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著大山唱詩篇

2018-06-26 07:11富蘭克林
知識窗 2018年6期
關鍵詞:支教詩歌孩子

富蘭克林

1

梁俊和周曉丹是一對因為做兒童公益相識的戀人。2013年,新婚一周后,他們決定來一場特別的蜜月之旅,到貴州烏蒙山區支教。當時,一同來這里支教的還有一位剛畢業的華東政法大學學生——22歲的上海小伙子岑楨。他們支教的地方在石門坎新中小學,它位于貴州接近川滇最邊緣的西北角,百度百科對這里的解釋中有一句話——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窮到什么地步呢?先講幾件小事情吧。

大約在2011年,作家野夫等人到新中小學做公益,當地教育公益基金會的理事長想借機勉勵一下孩子們,就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北京大學嗎?”誰料,所有孩子竟齊聲高喊:“不知道!”來賓哈哈大笑,笑完之余又感到一陣心酸……

有一個學生叫朱銀澤,鼻子總是吊著兩串長長的鼻涕,即使北風刮得最厲害的時候也只穿一件單衣,衣袖總是鼻涕和泥土混在一起,黑黢黢的。有一次,梁俊忍不住問他:“朱銀澤,你上一次洗澡是什么時候?”朱銀澤想了想,答道:“小的時候?!边@個答案讓梁俊哭笑不得。

還有一件事發生在梁俊支教生涯的第一個冬天。有一天放學后,他和另一位老師去家訪,回家時天色已黑,還下起了蒙蒙細雨。烏蒙山區山高霧大,寒風刺骨,為了早點趕回家,他們決定抄小路。那是一條狹窄泥濘的路,走了幾分鐘,黑暗處突然傳來一個聲音:“救救我,救救我!”他們走近一看,發現一個苗族山民晚上偷挖煤炭,碰到泥土塌方,整個身子已經有三分之二埋在泥土下面了。梁俊等人費了好大力氣才把他救上來,那個人告訴他們,自己本不敢大聲喊救命的,因為擔心私采煤炭會被罰款,聽到他們說普通話,知道是老師才求救的。

類似的一件件小事都在撞擊著梁俊的心,他經常想到那個偷挖煤炭的人。他思索著:我可以教給這里的孩子什么,才能讓他們與裹挾在內心的黑暗對抗?最后,他想到了詩歌。

2

中國從古至今都有“詩教”的傳統,石門坎的孩子80%以上都是苗族人,他們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不怎么會說漢語,但這個生活在大山的民族天生熱愛唱歌。梁俊本就是一位超級厲害的吉他老師,自然走到哪里都是吉他不離身,于是他想:何不把詩歌唱出來呢?

梁俊先上網搜索古詩譜曲的作品,卻沒能找到旋律朗朗上口的曲譜。于是,他干脆自己譜曲,還寫下了一段話:“上課時唱,下課時也唱;清晨唱,日落也唱;悲傷時唱,歡樂時也唱;一群人唱,一個人也唱。唱到孩子們長大,唱到他們被愛著?!币粋€學期以后,孩子們的唱詩聲響徹了整個山谷。在教室,在操場,在后山,這些歌聲讓烏蒙蒙的烏蒙山也明亮起來。

大山里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對古詩有更天然的親近感。春天山野綠了的時候,大家一起歌頌:“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辈脊嚷曧憦厣焦鹊臅r候,梁俊教孩子們唱:“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毕娜諓灍犭y當,孩子們就吟唱清涼的詩:“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倍煅┗ù笕缦?,孩子們就一起高歌:“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p>

每周一詩,都是老師們精挑細選的,詩歌的類別也有講究,比如以品格詩育人。學校每天早晨的必讀詩歌,一是《晨詩》,二是以色列國王教導兒子的箴言《懶惰人啊》,這類詩歌正在影響著孩子們。有一個孩子叫張禮國,比較懶惰,從前考試分數總是個位數,后來有一次英語考試考了60分,他還喜滋滋地寫了一篇作文:“有一次英語考試,試卷發下來,我看到了一個6,后面還有一個0,我高興壞了!可惜當時爸爸媽媽不在家,不能馬上告訴他們?,F在我是一個努力的孩子,有一種‘藥可以救我了,就是不要做懶惰人!”新中小學的孩子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兒童,除了貧窮,他們還非常自卑,于是,梁俊教孩子們吟唱袁枚的《苔》。他想用這首詩勉勵孩子們:無論現在身在何地,將來身在何處,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

梁俊還選了一類沒有功利目的的詩,只是讓孩子們單純體會古詩的趣味、意境。苗寨里家家戶戶都養雞,梁俊就教學前班的孩子朗讀袁枚的《雞》:“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與雞知?!焙⒆觽儤泛呛堑乇舜苏{侃:“和雞相處要小心哦,千萬別讓它看到你流著口水吃雞的樣子?!睂τ谌哪昙壍暮⒆?,梁俊就帶他們感受邊塞詩的凄涼悲壯;到了五六年級他們情竇初開的時候,梁俊就教他們唱宋詞。

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們幾乎個個能“出口成詩”了。放學后值日的孩子,會一邊掃地一邊高唱:“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中午排隊打飯的時候,也有孩子會突然高歌:“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揚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币荒晗聛?,梁俊用民謠音樂的方式,為五六十首詩詞譜了曲,就連從前不會彈吉他的岑楨,也特地學習了小吉他——尤克里里。

3

一年下來,每個孩子都有了一百多首詩的儲備量。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梁俊要求孩子們堅持寫日記,而對日記的要求只有一個:真實。于是,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作文誕生了。

有一個叫吳榮平的孩子,因為媽媽識字,是當地少有的家教嚴格的家庭,小小年紀的吳榮平還無法理解“自由”的真正含義,卻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是當一個孤兒》。大多數孩子的夢想都是當科學家、宇航員、建筑師……山里有些孩子的想法很怪異,除了當“孤兒”,還有孩子說出想當放牛娃、乞丐這樣的理想。有一個小女孩說,她的夢想是做男人,還有當兵。

有一次考試,梁俊出了一道作文題:《什么東西是看不見卻存在著的?》一個叫朱思語的學生花了5分鐘就交上來一首詩。后來,朱思語告訴梁?。骸坝幸惶?,我和朱思英、朱銀春去趕場,在石門那里看到一個女孩,我就愛上她了?!边@首小詩,寫的就是他當時的體會。孩子們愛寫,梁俊就在考試里加了一個項目——詩歌寫作。于是,一大波小詩人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

岑楨作詞、梁俊作曲,特地為孩子們寫了一首小詩——《后山書》:“后山自立在,小兒相伴來。冬日暖群青,南風綠松柏。柴火身前旺,琴聲內里滿。歡逐笑顏開,安臥映空白?!?他們鼓勵孩子們寫詩,并在班上和大家朗讀分享,他們也鼓勵孩子們多說苗語、穿民族服裝,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兩年的支教生涯結束后,梁俊將石門坎孩子們的作品整理出版,書名就叫《烏蒙山里的桃花源》。后來,他發起眾籌,籌得了15萬元用于支付出版成本,同時給石門坎的孩子們建一個小小的圖書室。他說:“這些孩子還沒有長大,我們也無從得知這些詩歌、這一段童年經歷,會對他們未來的命運產生什么顛覆性的改變。但是,我們深信,童年時代的記憶和知識,會深深烙刻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美好、溫暖、感動,都將化作前行的力量?!?/p>

(新中小學部分學生的詩歌作品選登見本期封三)

猜你喜歡
支教詩歌孩子
我和詩歌的關系(創作手記)
警惕功利性支教
七月詩歌
大學生短期支教的現狀及困境歸因分析
詩歌的奇怪隊形(一)
丹江口市教育局 對鹽池河支教教師進行考核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