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皮影元素在現代動畫的應用研究

2018-06-08 09:28于曉
戲劇之家 2018年14期
關鍵詞:共通性結合動畫

于曉

【摘 要】皮影作為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瑰寶,不但沒有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相反它的傳承問題變成了很大的挑戰。近年來皮影藝術的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人們開始嘗試將皮影元素融入到數字媒體創作中,并引起了不錯的反響。這說明只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創新,皮影這類優秀的傳統藝術形式依然深受人們的歡迎。以動畫這種新興產業作為載體,將皮影元素與其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皮影藝術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也為當前我國動畫的發展注入了文化底蘊,對于創作出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作品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皮影元素;動畫;共通性;結合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4-0108-02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它是一種集雕刻、繪畫與民間演唱為一體的傳統藝術形式。根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皮影戲在我國分布廣泛,地區和歷史文化的不同對皮影的特征有很大影響。雕刻精美的山西皮影、古樸渾厚的四川皮影、稚拙可愛的云南皮影,各種派別的皮影共同構成了我國皮影藝術的燦爛文化。以皮影元素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研究作為選題,作者試圖通過探索動畫與皮影戲之間的共通性,把兩者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傳統文化傳播與動畫產業發展雙贏的目的。

一、皮影與動畫運動特征的共通性

皮影和動畫的運動特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皮影表演與動畫播放的最初目的都是為了通過“運動”的展示帶給觀眾視聽享受。其中,皮影藝術的“動”主要依靠藝人通過一根主桿和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桿對影人的頭部和四肢的關節點進行操控,從而使角色進行點頭與搖頭、拉與推、擺和抖、俯與仰等各種動作,而動畫中角色的運動主要是通過打關鍵幀來實現。皮影中“節點”的控制和動畫中角色的關節相似,因此可以在動畫角色動作制作中引入皮影的分層技術和“節點”控制原理。人為的操作通常使傳統的皮影戲在動作上會有缺失,而動畫的出現將很好地對這一缺點進行彌補。動畫中皮影角色的運動會變得更加流暢,可以輕松地完成翻滾、跳躍、騰空這些復雜的動作。把現代數字技術和傳統皮影相結合并進行創新,可以創作出具有時代特征的皮影動畫。

在皮影戲和動畫中,角色的動作都會起到推動劇情發展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作用,例如在皮影動畫電影《桃花源記》中官員和漁夫走路姿勢的不同可以表現出他們性格特點的差異。皮影戲與動畫角色動作都較為夸張,由于皮影戲的特殊表演方式,不能做到像真人那樣順暢和靈活,但這些夸張的動態所產生的獨特的節奏美感是其他藝術表演方式所不具備的。而動畫也是通過對生活中的動作進行夸張的藝術化處理對角色進行塑造,以迪士尼動畫為例,里面角色的動作都進行了夸張化的處理。此外,動畫影片會采用皮影戲程式化動作,從而創作出有中國美學特征的動畫作品。如《大鬧天宮》中孫悟空幾個轉身就可演繹翻山越嶺、打斗、凱旋而歸等動作,打破時空的局限,這一手法在我國早期的動畫作品中常??吹?。

二、視聽語言的結合

(一)角色造型的結合

皮影的角色造型中往往蘊涵著文化象征和寓意。傳統的皮影戲具有大量戲曲化的特征,人物角色設有生、旦、凈、末、丑。面部形象也借鑒了京劇中的臉譜,具有眼大嘴小,眉彎鼻直,額圓頒方的特點。在動畫角色設計時可以融入皮影中的文化寓意和造型特點,使角色更具有中國美學特征。

動畫角色造型特點和皮影的造型特征具有共通之處,在動畫角色設計時加入皮影元素,可以使角色特征更加鮮明。皮影的造型是平面的二維的,影人的形象主要采用側身五分臉和側身七分臉。其角色造型大都放棄透視關系不受比例關系的制約,通過夸張變形重組形成新的造型。把具有簡潔美感的皮影造型運用在動畫角色設計中更加有利于故事信息的直接傳達。其次,角色服裝設計上可以結合傳統皮影中線條的運用,皮影中主要為刻線,圖案豐富多彩,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充分繼承了剪紙藝術的特色。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用刻線的方法繪制在角色服裝上,可以增強畫面的裝飾性。皮影戲的角色多為農民、老婦、英雄、惡霸等,這些角色往往個性鮮明,容易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這也是皮影造型元素融入動畫創作的重要優勢。把皮影獨特的造型特征融入到動畫角色設計中,將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思路和視野,為動畫創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色彩運用的結合

皮影和動畫中色彩語言的運用都可以從側面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征和烘托故事情節。如《豬八戒吃西瓜》中角色人物的用色上主要運用了紅與黃兩種暖色調,色彩雖然沒有很豐富但是用色鮮艷,充分借鑒了皮影戲中的色彩搭配,表現出輕松活潑的故事氛圍。通過色彩的搭配甚至可以區別角色的高低貴賤和辨別忠奸好壞。在皮影藝術中,正色代表著尊貴,間色則象征著卑微,例如,白、黑、赤、黃、青五色多為權貴顯赫的人所用,藍色、褐色等間色都是平民百姓所用。不同的顏色可以代表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白色象征狡詐陰險,紅色代表忠勇正義,黃色冠以慈仁輝煌,黑色表示公正公平,綠色定義充滿活力。傳統的皮影雖然只有青、赤、黃、白、黑這五種顏色,但顏色的疊加創造出了更多色彩,皮影中一般采用中國民間年畫濃烈飽滿的用色原則和搭配方法。動畫設計中可以利用皮影的顏色特征豐富人物色彩,展現出民族藝術特色。

光影的運用在皮影戲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皮影在燈光的照射下顏色鮮艷透亮,再投到幕布上,為表演增加了朦朧的意境美。將光影和動畫的制作結合起來,可以使影片更加具有美感和趣味,創作出具有中國特征的藝術動畫影片。同時皮影戲中對于光影的應用推動了早期中國動畫雛形的產生和發展。

(三)故事情節的融合

皮影戲與動畫都是通過舞臺向觀眾講述故事。傳統的皮影戲多以民間故事為題材,這些故事本身具有教育意義,蘊涵著宗教宣傳和是非倫理道德觀念。動畫同樣也具有教育功能,且受眾主要為兒童,把皮影戲的題材加入到動畫故事的創作中,可以加深動畫的教育意義,讓兒童觀看動畫變成一件寓教于樂的事。在當代動畫電影制作中民間故事已經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中國大量優秀動畫影片都取材于民間故事,如《阿凡提的故事》。近年來民間題材更受到國外動畫制作的關注,如《花木蘭》、《功夫熊貓》都是由傳統民間故事改編而來的。

傳統皮影戲的敘事方法比較單一,而動畫敘事方式卻十分多樣,多通過自由的、虛擬的手法來講故事,因此我國動畫的題材多為充滿幻想性的神話,與現實生活有較遠的距離。如果將皮影戲中民間智慧融入到動畫創作中,同時結合動畫多樣化的敘事方式,將生活中的凡人凡事寫入動畫,以小見大,用小事反映出民眾的內心,即打破了皮影戲枯燥的敘事方式,又使動畫作品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更容易打動觀眾,給人帶來更多啟發,從而創作出更具有民族生活氣息的作品。

(四)傳統配樂的運用

皮影戲的配樂主要是真人演唱同時配合樂器的使用。皮影唱腔具有地方特色,多采用掐嗓的唱法,與舞臺上的表演同時進行。傳統皮影配樂結合當地音樂,非常富有民族文化特色,樂器種類繁多,有胡、弦、板、琴、號、嗩吶等旋律樂器,以及謬、撥、燒、板、鼓等打擊樂器,另外還有口技、唱念等可以進行劇情或音樂氛圍的調節,動畫與皮影戲都需要根據角色的特征和畫面設計來進行配樂,把皮影中的樂器演奏運用到動畫音樂設計中,可以增加很多趣味。

動畫和皮影作品中音樂的使用都可以起到表現作品的主題,渲染影片氛圍,表達作者思想,刻畫角色心理活動,加強戲劇效果影片連貫性和完整性,展現民族特色、地域與環境氣氛的作用。將皮影戲中的傳統音樂元素提取出來運用到動畫設計中,可以恰如其分地把皮影的精神傳達出來,對動畫片整體風格塑造也起到重要作用。不同的語言和音樂會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像繪畫一樣音樂也是沒有國界的,即便語言無法溝通我們依然可以理解音樂所傳達出的情感。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音樂的奇特效果來充實動畫,使動畫的感情更飽滿,氛圍更濃厚。

三、皮影元素應用于動畫創作的前景

(一)傳統文化的新形態

將皮影元素應用于動畫創作中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動畫作為新興的產業,它可以快速地向人們傳遞大量信息,符合當代人的生活節奏。而皮影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形式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漸漸地被人們遺忘,只有將“新”與“舊”兩者進行結合才能保證皮影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會落沒。在動畫創作中皮影將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表現形式,它可以運用蒙太奇、定格、特寫等電影鏡頭語言對皮影人物的性格、面部表情進行細致塑造,讓影片內容更加精彩。將皮影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制作出動畫作品將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如皮影動畫《桃花源記》中將水墨、剪紙等傳統藝術元素與皮影相融合,用新的技術手段來表現傳統文化,不僅增強了影片自身的感染力,更表現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

(二)現代動畫發展的新出路

近幾年我國的動畫逐漸發展起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國產動畫,如《大圣歸來》、《大護法》、《大魚海棠》等,這些動畫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傳統元素,這是值得欣慰的。但不得不承認,在這些作品的身上總能看到國外優秀動畫的影子。做有“中國風”的動畫儼然已成為現在我國動畫發展的新方向,也是中國動畫想要蓬勃發展的前提要求,而皮影作為已經具備舞臺特征與文化底蘊的傳統藝術形式,卻很少被用于現代動畫創作中,這是我國原創動畫的空白所在。既然我們已經看到了皮影的價值所在,就應當將其融入到動畫創作中去,把皮影所具有的宗教思想和倫理道德觀等民族文化與動畫結合,融入皮影所特有的意境美,使動畫更具有文化底蘊,同時增加創作的靈感,創作出獨具特色的動畫作品,這也是動畫藝術不斷發展的保障。

四、結語

隨著數碼技術的不斷發展,動畫產業在文化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部優秀的動畫影片對于民族文化與精神傳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中國動畫若想更加蓬勃地發展就一定要走民族特色的道路。一部成功的動畫片若能體現出本民族特有的文化,那么就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和理解。也會讓國外觀眾有所了解,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達到為國產動畫開辟新領域,為傳統藝術在現代傳播尋求新的表達方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魏力群.中國皮影藝術歷史[M].文物出版社,2007.

[2]吳樂盈.皮影藝術在動畫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0(17).

[3]劉桂榮.數字動漫藝術與民間藝術發展的美學思考——以河北民間藝術為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0(6):11-12.

[4]姚紹雯.民間藝術在傳統動畫中的應用[J].美術大觀,2010(10).

[5]耿陽.皮影元素在數字動畫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共通性結合動畫
從藝術共通性談民族聲樂唱法對戲曲唱腔的借鑒與運用——以豫劇唱段《誰說女子不如男》為例
做個動畫給你看
論律師會館與大學在法學教學方法中的共通性*——以Lectio和Disputatio為線索
動畫發展史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帶來的雙面性效果分析
我是動畫迷
論中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共通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