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優秀民族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2018-05-25 10:50高珍輝
北方文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高珍輝

摘要:優秀民族文化蘊含廣博的教育資源。吸收優秀民族文化資源將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別樣的活力。新媒體不但為教育平臺的延伸和理念創新開拓了新的視角,也對新時期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帶來了深刻的變革。

關鍵詞:新媒體;優秀民族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優秀民族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高校教育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潤,使高校文化立德樹人過程中滲透著民族文化基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從深厚悠久的民族文化資源中汲取營養,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孕育出具有感染力的思政特色育人文化。

民族文化因其地域性、獨特性和親和力,滲透到高校教育教學中,使各個地方的高校形成各自鮮明的辦學特色,使學生在學習和感受不同文化的過程中,更好地領悟民族文化內涵、積累文化底蘊,創造性地傳承和發展各民族文化,對于人才培養產生良好的效果。

高校校園文化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影響和熏陶,深深扎根于地方特色文化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許多地方高校都立足于其本身獨特的自然地理位置、社會環境及民俗文化風情的差異,挖掘其內在豐富的文化內涵,研究地方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價值,將學生的能力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從而發展地域性特色教育,豐富和發展高校教育中的育人內涵。

優秀民族文化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進步。優秀的民族文化不但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充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使思政深入到大學生的血液,讓學生正確對待和學習思想政治的內容,樹立正確的愛國觀、民族觀、世界觀,個人價值實現觀,進而讓蘊育著優秀民族文化的思想教育得以傳承。

二、優秀民族文化通過新媒體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一)新媒體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首先,新媒體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新時代的學生幾乎手機不離手,電腦不離身,各大論壇、APP、博客、公眾號成了他們了解、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通過鮮活媒體讓他們更能接受,更方便接收的方式給他們傳遞教育內容,可能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減少“思政課”純理論講授帶來的學生厭學情緒。給予民族文化這一豐富的素材進入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可能。讓教與學超越了時空限制,使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更便捷、更愉悅、效果更具可預見性。

其次,新媒體的互動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新媒體的出現擴寬了學校場所,從教室延伸到特色小吃城、宿舍、球場等各種場所,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及時間,自主選擇學習形式。另外,新媒體傳播的雙向互動能能使學生和教師開展更好的交流合作,構建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增強學習效率。媒介推動大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到思政教育的相關活動中來,成為大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新空間。

(二)多方位拓寬實踐教學

優秀民族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尋求合作共贏的過程是以新媒體為介,參與融入文化實踐的過程。

1.優秀民族文化“引進來”

新媒體為優秀民族文化進入到校園提供了多元的渠道。高校利用新媒體的手段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融入教育過程中,增強了生動性。以民族節日、民族手工藝等為契機,讓素材進入校園、進入課堂,使學生在以自己為主體的活動中感悟、升華,從而達到教育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利用新媒體搭建特色通道,定期邀請優秀民族民間藝人、校內外的民族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開設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結合大學生的特點,開展各類專題講座、經典誦讀等活動,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和領悟民族文化內涵,教育入腦入心。同時可以把這些活動錄制并保存,通過整合后進一步的開發利用,亦可作為以后教育的素材資源。

利用新媒體改善校園環境建設,用民族特色文化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利用多媒體設施,打造民族文化氣息濃厚的校園環境,在景觀建設和布置中打造文化符號,選取地方優秀民族文化元素為主題,通過提煉民族民間故事、神話,名人風采、文明古跡等內容,從細節處彰顯地方獨有的文化特色風情。開發利用民族文化優秀資源與深度的認知。 (1)為民族文化在校園傳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去”

傳統教學中,大部分只是把部分民族文化作為課堂教學的素材引入到教學當中。因為時間空間或硬件軟件的制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少真正意義的“走出去”。很多的文化活動例如參觀紅色基地,重走長征路等在落實當中流于形式,為了活動而活動。

打造政府+企業+高校模式,借助新媒體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民族文化的傳播、傳承當中。不斷加強與政府、企業深度合作,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發揮共同優勢,為高校打造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資源整合和創新平臺。借助政府力量、加強校企合作,讓更多的學生走出教室、走向企業,加強實習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化對民族文化的理解??梢岳眯旅襟w進一步拓展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增加一些如民俗博物館、民族文化村寨等的實踐教學基地,就地素材經過他們的整理加工后形成教學成果,以自己認可的方式發布到新媒體平臺上,增強學生成就感,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教學實踐當中。逐步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族社會服務文化,將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為服務社會的能力。

高校應運用新媒體讓當代大學生認識、感受、傳承和發展優秀民族文化。做好新常態下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引領者,實現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特色和民族文化持續發展合作共贏。

注釋:

(1)張彩鵬.以地方文化資源創高校文化育人特色[J].高等教育,2016(7):48.

參考文獻:

[1]王軍,董艷.民族文化傳承與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2]劉獻君.論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2).

(作者單位: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