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思考 解決問題

2018-06-28 05:40
數學小靈通·3-4年級 2018年5期
關鍵詞:列方程豎式邊長

小朋友,你會用一些數學思考方法來解決問題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解決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方程”的有關數學問題吧,相信你很快就能學會的。

一、轉換思路解決問題

有些題目按照一般的方法去思考,往往比較繁難,這就需要轉換一種方式去思考。如果我們能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恰當地轉化題中的數量關系,就能化難為易,順利地解決問題。

例1.把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按下圖那樣一層、兩層、三層、四層……拼成各種圖形,如果拼成的圖形有n層,那么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分析與解]觀察這四個不同的圖形,從表面上看,第二、三、四個圖形是不規則的圖形,較難求出它們的周長,更難求出有n層圖形的周長。但通過比較、分析、思考,我們可以運用轉化思想來解決這個問題,把求不規則圖形的周長轉化為求規則圖形的周長。

按照下圖所示的方法,從下到上、從右到左把線段平移,第二個圖形(2層)可以轉化為求邊長是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第三個圖形(3層)可以轉化為求邊長是3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第四個圖形(4層)可以轉化為求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

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可以推理得到,第n個圖形(n層)可以轉化為求邊長是n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周長為n×4=4n(厘米)。

二、推理思考解決問題

推理思考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思考方法。推理思考是按一定順序觀察、分析和思考,是一種有根據、有條理的邏輯推理。學會推理思考,有利于解決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

例2.下面豎式中的A、B、C、D分別代表什么數字?

[分析與解]從上面豎式中可以看出,和的最高位上的數字只能是1,即B=1,代入原來的豎式,得到下頁的豎式。

由個位上D+1=1,得到D=0。因為千位上的A+C=11,可以推出十位上的和C+A=11,進而推出和百位上的數字C=1+1+1=3,把C=3代入A+C=11,得到A+3=11,所以A=8。因此豎式中的A、B、C、D分別代表的數字是8、1、3、0。

三、方程思路解決問題

一些需要逆向思考來解決的問題,如果用算術方法解答往往比較繁難,也容易出錯,因此我們可以按順向思考列方程來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化難為易。

例3.一位老人,把他今年的年齡加上16后除以5,再減去10,最后乘10,恰好是100歲,這位老人今年多少歲?

[分析與解]這道題是逆推問題(還原問題),我們可以按順向思考,根據“老人的年齡加上16后除以5,再減去10,最后乘10,等于100?!绷蟹匠探鉀Q這個問題。設這位老人今年x歲,可列方程[(x+16)÷5-10]×10=100,解得:x=84,這位老人今年84歲。

四、借助直觀解決問題

一些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比較隱蔽,較難理解,如果能結合具體情境或直觀圖形(線段圖、示意圖)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形象、直觀地表示出來,就有利于找到等量關系,更好地列方程解決問題。

例4.張師傅生產一批零件,他把零件分成甲、乙兩堆,如果從甲堆拿出15個放入乙堆中,則兩堆零件個數相等;如果從乙堆拿出15個放入甲堆中,則甲堆零件個數是乙堆的3倍。原來甲、乙兩堆零件各有多少個?

[分析與解]對“從甲堆拿出15個放入乙堆中,則兩堆零件個數相等”往往容易誤解為原來甲堆零件比乙堆多15個;對“從乙堆拿出15個放入甲堆中,則甲堆零件個數是乙堆的3倍”往往容易誤解為此時甲堆零件比乙堆多15×2=30(個)。如果我們能畫出線段圖,借助直觀圖形就容易找到等量關系。

觀察下面的線段圖,從甲堆拿出15個零件放入乙堆中,則兩堆零件個數相等,可以看出原來甲堆零件比乙堆多15×2個。

從乙堆拿出15個零件放入甲堆中(如下圖),則甲堆零件個數是乙堆的3倍,可以看出此時甲堆零件比乙堆多15×2+15×2個。

設從乙堆拿出15個零件放入甲堆后,乙堆零件有x個,根據此時甲堆零件個數是乙堆的3倍,可列方程3x=x+15×2+15×2,得到2x=60,解得:x=30。因此原來乙堆零件有30+15=45(個),原來甲堆零件有45+15×2=75(個)。

猜你喜歡
列方程豎式邊長
錯誤的豎式
豎式趣題
淺談列方程解決問題
巧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大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豎式填數
大樓在移動
調換數字
用列表法列方程解應用題
利用待定系數法列方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