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韓國小說《叢林萬里》看中國人國際形象的改變

2018-05-25 10:50付昆
北方文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國際形象改變

付昆

摘要:韓國長篇小說《叢林萬里》通過對各國商人在中國市場展開的貿易競爭的描述,用第三人稱講述了全球化和地方化碰撞中的中國,向韓國民眾介紹了大量的“中國經驗”,對各國的文化沖突進行了倫理性探討,從而連續成為2013年到2015年韓國各大書店的暢銷書第一名。從小說中我們不難發現,隨著中國實力的迅速提升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韓國文學作品中各行各業的中國人形象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關鍵詞:《叢林萬里》;中國人;國際形象;改變

自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以來,兩國政府和人民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往日趨密切,然而韓國的文學作品中對現代中國的描述并不多,在這樣的背景下,2013年韓國小說家趙廷來發表的長篇小說《叢林萬里》則及時地給韓國人展示了一個嶄新的中國。作者在該書的結論中寫到“21世紀我們的生活將決定于中國”,更是開啟了韓國人對中國認知的新時代。

一、“中國復興”帶來《叢林萬里》的熱銷

韓國小說《叢林萬里》書名源于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與中國“萬里”長城的結合。這部小說描述了在中國市場成為“世界市場”的背景下,韓國和日本等國商人以“像叢林一樣”的中國市場為舞臺而展開的貿易戰爭。作為一本并不正式的企業小說,其文學性并不算強,故事情節也稱不上高潮迭起。一般講述中國的書在韓國本土銷量能達到一萬冊就算是“超好”了,但2013年7月出版的該小說在四個月間銷售了近90萬冊,更在將近兩年的時間里持續在韓國的各大書店被列為暢銷書第一名。在蕭條不振的韓國出版市場《叢林萬里》可謂是一匹黑馬。

在這部小說的故事中,通過小說人物之口很容易了解現代韓國人平時對中國抱有的疑惑,而且還解釋得有滋有味。小說基本上描述了韓國人關于中國想要知道的所有內容,雖然稱之為小說,但近似于借用小說形式的“中國使用說明書”。在韓國的讀者評價中說,對中國經驗不多的人可以通過這部小說受益匪淺。

二、現代韓國小說中的中國人形象

現代韓國小說作品中多描寫的是中國解放之前的故事,其中的中國人一般都是出身中國邊疆的平民百姓或城市中的底層人民,如朱耀燮作品《人力車夫》中的主人公阿靖,年幼時在農村做傭人,后到上海的一家工廠打工,在被工廠開除后做了人力車夫,最后因過勞和營養不良死去。再如李光洙作品《三峰家》中的主人公三峰,50多年一直在樸進士家做佃農,進士家土地被拍賣后,他為謀生路遠走他鄉又被栽贓蹲了8個月監獄,出獄后開墾的土地被奪,只好給房東家喂豬,日子過得凄苦無比。姜敬愛作品《鹽巴》的主人公鳳艷也是遭受中國時局動蕩軍閥爭斗影響,家人慘遭迫害,生活困苦的底層佃農。安壽吉作品《黎明》等等也反映了相似的中國底層人民的困苦生活。雖然寫出有關作品的韓國作家都曾或長或短地在中國生活過,但是他們也只是被殖民地區的普通百姓而已,他們都生活在中國較為偏遠的地區,見到的都是中國的邊緣人物和下層平民,很難與上層中國人接觸,從而他們筆下的中國人形象都是困苦的、隱忍的、無助的。

三、《叢林萬里》中中國人形象的改變

《叢林萬里》作為一部描寫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商場故事小說,作為中韓兩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產物,其中國人形象則隨著時代和主人公所處社會階層的變化而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趙廷來筆下的中國人有著正面和負面的雙重性特征,小說描寫了才華橫溢、自信應對美國記者的北大學生,看遍世態炎涼的北漂女性,在外企工作的職員,還描寫了腐敗的高官,愛炫富的暴發戶,窮困的農民工……北京大學中國學生李燕玲是小說中代表性的中國年輕一代女性形象,她是廣州巨富的女兒,是熱衷于學業的學霸,才華橫溢,是才貌雙全、有思想、有追求的新女性。她在與韓國男友的相處中一邊糾正韓國人對中國的誤解,一邊也感受到了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中國,外國人看到的“中國倫理危機”,并反思著。

通過對各個階層不同年齡背景的中國人形象的刻畫,小說更全面的呈現出了全球化經濟和地方經濟碰撞下的更真實的中國。作品中的中國人不再只有壓抑、隱忍抑或貪婪、自私,每個人物都更加飽滿,他們可以是自信的、有理想有抱負的、勤懇奮進的、有國際眼光的……在韓國老一代人的心中,共產黨和共產分子都是面目猙獰,十分可怕,而近來出現了新趨勢,韓國人更樂于分析學習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率領中國人在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

參考文獻:

[1]趙廷來.叢林萬里[M].韓國:Haenaem出版社,2013,07.

[2]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樸鈴一.趙廷來的長篇小說《叢林萬里》中的中國·中國人形象[D].中央民族大學,2015.

[4]林春城.趙廷來的挑釁:你們知道中國嗎?[J].《西南論壇報道》197號.2013,11.

[5]金海鷹.韓國現代游記文學中德中國形象研究——以北京體驗為例[J].中國語文論叢,2012(55).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

猜你喜歡
國際形象改變
冬奧會對我國國際形象價值的提升
論以英語教學的改變創造課堂魅力
實現“四個”改變 提高閱讀質量
奧迪品牌峰會見證“改變”發生
淺談基于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與實施
淺析《共產黨宣言》中的人本主義精神
外媒“眼”中的中國及中國國際形象的塑造:以英國每日電訊報關于中國人在英消費報道為例
杭州國際形象的社交媒體傳播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