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品德教學中體驗性學習的應用

2018-06-24 08:40胡仕霞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體驗性品德教育淺析

胡仕霞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思想、心智從幼稚轉向成熟的重要階段,也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進行學生教育和培養的過程中,品德教育一直都是關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評判標準,傳統的品德教育往往注重理論性知識的指導,忽視了體驗性學習的應用,在小學品德教育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性的學習模式有助于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揮品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品德教育;體驗性學習

一、引言

小學是基礎教育啟蒙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學生正確社會價值觀、明確社會責任的關鍵時期,正因為如此,品德教育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和社會價值。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意識不夠成熟,沒有形成完善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過去,小學品德教學的開展無法脫離課堂和課本知識,教師也一味的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導,部分學生由于社會閱歷較淺,其對品德的理解往往比較抽象,無法理解其實際的含義,基于這樣的現狀,體驗性學習的開展可以加深學生對品德內容和實質的理解,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傳統品德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缺乏重視。在部分教師眼中品德教育是學校應對教育檢查的表明工作,沒有充分意識到品德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在這樣的狀態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做到專注只是隨便的對課本內容進行復述,事先沒有備課演練,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在理解能力上存在一些偏差,無法對復雜的課本內容理解,填鴨式的教育漸漸磨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形成了教師獨自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在下方昏昏欲睡的局面。

學生缺乏重視。在傳統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中,數學和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點,在這樣教育理念之下培養出的學生漸漸被這種觀念所影響,認為品德教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錯誤觀念影響下,最終導致的教育局面就是課堂氛圍不活躍,枯燥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無法融入到教師的講解中,注意力和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部分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甚至會出現交頭接耳的現象,教師疲于應對這樣的局面導致教學質量也出現了下滑。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基礎,在好的學習氛圍下,周邊的學生也能夠融入到教學中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社會閱歷較少,理解能力稍顯不足,教師如果只注重對課本理論知識的講解,不結合實際生活,部分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品德教育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同樣,枯燥的教育環境和不恰當的舉例也可能會引起學生對品德教育的反感,喪失學習興趣,教學內容脫離現實生活,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內容無法掌握。

三、品德教學中體驗性學習的優點和應用

體驗性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聯系實際和情景模擬,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品德知識的內容和含義,在過去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所講解的課堂內容過于抽象,學生由于社會資歷欠缺無法準確理解課堂內容表達的主旨和含義,而體驗性學習的開展和推廣,將課本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在了一起,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教材出發,結合時下的熱點話題對學生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品德教學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們所熟知的社會問題教育學生品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教師在進行品德教育中常常存在著不知所措的問題,由于小學生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的欠缺,在部分課堂的講解時無法讓學生準確理解教材的要求,從而影響課堂質量和學習效果,借助于結合生活的教育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教材所想要表達的含義,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行為習慣入手告訴學生優良的品德是如何養成的。

體驗性學習的推廣不僅僅加強了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并且使得學生真正意義上的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中,學生理應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然而在傳統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成為了教育的主導者,在很多地區和課堂上,學生的意見無法得到認可。隨著體驗性學習的應用和發展,學生的意見也逐漸被教師所接納,課堂教育從過去的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因而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讓其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學習知識。由于思想層次上存在的不同,教師和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可能存在著偏差,即便是有著充足的備課經驗教師對教材的講解也可能會引起學生的異議。當學生對教學內容存在疑惑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所在,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和學生進行交流拉近雙方的距離。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心中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這樣的關系其實阻礙了雙方的接觸,不利于教育的開展。

品德教育的學習除了能夠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課堂知識,還應引導、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外生活中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去感受品德教育的魅力所在。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明白適當的鼓勵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專注力的有效途徑。對于小學生來說,彼此之間都或多或少存在好勝心,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積極引導學生進步和提高,適當的鼓勵可以讓學生的內心得到滿足,讓他們感覺得到了教師的認可,為不辜負教師的期望同時得到更多的鼓勵,學生們會紛紛提升在課堂的專注力,勇于去表達自己為教師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樣一來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周岳英.淺析小學品德教學中體驗性學習的應用[J].學子(理論版),2016(6).

[2]雷賀.淺析體驗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159-160.

[3]李俊華.淺析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7(14).

[4]窠忠.淺析體驗式教學在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閱讀:中下,2012(10):255-255.

猜你喜歡
體驗性品德教育淺析
通過家園共育提升幼兒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淺談小學數學的體驗性學習
淺析VLAN間靈活互訪
注重培養體系構建 提升品德教育質量——基于“互聯網+”的品德教育實踐策略
淺析35kV隔離開關常見缺陷及處理
體驗性學習,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
圖畫故事書對兒童品德教育有積極作用
淺析“譙”字“酷烈”義
中小學生品德教育分類指導探究
文化性比喻認知的非體驗性*——以時空異置為切入點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