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機—環境系統視角下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初探

2018-06-07 09:36孫雪花劉浪
科教導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雙語教學教學模式

孫雪花 劉浪

摘 要 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中的人、教學裝備等(機)和教學環境共同構成了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中的人-機-環境系統。結合現代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系統與人-機-環境系統兩大學科,從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的角度剖析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系統,構建新型“人-機-環境協同教學模式”,并結合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特點,全方位探討了新型教學模式構成和功能分配等方面的學術問題。

關鍵詞 電氣類專業 雙語教學 人-機-環境系統 教學模式

我國自2001年出臺《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高校部分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的進行雙語教學,并且相繼涌現出一系列的與雙語教學相關的教學模式。近年來,關于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及創新不勝枚舉。有些學者,從受教育者自身出發,研究了個體差異(如性別、年齡、性格、動機和學習策略等)對教學效果的影響,進而優化教學過程;也有學者從教學設備或者教學工具入手,將多媒體、網絡、虛擬現實等技術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同時,部分學者通過分析環境(如學教學環境、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對教學質量的影響,進而改善教學環境。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關于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雖然成果眾多。然而,考慮到高校教學系統的復雜性和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的特殊性,現有的研究成果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難從單一地分析教學系統中的人、教學工具和教學環境,來根本改善教學系統。所以,建立一個綜合考慮以上三個方面的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以現代高等教育理論與人-機-環境系統理論為基礎,試圖從人-機-環境系統視角下構建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并結合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特點,全方位探討了人-機-環境系統理論指導下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系統的影響因素、功能分配、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學術問題。

1 人-機-環境系統理論

人-機-環境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完整的復合巨系統。通常來說,人-機-環境系統是由三部分組成,即人、機還有環境。人-機-環境系統理論通常運用科學理論和系統方法來深入研究人、機和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人-機-環境系統的研究對象有三個:即人、機和環境;人-機-環境系統理論的研究目的是把分散的人-機-環境三大要素有效結合起來,并充分發揮各個分散要素的作用,尤其是要充分發揮人和機兩大要素的最大作用,并為人提供一個舒適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從而使人和機的工作效率達到最大化,進而使整個系統達到最優化。人-機-環境系統中的人是指工作的主體,人是系統中最重要的要素,人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操縱和控制各類設備和其工作的環境,同時設備和環境對人又可形成反作用;人-機-環境系統中的機,是指各類設備和物質,這里所說的機通常受控于人,一般包括各類機器設備,各種勞動工具和手段等;人-機-環境系統中的環境是指人和機工作生活所處的大環境大背景,這里的環境一般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造環境等。人-機-環境系統理論不僅注重要研究系統中單個要素的功能和作用,還要研究系統中三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從而使整個系統的功能和作用達到最優最佳化。

2 人-機-環境視角下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構建

電氣類專業教學系統中的人(教學者、受教學者、教學管理者等)、機(教學裝備,如多媒體、網絡、電子詞典等)和教學環境(教學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共同構成了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中的人-機-環境系統。結合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學和教育學兩大學科,以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為嵌入點,從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的角度剖析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系統,構建基于人-機-環境系統理論的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系統耦合模式,見圖1。

在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體系中,也包括有人、教學裝備(機)和教學環境(環境),如圖2。這一系統中的人是指教學者、受教育者、教學管理者等;教學裝備是指實施和保障教學活動所需的儀器、設備、資料、學具、設施以及相關軟件的總稱;教學環境是指圍繞教學動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學教學系統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全部外部條件的總和,是教學教學系統不可缺少的因素。該系統的最終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接受電氣類雙語效果達到最佳,從根本上提高電氣類雙語學習者的雙語學習效率。

3 基于人-機-環境系統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功能分配

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體系可作為一個典型的人-機-環境系統,其雙語教學體系中的人、機和環境分別發揮各自功能,并協同作用,使雙語教學系統中資源實現優化配置,最終使得雙語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效率達到最佳。

3.1 “人”的構成及功能

在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體系下的人-機-環境系統中,“人”所起的作用,可通過心理學提出的帶有普遍意義的公式:刺激(S)→意識(O)→反映(R)來加以描述,即在雙語知識輸入、雙語知識處理和行為輸出的三個過程中體現出人的基本功能。在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系統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學生、教學者(電氣類專業專任教師、具備電氣類專業知識的外教)和教學管理者,具體包括有:(i)受教學者,其作為人-機-環境系統中的主導因子,其個體差異(ID)是電氣類專業雙語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受教育者難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對其施加影響的因素,如性別、年齡、性格等為不可控因素;可以對其施加影響的因素為可控因素,主要包括觀念、動機和學習策略等。(ii)教育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正是對教學者角色最好的詮釋,教學者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實現雙語專業知識的傳承。(iii)教學管理者,首先要做好教學設計,保證教學有序進行,為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全面完成教學任務(圖3)。

3.2 “機”的構成及功能

在電類專業雙語教學系統中的“機”所起的作用是為電氣類專業學生提供雙語專業知識,以雙語教材為基礎,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教學設備和學習工具作為實踐裝備,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傳播渠道,而且更新了教育觀念,提高了教學效率?!皺C”的好壞與優劣直接影響到雙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圖4)。

3.3 “環境”的構成及功能

積極良好的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環境具有六種功能:導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激勵功能、健康功能和美育功能。語言環境是雙語教學的外部條件和客觀因素,但是語言環境又是雙語教學必不可少、構成雙語學習完整系統的組成部分,并對雙語教學產生重要影響。良好的語言環境對雙語教學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會阻礙雙語教學。雙語教學體系中環境因素影響到人與機各自功能的發揮,它的作用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圖5)。

4 新型教學模式下教學改革建議

在人-機-環境協同教學模式中,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課程計劃的制定必須貫徹靈活多樣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建立課程協同教學模式的實施機制,課程形式的設計既要考慮雙語教學系統中的“人”、“機”和“環境”,并從系統學的角度綜合協同應用。

4.1 課堂教學改革

根據電氣類專業雙語專業教學的不同階段,配備不同的任課教師(專職教師、外教等),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教學;同時,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不同要求,在保留傳統教學環境(課堂教學環境、實踐教學環境)的同時,創設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和虛擬教學環境),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外教互聯網遠程教學、虛擬現實和多媒體技術等),使學生主動地去發現、探索、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

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具體教學過程是:“情境創設→問題導向→自主探索→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理念升華”,其全過程均為人-機-環境協同教學服務。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下,先模擬現實創設相關情境以給學生感性認識,再從情景中提出問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隨后由學生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絡等圍繞主題搜尋相關信息,進行自主探索,進行邏輯推理,進行獨立思考并提出相應解答,然后與其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交流討論以借鑒別人的觀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師引導進行總結歸納,使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掌握和意義的建構。

4.2 雙語語言實驗教學改革

根據電氣類專業雙語課程教學大綱,將傳統的課堂傳授式實驗教學轉化為依托計算機完成電氣類專業雙語實驗教學環節。雙語實驗教學就是在一定情景下,讓學生用雙語直接交流,通過不斷地“刺激—反應”,“再刺激—再反應”,直到強化、鞏固的一個教學過程。雙語語言實驗教學正迎合了雙語教學的新形勢,特別注重了學生雙語的口語教學和能力培養恰好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參與式學習的課改理念。同時,根據學校和外企的實際情況,將部分語言實驗在雙語教學現場完成,增強學生對雙語專業的認知能力,有利于非英語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知識的消化。

5 結論

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中的人(教學者、受教學者、教學管理者等)、機(教學裝備,如多媒體、網絡、數字礦山等)和教學環境(教學環境、礦山現場環境、虛擬教學環境、社會環境等)共同構成了電氣類專業雙語教學中的人-機-環境系統。根據電氣類雙語教學的特點,構建適合雙語教學的人-機-環境協同教學模式。通過該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及時找出當前大學雙語教學過程的問題,并積極采取靈活而又科學的教學改革措施,提高大學雙語教學的整體質量;同時,通過該新型教學模式努力探索適應新時期學生培養和教學改革的教學運行管理體制、機制、方法及手段,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主的綜合改革實踐目標。

參考文獻

[1] 孫雪花,周曉玲,劉浪等.從人-機-環境系統理論角度評價高校外語教學系統 [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9).

[2] 劉永春.構建信息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5.21(z1):274-275.

[3] 孫雪花,周曉玲,劉浪.從人-機-環境系統理論的角度淺析外語教育體系[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4).

[4] 丁玉蘭.人機工程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雙語教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導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探索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