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習串”
——串出數學練習課的精彩

2018-05-17 08:33
小學教學參考 2018年12期
關鍵詞:一題口訣算式

浙江寧波市鄞州區云龍鎮甲南小學(315000)

練習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指導的訓練活動,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培養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正確認識的獲得,總要經歷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過程。因此,學生要想獲得知識和能力,也要經過多次反復練習的過程。但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會花很多的時間、精力去關注新授課的探討,而約占小學數學教學總課時數一半的練習課卻被當成新授課的附屬品,備受冷落。這主要是因為小學數學練習課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盲目性。一些教師在練習課上仍以重復訓練為主導,并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而是一味地追求練習的數量,按照教材中的習題順序做一題講一題。二是機械性。一些教師認為練習課就是評講作業,教學過程不僅冗長,而且缺乏挑戰性,學生更無積極性,導致學生的學習停留在被動接受和機械模仿上,缺少對知識深層次的探究和理解。三是隨意性。由于數學新教材對某些知識的練習設計的題量不足,針對性不強,跳躍性大,不少教師在使用時存在隨意性,缺乏對習題進行分析、選擇和加工的能力。這種低效的練習課,無疑阻礙了學生的發展,而“練習串”的開展能巧妙地解決這些問題。

“練習串”,就是將一系列相關的練習進行整合、重組,形成新的題組,或從一題中延展出新的題組。目前“練習串”最常用的是多題重組、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等策略,既能提高學生練習的效率,又能幫助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拓寬解題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練習課中如何有效地開展“練習串”。

一、多題重組,建立知識關聯

既然是練習課,設計大量的練習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練習題過多且又過于零散,就會讓學生感到目不暇接,導致練習過程變得拖沓冗長,即使學生有再多的興趣也會消磨殆盡。因此,在設計數學練習時,教師應根據“宜簡不宜繁”的原則進行考慮,而多題重組的策略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它可以將幾個目標相似的練習進行整合、重組變成一個練習,這樣既節省了練習時間,又能實現多個目標。

教學片斷1:“趣味射擊”環節

師:第一站,我們先來到射擊場,考考大家的眼力。大家想一想,看到“三四( )”應該說什么?

多媒體出示規則:請根據完整的口訣說出相應的算式,或看到算式說口訣。

師:現在大家清楚比賽規則了嗎?那我們加快速度,小眼睛看仔細哦,因為箭射中靶心很快就會消失不見。

多媒體出示“試一試”:

( )十二 5×2 一三( ) 二三得六

3×5 5×3 二( )得六 ( )二十

三三得九 ( )得八 五五二十五 ( )得四

師:除了“一四得四”外,還可以填什么?

生:二二得四。

師(小結):一句乘法口訣可以寫出兩個乘法算式,但因數相同時只能寫出一個算式。

……

上述教學,把對口訣、根據算式寫口訣、根據口訣寫算式這三個內容整合成一個練習,既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又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為下一環節的趣味口算比賽做好充分的準備。

教學片斷2:“趣味過河”環節

師:我們繼續出發!(課件出示情境圖,如下)現在進行“趣味過河”比賽。請注意這里的河面很寬,羊羊們不能一下子跨過去,你們能幫幫它們嗎?(好)想幫忙就得聽清比賽規則:如喜羊羊身上的數是9,它就只能走得數是9的石塊。想一想先走什么再走什么,請你將得數相同的石塊連起來。有四只羊羊,我們正好有四個大組,每個大組代表一只羊羊,請幫助它快速過河。(生先獨立思考每只羊羊的過河路線,然后小組派代表匯報,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羊羊的過河路線)

師:“3個3相加”為什么能連“3×3”?“4+4+4+4”與“四四十六”為什么能相連?(生答略)

師(小結):看來,乘法口訣不僅和乘法有關系,與加法也有密切的聯系,都是表示幾個幾相加。

……

單一的練習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倦,只有形式多樣的練習才能讓學生的腦、口、手并用,積極主動地進行練習。這樣不僅可以從多角度引導學生鞏固、溝通相關的知識,而且使練習內容變得豐富且全面,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二、一題多變,促進思維變通

數學練習課中,適當開展一些變式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一題多變就是一種很好的變式練習形式,即通過對一個問題不斷地進行變化,由原題延伸出相關、相似的新問題,幫助學生將容易混淆的問題辨析得更加清晰,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從而構建更為系統的知識體系。

教學片斷3:“趣味商店”環節

師:(多媒體出示圖片,如右)河對岸是球館,瞧,球館里正在舉行激烈的羽毛球比賽呢!賽前,村長特地請沸羊羊去商店采購了一些比賽用品,你能幫忙算一算他買了多少個羽毛球嗎?

生:能!

師:3×5=15(個),你是怎么算的?(生答略)他還買了一些乒乓球(如下圖),瞧,這里有幾個乒乓球?

○○○○ ○○○○ ○○○○

生:有12個乒乓球。

師:現在我從最后一盒里拿走一個乒乓球,還剩幾個呢?有四個小朋友列出了算式(如下),你能幫他們判斷一下誰的正確嗎?(生答略)

(1)4+4+3 (2)4×3+3

(3)2×4+3 (4)3×4-1

師:我在3個4的基礎上又加了1個(如下圖),那現在又該怎樣列式?(生答略)

○○○○ ○○○○ ○○○○○

師(小結):像這樣不管其中一組是多1個還是少1個,都可以用乘加、乘減來表示。

多媒體出示:○○○ ○○○○ ○○○○○

師:動腦筋想一想,這一題你還能用乘法來列式嗎?你是怎么想的?(生答略)

師:剛才我們是根據圖列出算式的,現在你能根據算式畫出圖嗎?你打算怎么畫?你認為畫哪種圖更快速?請你快速地畫出表示3×2這個算式的圖。(生交流展示作品)

師(小結):像3×2,我們可以畫2個3來表示,也可以畫3個2來表示,還可以用一幅圖來表示這兩個意思。

……

上述教學,教師由“母題”延伸出一連串相似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將這些問題進行對比、整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揭示問題的本質。這樣既解決了練習內容多、呈現方式單一的問題,又將乘法、乘加、乘減的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了解到乘加、乘減其實是由乘法演變而來的,同時滲透了“移多補少”的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過程中,圖形的變化吸引著學生的注意,使他們學而不厭、做而不煩,更讓他們通過解答、對比、分析等活動,形成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一題多問,培養綜合素養

一題多問的練習就是將多種類型的題目融合在一起,通過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求知需求。這樣的練習具有一定的發散性、探究性和創新性,并且思考容量大,學生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從而發展了他們的思維和綜合能力。

教學片斷4:“趣味套圈”環節

師:繼續出發,我們的下一站是“趣味套圈”。誰愿意大聲地讀一讀比賽規則?(生讀規則)

比賽規則:套中1個大圈得2分,套中1個小圈得4分,每人套5個。

多媒體出示以下信息:

名單大圈(每個2分)小圈(每個4分)得分沸羊羊5個0個喜羊羊1個3個懶羊羊

(1)你能算一算沸羊羊和喜羊羊各得幾分嗎?

(2)懶羊羊說:“我套中了3個圈,你猜猜我可能得幾分?”

(3)再告訴你們一個信息:懶羊羊得了第2名,現在你知道他得了幾分嗎?誰是冠軍?

……

此“練習串”以一個核心問題、兩個輔助問題展開教學,通過階梯式的提問層層深入,讓學生在想一想、算一算中發現不同的情況,再根據信息確定各自的最后得分。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個比一個更具挑戰性,給學生創建了更多表現個性、發展個性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不僅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和乘加、乘減算式的意義,而且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和推理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有經驗的老師的教育實踐中,最困難、最復雜的問題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并體驗到思考勞動的自豪感?!睂W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稟賦和后天諸多因素的影響,必然存在著個體差異。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都有“露一手”的機會,教師應設計多階梯、多層次的練習,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自主選擇練習的數量與難度。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練習設計的策略還有很多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練習設計中努力做到既讓后進生“吃得飽”,又讓學優生“吃得好”;既面向全體學生,又加強個別指導,真正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猜你喜歡
一題口訣算式
口訣與加法
一題多解
口訣中的規律
一題多解在于活
怎么寫算式
怎樣熟記口訣
好玩的算式謎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減法算式
巧記乘法口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