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5-14 08:45孫丹
今日財富 2018年34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互聯網+政治

孫丹

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科技力量不斷進步,我們迎來了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在當前社會,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怎樣利用“互聯網+”帶來的科技力量,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改革,是我們需要去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當前社會,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科技社會發展,為我國帶來了新的生產力?!盎ヂ摼W+”同樣也給高校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隨著“互聯網+”帶來的社會結構的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怎樣把握好互聯網的獨特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進一步解決好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我們需要去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

(一)教育途徑多樣化

“互聯網+”時代還具有一個便利性便是網絡的連通性,它在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方面起著非常大的作用?;ヂ摼W+具有大眾性、行為性和創新性的特點,這種特點也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徑。另外,網絡的便利性也使學生和社會之間保持著高度融合,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教育的參與程度。

(二)信息繁雜化

“互聯網+”同樣也帶來了更高的開放性和數字化,但是,“互聯網+”還具有的一個特點信息復雜性,使得許多未經過濾的內容出現在學生面前,影響主流思想的地位?!盎ヂ摼W+”的大量信息也讓學生們眼花繚亂,大多數學生由于缺乏成熟性從而無法正確篩選,從而形成了一種不去深入理解的思維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會下意識地使用這種思維方式。最終導致他們只知道思想政治知識的表面,不知道其深刻的內涵,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互聯網+”為當前社會中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帶來了許多重要的積極影響,首先,第一點,“互聯網+”有助于開闊學生眼界,同時這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礎。由于“互聯網+”具有傳播快、范圍廣的特點,它可以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信息源。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育過程中從互聯網上搜索有用的信息,使用互聯網上的優良數據更好的推動網絡教學。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容易進行自學,每個學生都可以作為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促進積極能量的傳播。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學生通過“互聯網+”主動或被動地接收大量信息。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將網絡上的數據結合到課堂上,也會為學生學習課程知識和進行自我學習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借助互聯網,學生們與社會同時也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在“互聯網+”時代,每個學生都可以使一個自媒體,可以在學習關于新聞內容的思想政治思想的同時創作新聞,具有很強的現實貼近性。

(二)消極影響

在“互聯網+”時代,學生有了自由表達意見的平臺,這一點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有著巨大的影響。在當前,我國的網絡環境仍然比較混亂,尤其是在內容方面,對于未成熟心態的學生來說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互聯網+”背景下,每個人都是網絡社會中的一員,具有非常高的自由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傳播地位的下降趨勢。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然還未成熟,許多不好的信息都會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策略

(一)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工具

任何文化產品都必須包含一定的價值觀念,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應以文化為載體,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教育。還應在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上進行工作開展,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保持著教學的活力,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為了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與當前社會熱點的緊密結合,我們可以結合高校的發展特點,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實現教育方法的創新。

(二)占領網絡上思想政治教育制高點

網絡是一個信息十分繁雜的平臺,包含著大量的內容,社會當前的監管力度無法保證網絡平臺的信息。如果想在包容性網絡中贏得發言權,我們必須占據輿論的制高點。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多數學生在網上花費的時間有很多。雖然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逐步涉及到網絡教學,但其發展速度卻遠遠低于網絡輿情的傳播速度。在這個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進一步的改革升級,確保好在網絡上的主導地位。

(三)做好網絡監管工作

“互聯網+”不斷發展,帶來了許多便利性,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風險?!盎ヂ摼W+”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監管力度不到位,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為此,政府應該做到加強對“互聯網+”環境的監管,保證政府對網絡環境的監督力度,進一步凈化網絡環境。隨著互聯網用戶參與度的不斷提升,許多網民在網上的行動不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也導致了許多有害信息流入到網絡環境。只有做好網絡監管工作,加強社會對網絡的監管力度,才能更好的保護網絡環境,進而推動“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四、結語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既有利也有弊的時代,合理掌握好“互聯網+”這把雙刃劍,利用好“互聯網+”,才能更好的展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本文從“互聯網+”的特性出發,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對怎樣展開“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展開了充分研討。( 作者單位為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互聯網+政治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百年黨史”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研究
教育部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
辦公室政治
第1課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講政治要防止幾個誤區
嚴懲誘騙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組織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論的高校學生創業風險控制策略研究
政治法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