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國際漢語教育教材《輕松學漢語》

2018-06-26 07:24張蝶
現代語文 2018年3期
關鍵詞:漢字教學課文內容

張蝶

摘 要:自1997年香港回歸之后,普通話和漢語教育在香港逐漸開展。師資和教材成了普通話教育的兩大難題。其中由于香港的“兩文三語”環境使得好的教材格外難以獲得。香港英基國際學校馬亞敏、李欣穎老師基于多年教學經驗編寫了《輕松學漢語》(Chinese made easy)獲得了一些國際學校的認可。本文從教材課文內容、生詞練習方式、漢字教學方式和中國國情文化教學融入這四個方面對本套教材進行了歸納總結和分析,發現本套教材編寫語言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故事貼近香港學童生活,具有趣味性。生詞練習方式富有科學性,但是不夠多樣化,漢字教學注重部件,強調重現,具有系統性,中國文化教學滲透性強。這套教材廣受國際學校歡迎,證明了教材編寫的成功,對漢語海外推廣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香港國際學校教材《輕松學漢語》 課文內容 生詞練習 漢字教學 國情文化教學

一、引言

在國際漢語教學的教學活動四大環節中,教材編寫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劉珣,2010),對教學過程也有很大的影響。劉弘、蔣內利(2015)指出,目前對外漢語教材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比較研究(45%)上,對單部教材的研究和評述較少(34%),并且后者集中在2005年之后的這十年,呈穩步增長的趨勢。

香港作為曾經的英屬殖民地,1999年回歸之后,普通話教學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慢慢地,小學、幼兒園的教育開始看重普通話教學,不少學校將普通話教學與英文教學并重(蘇新春,1998)。香港的學校分公立學校、集資學校和國際學校。據筆者了解,目前香港國際學校使用的教材各式各樣,比如新加坡國際學校、維多利亞國際學校使用新加坡的漢語教材《華文》,加拿大國際學校、西島中學、港島中學等國際學校使用由香港英基國際學校馬亞敏老師和李新穎老師主編的《輕松學漢語》。另外,本套教材在海外也受到廣泛歡迎,美國的許多中學都使用本套教材(朱景嵐,2010)。由于新加坡《華文》教材的教學對象偏向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而香港的《輕松學漢語》這套教材的教學對象更加偏向漢語為第二語言的非華裔教學對象。所以本文以《輕松學漢語》(青少年版)作為研究對象來探討香港國際學校的漢語教材特色。

目前針對香港教材的研究比較少,針對香港國際學校的教材的研究更少。更多的學者們關注的是香港普通話、英語和粵語“兩文三語”共存的現象。鑒于目前香港的學校越來越看重普通話的教學與學習,對國際學校教材的研究不論對香港普通話學習還是對世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輕松學漢語》教材的基本情況

香港三聯學社自2001年出版了《輕松學漢語》(Chinese Made Easy)幼兒版8冊、青少年版8冊,包括簡體字和繁體字兩種版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自2006年開始逐步出版《輕松學中文》(Easy Steps to Chinese)幼兒版8冊和青少年版8冊,也包括簡體字和繁體字兩種版本,并且逐步開始出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版和德文版,形成多語種教材。香港和大陸的版本內容一樣,都有課文、練習冊、教師用大圖卡、大詞卡、掛圖和教師手冊。其中,教師手冊并沒有像國內許多教材(比如《HSK標準教程》)那樣給出詳細完整的教案,而是簡要地提醒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活動和把握哪些教學重點,每一單元都有相對應的單元測試,嚴密追蹤學生學習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編者馬亞敏老師和李欣穎老師在香港國際學校任教,全套教材編寫目的就是針對有考GCSE、IB和AP、IB等考試需求的全球漢語學習者,適應海外國際學校中學生的學習需求。本文主要從《輕松學漢語》整套教材中面對非華裔學生的青少年版教材的國情文化知識方面,教學中的拼音學習、漢字學習和詞匯以及句子結構學習的安排,各語言要素的練習方法、語言知識和版面設計這三個角度對這套教材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總結,從探討這套教材的系統性、科學性和趣味性。

(一)教材的系統性

《輕松學漢語》由香港英基國際學校港島中學漢語老師馬亞敏、李欣穎編寫,全書貫徹“結構-功能-文化”的理念,注重把結構功能和文化相結合(馬亞敏,李欣穎,2014)。編者在以結構為基礎的同時考慮到結構所表達的功能,在課文中穿插中國國情知識和文化知識,這些國情文化知識都融入在課文中。

《輕松學漢語》這樣的內容設計,在第1~2冊打好語音、漢字偏旁以及筆畫基礎,第3~6冊進一步鞏固和擴展漢字認讀和書寫、詞匯知識之后,學生在第7~8冊學習中能夠從容應對IGCSE、GCSE、SAT、IB、AP、HSK等升學考試或者語言水平考試。第5~8冊中大量的中國國情和文化知識,以及引入豐富時事內容的設計,更符合國際學生升學考試的內容要求和形式要求。

(二)科學性

(1)注重知識的回顧和練習,保證知識“螺旋形”積累。在第一冊前兩課簡要地介紹漢語的拼音和聲調系統之后,接下來3-12課都在復現和練習一組拼音。漢字的結構在第四課就出現,對漢字結構的判斷和練習貫穿了第一、二階段。漢字的偏旁采用直觀的圖畫展示,在每一課的聯系中,都會根據課文中的生詞對已經學過的偏旁部首進行復習和綜合練習。

(2)融合多種教學法,博采眾長。漢字、生詞和基本句型的學習采用了傳統的默寫方法、句型變化法等等,而課堂活動和練習則融合了第二語言學習中使用的情景教學法、交際法和任務法等等。從第一冊引入漢字書寫之后,練習冊都會有描紅的漢字練習,鞏固學生漢字知識,彌補英語語言環境下學生學習漢語的一大短板。而且每一課都會有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活動,比如看圖說話、看詞說話、學習預訂機票計劃旅行、就網絡對人們的影響做辯論等等。這樣的設計比較全面介紹漢語知識和文化知識,同時也保證了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技能同時發展。

(三)趣味性

劉頌浩(2008)認為,有趣的教材具有保護學習積極性和激發學習動機的作用。他把跟語言教材相關的趣味性分為“產品趣味性”和“過程趣味性”,教材本身有的趣味性就是“產品趣味性”也就是“語言趣味性”,“語言趣味性”既和語言形式相關又和內容相關;利用插圖、版面、印刷營造的趣味性就是“過程趣味性”?!遁p松學漢語》這套教材很好地做到了這兩點,在語言形式上,前兩冊都是對話體,第三冊開始逐步進入敘述體;在語言內容上,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內容,如表3:

表3:《輕松學漢語》中課文涉及到的的語言教學內容

第1~2冊 學生家庭成員的豐富多樣性和班級里同學的國際多樣性、交通工具包括港鐵和校車、家庭社區和學校的構成等。

第3~6冊 學校的設施、家庭小區設施、香港食物的特色、香港的四季的特征、香港社會里不同人種的混合居住形式、香港這類海濱城市獨有的8號臺風天氣以及其影響、學生學校選語言課運動課、暑期打工和訂票計劃出游、做義工賣旗參加義賣會、組織和參加露營、過春節購買鮮花和準備盆菜、沉迷于上網、學生使用手機和蘋果電腦的情況等。

第7~8冊 大學入學申請和面試細節與具體考量、科技網絡給生活帶來的影響、青少年網癮問題、畢業致辭內容、全球化現象、無政府組織機構等等。

教材內容與學生成長同步,學生時代感很強,能很快接受?!遁p松學漢語》圖文并茂,裝幀精美,插畫、配圖格外豐富。從拼音、聲調的學習,到漢字部件的學習和練習,對話和課文的編排,都運用了色彩豐富、精制漂亮的水彩畫和漫畫,十分形象生動,特別受到青少年學生的喜愛。

總的來說,《輕松學漢語》(青少年版)這套教材,在漢語語言要素的知識安排上和中國國情和文化介紹上都具有系統性,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語言要素的練習上具有一定科學性,在語言內容和版面設計上都具有趣味性,能夠充分吸引學生,滿足到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漢語。這也是香港以及歐洲和美國許多學校愿意使用這套教材的原因。

三、對這套教材的一些思考與建議

第一,《輕松學漢語》深入淺出的介紹了文化知識,圍繞日常生活,選取語料比較廣。但1~4冊重視詞語和課文的練習,例句解釋和語法操練上嚴重不足,詞語選擇上難度不大。適合歐美學生的第二語言教學,因為歐美學生以及國際學校學生的學習習慣一向是大量的有意義的內容輸入,讓學生沉浸在語言材料中,是自我歸納總結式的學習,老師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給予支持與幫助,而不是演繹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照顧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關注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推進自己的學習,可以說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然而,這套書也有其局限性,在第5-8冊開始引入了語法notes,但是僅限于“給結構說句子”,一定程度上變成了句子的替換演練,并沒有充分練習句子的使用,因而在練習安排上沒有體現交際性。

第二,濃郁的香港特色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本教材關于“全球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推廣。一些語言帶有的香港特色特別嚴重,雖然說本套教材編者最初目的就是適用于香港國際學校學生,但是一些粵語被直譯,比如第7冊中第9課《健康的飲食習慣》,課文從討論學校餐廳的快餐入手,通過寫作練習和閱讀練習介紹了香港的飲茶習慣、臺灣小吃和北京炸醬面。但是在《香港愛飲茶》中,最后一句“得閑飲茶,香港人經常這樣相約”中“得閑飲茶”即是粵語直譯,普通話應該是“有空一起喝茶”,其他類似還有“義工”(普通話為“志愿者”)“資訊爆炸”(即“信息爆炸”)等等。雖然課本應該特別考慮香港特色,但是筆者認為在語言上,應該注意引入普通話的表達方法,雖然說不同的地方會有自己的詞匯,但是如果沒有介紹,就會有可能演變成只能明白“港式”普通話或者“粵式”普通話,對廣泛使用的詞匯反而比較生疏。這樣對于全球推廣這本教材來說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如果課堂上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就不需要學生再研究摸索。

第三,語料難度。語料難度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張寧志(2000)指出,以語料的平均句長和每百字包含的非常用字作為衡量語料難度的標準,其中中學教材以平均句長度為標準。在對《輕松學漢語》每一冊前中后挑選三篇課文進行平均句長的統計之后,其中,課文中涉及到“是的,對,喜歡,不,為什么”這樣的縮略提問和回答不計入統計中,表示列舉的句子也不列在其中詳情如表4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整體上每一冊的語料平均句長按冊增加,但是在第4和6冊出現中間課文平均句長短,第3和8冊出現中間課文平均句長長的現象??赡芘c編者關于內容的考慮相關,因為第6冊第7課內容是春節去酒店吃年夜飯,整篇內容關于點菜,所以句長相對而言比較短。但是如果把語言內容和語料難易度同時列入考慮范圍,可能會更適合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第四,教材版面設計不夠整潔,中高級階段階段趣味性不夠。雖然說《輕松學漢語》的一大特點是色彩豐富、插圖豐富,這樣的特點可以很好地吸引低齡學生,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在學中玩、玩中學。但在5~8冊教材中,這樣的特點不再明顯,而且版面整體設計開始變得擁擠,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視覺疲勞和心理壓力。很多學員反映,到了高級階段之后,中文課本看起來不再那么有意思??赡苄枰嗑幱啺婷嬖O計有趣、內容豐富的教材。

第五,教材多媒體化欠缺。雖然《輕松學漢語》附帶光碟、詞卡、圖卡和掛圖,但是相比《長城漢語》配置的一系列網上電子學習資源來說,《輕松學中文》的多媒體化還遠遠不夠。而其他語言教材,不僅有生動活潑的版面設計,同時有豐富的網上音頻、視頻等材料,相比之下,《輕松學漢語》的電子化材料比較欠缺。國際學校學生往往擁有豐富的多媒體設備資源,比如平板電腦、臺式電腦、手機等等,《輕松學中文》可以在教師參考書、教材字卡、詞卡、學生練習活動庫等方面繼續改進,豐富學習資源,維持教材的生命力。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在香港國際學校和歐美學校中廣泛使用的一套教材——《輕松學漢語》(Chinese Made Easy)進行細致的觀察和總結,從語言要素安排和語言內容學習設計方面,從文化知識點的引入和講解方面,從教材的版面設計方面,對這套教材做了充分的觀察和分析,總結其優點:合乎第二語言學習者語言學習規律,保證語言內容學習和文化學習同步,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和版面設計保持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等等。需要改進的方面:高級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和版面設計的單一性需要得到改進,香港語言特色過于嚴重不利于全球推廣,語料長度需要保持層層遞進,教材輔助多媒體材料需要進一步開發等等??偟膩碚f,這套教材集合了語言內容的豐富性、文化的貼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劉頌浩.論閱讀教材的趣味性[J].語言教學與研

究,2000,(3):15-201.

[2]劉頌浩.關于對外漢語教材趣味性的幾點認識[M].

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5):1-7.

[3]劉弘,蔣內利.近十年對外漢語教材研究特點與趨

勢分析[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5,(2).

[4]劉珣.對外漢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出版社,2010.

[5]馬亞敏,李欣穎.國際化視野下的中小學漢語教

材-談《輕松學中文》(青少年版)編創理念[J].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4,(1).

[6]蘇新春.回歸前香港、北京、廣州的語言態度[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2).

[7]張寧志.漢語教材語料難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漢

語教學,2000,(3):83-88.

[8]朱景嵐.介紹一部好的中小學漢語教材-《輕松

漢語之我見》[J].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2010,(1):129-133.

猜你喜歡
漢字教學課文內容
必修4 Units 1—2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課文語法填空
淺談零基礎留學生的漢字教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淺析短期漢語培訓背景下對外漢語漢字教學
論漢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學生漢字畏難心理中的作用
試論怎樣利用漢字中的文化因素進行對外漢語漢字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