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實踐和作用

2018-05-22 11:14高梅王霞石偉欣
關鍵詞:臨床藥師抗菌藥物不良反應

高梅 王霞 石偉欣

【摘要】目的 分析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實踐和作用。方法 以我院實施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時間(2017年3月)為分組依據,分別于2016年11月~2017年2月、2017年4月~7月各抽取43例需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并依次納入對照組、觀察組2個組別。兩組分別實施常規抗菌藥物應用、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觀察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狀況及治療安全性。

結果 觀察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2.33%,低于對照組18.60%(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33%,低于對照組13.95%(P<0.05)。結論 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可有效控制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提高抗菌藥物治療安全性。

【關鍵詞】臨床藥師;抗菌藥物;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97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2

作為臨床藥物治療中的常用藥物,抗菌藥物濫用或不合理使用容易引發院內感染,不利于患者的預后[1-2]。為了提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質量,本研究將臨床藥師引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現將管理實踐流程及效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實施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時間(2017年3月)為分組依據,分別于2016年11月~2017年2月、2017年4月~7月各抽取43例需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并依次納入對照組、觀察組2個組別。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25~62歲,平均年齡(43.4±5.2)歲。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27~63歲,平均年齡(43.8±5.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抗菌藥物應用

對照組實施常規抗菌藥物應用。

1.2.2 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

觀察組實施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1)用藥史評估?;颊呷朐汉?,臨床藥師、臨床醫師共同與患者、家屬展開交流,了解并記錄患者的抗菌藥物應用史、藥物過敏史及用藥史。(2)病例討論。臨床藥師全程跟蹤臨床醫師的病例討論及臨床會診等工作。根據患者基線資料及有關資料,提出抗菌藥物應用指導,輔助臨床醫師開具適宜處方。(3)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安全培訓。由臨床藥師負責根據本院抗菌藥物類型,制定完善的抗菌藥物使用規范,確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安全培訓內容,組織臨床醫師積極參與各類新型抗菌藥物及易發生不合理應用藥物的藥理作用、藥效、不良反應知識培訓,以降低不合理用藥行為的發生率。(4)開展抗菌藥物處方評估。臨床藥師按照每月1次的頻率,定期評估臨床醫師開具的抗菌藥物處方,點評不合格處方或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處方,并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共同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狀況,評分項包含用藥時機不當、無用藥指征、用量用法不當3種。

觀察患者的抗菌藥物治療安全性,評分項包含過敏反應、二重感染、肝腎功能損害3種。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工具選用SPSS 19.0軟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合理用藥狀況

對照組共出現7例不合理用藥狀況,觀察組僅1例。對照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18.60%,高于觀察組2.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抗菌藥物治療安全性

對照組4例出現過敏反應,二重感染、肝腎功能損害各1例,觀察組僅1例過敏反應,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3.95%,高于觀察組2.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近年來,由于受到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管不足、臨床醫師專業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影響,不合理用藥行為時有發生。這種狀況在增加患者經濟負擔的同時,也對其預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臨床藥師的參與有助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質量的改善,其作用包含:(1)改善藥學工作質量。引入臨床藥師后,臨床藥師可全程參與臨床醫師的會診、治療方案制定流程,秉承合理用藥原則,提供專業的抗菌藥物安全應用指導,以提高藥學工作質量。(2)提高臨床醫師專業水平。在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模式中,可通過開設抗菌藥物臨床安全應用培訓課程、抗菌藥物處方評估等途徑,糾正臨床醫師在抗菌藥物用法用量、臨床療效、藥理機制等方面的不恰當認知,進而降低不合理用藥發生率。

本研究將86例需接受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對照組、觀察組2個組別,兩組分別實施常規抗菌藥物應用、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應用,結果表明:觀察組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2.33%、不良反應發生率2.33%,均優于對照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18.60%、不良反應發生率13.95%(P<0.05)。因此,這種管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為了提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規范性,醫院可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廣泛推行臨床藥師參與模式,由臨床藥師、臨床醫師共同完成患者的病歷分析、會診、開具處方等工作,以降低用法用量不當、用藥時機不當等不合理用藥行為的發生率,提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幫助患者獲得良好預后。

參考文獻

[1] 沈 靜,張 歆,王 旭,等.2012—2015年臨床藥師參與會診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2):163-164.

[2] 龔 磊,龔其海,陳 靈,等.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的實踐和作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30(09):819-821.

本文編輯:吳宏艷

猜你喜歡
臨床藥師抗菌藥物不良反應
微量激素聯合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臨床藥師與醫護協作模式對老年慢性病患者持續性干預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