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妙提問 成就課堂

2018-06-24 08:40余亞萍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提問效果藝術

余亞萍

【摘 要】巧妙而新穎的課堂提問能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使師生不斷地處于和諧的信息交流中,并且產生某種知識和心靈上的共鳴。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把握提問的契機,精煉提問的語言,優化提問效果,最終形成數學課堂提問藝術。

【關鍵詞】課堂;提問;效果;藝術

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巧妙而新穎的課堂提問能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使師生不斷地處于和諧的信息交流中,并且產生某種知識和心靈上的共鳴。教師恰到好處的提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檢查學生學習知識的情況等;而學生恰到好處的提問,能使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培養創新意識,讓學生更加樂于去學習數學,去領略數學的風采。

一、捕捉題問的契機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而探究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問題的解決做起。因此教師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提出正確的問題,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提問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須把握最佳的提問時機。那么課堂中都有哪些時機教師可以加以把握呢?首先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疑難與困惑之處,把握時機,及時提問促進學生去思考與解答。特別要注意的是當講到重點、難點時,老師要多問幾個為什么,通過提問,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找到事物的本質和根源。其次要在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或樂于接受時可以適時地提出問題,因為此時學生已經進入了上課狀態,注意力已集中在學習中,老師只要用問題做引導就可以進激發學生去積極地思考。

例如教學《角的度量》,教案一:(1)師:你們會用量角器量角嗎?老師演示一遍,你們要好好觀察。(2)學生嘗試量角。(3)指名演示量角過程,邊量邊敘述量的過程。(4)歸納方法。如此,整個探究過程只能在教師指令下機械地模仿,操作。如果停留在這樣的教學層面,怎么可能喚起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其探究能力。

教案二:教師提問:試著量一量。邊量邊想,你們是怎樣量的?有什么好方法?學生帶著問題,動手量角,并與同學討論如何量這個角的度數。在歸納方法前又拋兩兩個問題:1.量角器的邊和角的一邊對齊,正確嗎?應該怎么辦?2.看度數時,有兩個數,應該怎么看?什么時候看內圈,什么時候看外圈?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總結,有助于知識的積累和深化,是發展學生記憶力,思維力的重要手段。

二、精煉提問的語言

提問的技巧要求教師具有清楚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在進行提問時必須讓學生聽懂教師問的是什么,教師要求學生去做什么,以及學生應該怎么去做。只有當教師的指令明確而具體時,學生才能夠很好地領會問題的本質,從而努力去解決問題。如果教師的問題表達很模糊,那么學生就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更別提利用問題去吸引學生的興趣以及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了。

即使是有經驗的教師,偶爾也會犯信口發問的錯誤比如我們有時會問:"這道題是不是該用除法呀","這樣做對不對呀","這個混合算式該不該先算括號里的呀"。對不對呀是不是等等這樣過于簡單的問題。不該設問處卻設了問,且提問又不具有思考性,啟發性,學生無須思考,也無法思考,只能機械地做出應答。課堂中的熱鬧、動態都是表面的,學生沒有深層次的思考。這種泛濫的問題,對學生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會讓學生養成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

可見,教師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掉以輕心。為了保證提問的針對性和指向性,教師不僅要在備課時不斷精煉提問語言,還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預想學生可能給出的答案。精心預設指向性明確的問題,教師才能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提問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三、優化提問的效果

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很多設計得十分巧妙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卻收不到應有的啟發思考、發展思維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問題提出之后,教師缺乏必要的引導,或進行了引導,但“啟而不當”“啟不得法” 。只有“啟而得當”“啟而得法”,課堂提問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實處。如教學《時分秒》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鐘面,完成以下練習:(1) 鐘面上有( )個大格,( )個小格。(2) 時針走一大格是( )時。(3) 分針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4) 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 )圈。

教師在讓學生完成、匯報后,教師提出了“你發現了什么?”這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企圖讓學生得出“1時=( )分”這個結論。結果學生想了又想,就是發現不了什么。如果教師能針對結論直接提出“1時=( )分”這個問題,那么學生的思維有了一定的方向,一定能很快得出結論,從而也就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問答結束時,應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或總結。首先,對于回答完全正確的學生,要毫不含糊地充分肯定,讓學生充分感受積極思考、正確答題的成績感??隙▽W生發言時,要盡量避免一些空洞的評語,如“回答得很好”“真棒”之類的,最好說說學生的回答好在哪里,評價的切入點要小而集中。其次,當學生的回答不完整時或錯誤時,應及時糾正,注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可以適當引導,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樹立其答題的信心??傊?,提問結束后,要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反應。

學生的求知欲望總是從問題開始的,當他們發現了問題,提出了疑難后,就可以在師生的共同質疑、問難、分析、思考中點燃智慧的火花,促進智力的發展。但對同一個知識點如何進行提問,教學效果卻大不一樣,把握課堂提問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在學生答題的過程中反觀提問,也可梳理其思維過程,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向深入,最終實現理解所學內容,獲得知識技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的新課程目標。教師就要研究多種提問藝術,把握學生的心理,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優化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更活躍,更具有藝術性。

參考文獻:

[1]陳雪英《全程關注 讓提問成全課堂》

猜你喜歡
提問效果藝術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迅速制造慢門虛化效果
紙的藝術
談談提問在高一年級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