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收縮壓對非卒中老年病人腦白質病變的影響

2018-05-29 08:47
實用老年醫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白質收縮壓缺血性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發展及新的影像技術的出現,一些腦微小病變逐漸被發現,腦白質病變(WML)是腦小血管疾病常見的類型,是在影像學上表現為腦白質疏松的疾病的總稱[1]。WML臨床表現及神經學定位一般情況下并不顯著,但目前有多項研究表明WML與卒中、認知功能損傷、癡呆密切相關[2-3],這些病變使未來發生癡呆、卒中甚至死亡的風險大大增加[3]。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因此我們進行此項研究進一步探討WML的危險因素及與動態血壓的關系,以便臨床醫師及病人及早干預,預防疾病的發生及進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擇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老年科住院的病人105例,其中男73例,女32例,年齡60~94歲,平均(78.60±9.17)歲。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病人年齡在60歲以上;所有病人均行頭顱MRI檢查;病史資料完善;有完善的同期血液檢查結果及動態血壓監測數據。

1.2.2 排除標準:排除明確腦出血、腦梗死以及既往明確卒中、腎功能不全及低血糖史病人,控制不達標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其他可引起病人WML的原因(如感染、中毒、脫髓鞘疾病及代謝性疾病等);病史資料記錄不完整者。

1.3 評分及分組標準:按照Fazekas量表[4](0~6分)分別對腦室旁和深部WML進行評分,兩部分的分數相加計算總分。腦室旁評分:0 分為無病變;1 分為帽狀或鉛筆樣薄層病變;2 分為病變呈光滑的圈;3 分為不規則的腦室旁高信號,延伸到深部白質。深部白質:0分為無病變;1 分為點狀病變;2 分為病變開始融合;3分為病變大面積融合。評分由2位神經科醫生分別進行評定,且均對病人病史資料不知情。根據Fazekas評分,將受試者分為WML無-輕度組(0~2分)及中-重度組(3~6分)[5]。

1.4 研究方法 記錄入選病人的一般病史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是否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吸煙飲酒史、使用降壓藥、降脂藥及抗血小板藥物史。依據 CKD-EPI 法計算出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值(eGFR),觀察并比較動態血壓的多個監測指標包括24小時平均收縮壓(24hmSBP)、白天平均收縮壓(DmSBP)、夜間平均收縮壓(NmSBP)、24小時平均舒張壓(24-hour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DBP)、白天平均舒張壓(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mDBP)、夜間平均舒張壓(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mDBP)。

2 結果

2.1 2組一般情況比較 105例病人中,WML無-輕度組35例,WML中-重度組70例,WML中-重度組的年齡、女性比例、合并高血壓或冠心病病史的比例明顯高于無-輕度組(P<0.05);相比于中-重度組,無-輕度組聯合使用降壓藥比例明顯偏高,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動態血壓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105例入院病人中,WML中-重度組病人24hmSBP、DmSBP、NmSBP均高于無-輕度組,而eGFR低于無-輕度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WML的危險因素分析 由于24hmSBP、DmSBP、NmSBP意義相同,故選擇24hmSBP以及年齡、性別、高血壓、冠心病、降壓藥、eGFR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后得出高齡、24hmSBP偏高是WML的危險因素。見表3。

3 討論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發展及核磁檢查技術的出現,WML在老年人群中的檢出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研究證實,WML使未來發生腦卒中、癡呆甚至死亡的風險大大提高[3],因此探討影響WML的危險因素,并及時對可控因素進行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發現女性,既往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高齡,腎小球濾過率過低,平均收縮壓偏高均與WML相關,而年齡和24hmSBP是影響WML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國內外許多報道一致[6-7]。

表1 2組一般情況比較(n,%)

注:*指在相應組別高血壓人群中所占的比例;ARB: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 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CCB:鈣通道阻滯劑

表2 2組動態血壓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本研究發現,在嚴重腦白質損害人群中,女性所占比例更大,可能由于本研究入選均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失去了雌激素保護作用,WML嚴重程度高于男性,與Michela等[8]研究一致。研究也證實較低的腎小球濾過率與嚴重WML有關,與既往研究[9]一致。本研究表明有冠心病病史與WML相關,冠心病發病機制為大血管粥樣硬化,而WML屬于腦小血管疾病,但導致兩者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是一致的,目前對于缺血性心臟病變與WML的關系仍存在爭議,尚需更多的研究證實。

本研究發現,在WML中-重度組中,病人年齡平均為(82.17±7.401)歲,明顯高于無-輕度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也表明年齡是缺血性WML的獨立危險因素(OR=1.163 95%CI:1.069~1.266P<0.05)。有研究發現,年齡每增加1歲,缺血性WML的風險增加3倍[8],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吻合,老年病人尤其是高齡病人,更容易發生WML。雖然WML是一個病理改變過程,但在老年人群中,腦小血管發生老化,這是一種生理性改變,隨著腦小血管老化加重,血腦屏障更易于破壞,而血腦屏障破壞是目前比較被人們認同的WML發病機制之一[10]。血腦屏障破壞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質直接進入腦實質,導致神經元及膠質細胞損害,導致WML。另外腦白質主要組成成分之一為髓鞘,而髓鞘堿性蛋白和卵磷脂是髓鞘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兩種成分在成年以后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因此在老年人群中容易出現脫髓鞘改變[11],即WML,并且隨著年齡增加,脫髓鞘改變更加嚴重,WML也更為嚴重,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表明有高血壓病史的病人WML更嚴重,為此我們進一步探討了病人動態血壓與WML關系,得出24hmSBP是WML的獨立危險因素。多項研究表明高血壓是WML的獨立危險因素[12-13]。一項包含665人的關于WML與血壓關系的大型縱向研究表明,收縮壓偏高是WML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壓控制能夠減緩WML進展[12],而老年人高血壓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偏高,因此收縮壓偏高的高齡人群,更容易出現WML且病變程度更加嚴重,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吻合。另外,供應白質的血管主要來源于穿支動脈,與大腦表面的血管相互之間的吻合稀疏,使腦室壁周圍3~10 mm范圍內恰好處于動脈供血的分水嶺區[14],白質的這種血管解剖學特點決定了其對缺血尤其敏感,而收縮壓增高使心臟后負荷增加,導致心臟射血量減少,供應腦部血液也相對減少,收縮壓越高,白質血液供應越少,WML越嚴重。因此對于收縮壓升高為主的老年人群,應盡可能使其收縮壓達標,這樣能夠預防WML的發生及進展,對于指導臨床有重要意義。一項關于WML與血壓關系的研究表明,舒張壓升高或降低也會導致WML加重[15],而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24hmDBP、DmDBP、NmDBP與WML無明顯關系,這可能與我們研究例數過少等因素相關,目前比較明確的是較高的收縮壓對于腦白質病有不良影響,而舒張壓與WML的關系目前仍有較多爭議,尚需進一步研究證明。

本研究證實,高齡與24hmSBP偏高是WML的獨立危險因素,年齡是不可控因素,我們無法阻止年齡增長,但血壓可以調控,尤其在以收縮壓偏高為特點的老年人群中,積極控制血壓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制定合理降壓方案,強化降壓治療,以干預高血壓對WML的影響,延緩WML進展。

[]

[1] 李幫會,吳珊.腦小血管疾病腦白質病變研究進展[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22(08):13-14.

[2] Fu JH,Wong K,Mok V,et al. Neuroimaging predictor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J]. Inter J Geria Psych,2010,25(10):1039-1043.

[3] Jokinen H,Gouw AA,Madureira S,et al.Incident lacunes influence cognitive decline: the LADIS study[J].Neurology, 2011,76(22):1872-1878.

[4] Fazekas F,Chawluk JB,Alavi A,et al. MR signal abnormalities at 1.5 T in Alzheimer’s dementia and normal aging[J]. Am J Roentgeno,1987,149(2):351-356.

[5] 陳娜. 缺血性腦白質病變與腎功能及其它相關因素之間關系的研究[D].汕頭大學,2010.

[6] Grueter BE,Schulz UG. Age-related cerebral white matter disease (leukoaraiosis): a review[J]. PMJ Online,2011,88(1036):79-87.

[7] Chowdhury MH,Nagai A,Bokura H,et al. Age-related changes in white matter lesions,hippocampal atrophy,and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healthy subjects without major cerebrovascular risk factors[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09,20(4):302-309.

[8] Simoni M,Li L,Paul NL,et al.Age-and sex-specific rates of leukoaraiosis in TIA and stroke patients: Population-based study[J]. Neurology,2012,79(12):1215-1222.

[9] 彭煒,王玉梅,周華軍.缺血性腦白質脫髓鞘病變的相關危險因素探究[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6,35(05):500-502.

[10] 張利莎,李珊珊,李斌,等.缺血性腦白質病變的研究進展[J].中華腦科疾病與康復雜志:電子版,2015,5(2):47-51.

[11] 趙坤英,解恒革,李文.腦白質改變在老年男性人群中的發生率及腦區分布特點[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3):242-244.

[12] Verhaaren BF,Vernooij MW,de Boer R,et al.High blood pressure and cerebral white matter lesion progress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Hypertension,2013,61(6):1354-1359.

[13] Liu W,Liu R,Sun W,et al. Different impacts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on the progression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and white matter lesions[J]. Stroke,2012,43(11):2916-2922.

[14] 高陽.缺血性腦白質病變[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1,19(6):473-476.

[15] van Dijk EJ,Breteler MM,Schmidt R,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and cerebral white matter lesions: cardiovascular determinants of dementia study[J]. Hypertension,2004,44(5):625-630.

猜你喜歡
白質收縮壓缺血性
IL-6、NES以及新生兒顱腦超聲對早期診斷早產兒腦白質損傷的應用價值
缺血性腦白質脫髓鞘病變的影響因素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進展
老年人群收縮壓與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預后的關系
針灸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應用
健康年輕人收縮壓高會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強化降低收縮壓不增加卒中風險
血脂與腦小腔隙灶及白質疏松的相關性研究
ADMA/DDAH系統與腦白質疏松癥的關系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中蒙醫康復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