉土生物資源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鄉土生物資源作為高中生物教學媒介的設計原則

(一)開放性原則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鄉土生物資源選材和形式的多樣,為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資源使用的單一性,可以結合學生特點選擇多樣化的鄉土生物資源進行教學,在選擇上有較大的空間。(2)空間上的開放性,鄉土生物資源教學不局限于教室,生物學課堂同樣可以延伸到大自然之中,通過拓寬課堂的空間范圍,能夠引領學生自覺地走出教室,走進新的課堂,同時也促進他們培養出新的學習方式并將所學內容重新應用到自然、社會中。

(二)高效性原則

同樣體現在兩個方面:(1)反饋效果的高效性,高中生課程安排緊,學習強度高,成績是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鄉土生物資源教學最主要的效果應該體現在學生的成績上。此外,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生物學素養也應該得到顯著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鄉土情結、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將得到升華。(2)操作過程的高效性,鄉土生物資源教學不是一紙空談,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實施,要求教學方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時也要避免精力、時間上的浪費[10]。

(三)科學性原則

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生物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鄉土生物資源教學應充分遵循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在堅實理論依據的基礎上,依照學生特點、循序漸進選擇各個層次不同的鄉土生物資源作為教學媒介。同時合理區分主次內容,適當安排教學容量,以基本教學內容為根本并注重鄉土教學內容的取舍,不能囫圇吞棗或是主次不分[11]。

參考文獻:

[1]汪家瑞.挖掘生物課程資源,讓生物教學提效[J].學園, 2013(28):140.

[2]鄒國玲.淺談新課改形勢下倡導的高中生物學習方式[J].教育,2016(2):89.

[3]潘曉雙.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6.

[4]孫少莉.重視鄉土生物,用好本地資源:以泉州和北師大版生物教材為例[J].高中教學參考,2009(35):126-127.

[5]武曉華.利用鄉土生物資源,有效提高課堂效率[J].學周刊,2018(15):109-110.

[6]Yun-Fei Q U, Sheng Y M. The Prominen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Biolog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J].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2013(12):169-171.

[7]張罡.初、高中生物概念銜接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研究與評論(高中教育教學),2014(10):34-39.

[8]Mascietaylor C G, Karim R, Karim E, et al.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improving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about intestinal parasites in rural Bangladesh[J]. Economics & Human Biology, 2003(3):321-330.

[9]章蘭芬.陜北鄉土生物資源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2016(12):6-7.

[10]演生成,宋浩銀,劉建國.陜北鄉土生物資源與高中生物課程教學開發整合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3):68-70.

[11]田曉敏.鄉土文化微課引入高中課堂教學的優勢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7(6):49.

猜你喜歡
生物資源生物學鄉土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善用鄉土歷史資源 提高史料實證素養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金華市農產品伴生物資源化利用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
鄉土分外妖嬈
關于克隆與生物資源的若干思考
高中生物學中“一半”的涵義
黃河三角洲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對策
第四紀古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