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微”處練真“章”

2018-07-05 09:11陳月彬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見聞習作筆者

陳月彬

《課準》指出:“要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钡簧僬Z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往往忽略學段要求和學生年齡特點,隨意拔高要求,揠苗助長,結果使得學生“望文生畏”,習作教學寸步難行。而“微作文”的興起,為習作教學打開了一扇新窗。微作文篇幅短小,記錄微時感受,它與小練筆類似,但又有別于小練筆的片段描寫,最主要的區別是微作文的結構和內容相對完整,與時下流行的篇幅短小、表達自由、形式靈活的微博、微信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更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激發他們的習作興趣。

一、微立意——克服畏懼,樂于表達

在習作指導中,語文教師經常要求學生作文立意要有新意,寫事作文最后要寫出啟示或收獲,寫人作文要突出人物的高尚品德。由于學生閱歷有限,對于生活中新穎的事情缺少認知,同時并非都能從小事中悟到大道理。于是只好胡編亂造,說假話,說大話。要改變現狀,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微作文告訴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微”中立意,先學會用流暢的語言記錄生活中的小事。例如有一天出操時,學生排好隊剛下到操場,下起了雨,學校馬上通知學生要進教室。筆者看到不少學生開始竊竊私語,表情有失望也有竊喜。于是在布置當天的作業時,要求學生把這件小事寫成微作文。學生暢所欲言,有一個是這么寫的:我們排隊走出教室時,看到校長在走廊一直抬頭看有沒有下雨。我心里暗暗祈禱:老天爺你快點下雨吧……當我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到操場剛剛立正站好,大雨就一滴滴地落下來。我看到校長和劉主任在臺上面面相覷,好像經歷了一番艱難的抉擇,最后不得不宣布“各班快速回到教室,抓緊速度,不用按退操的隊伍了”??粗iL無奈的表情,我心里暗暗竊喜……學生的習作沒有高遠的立意、鮮明的主題,但相較于他們平常寫的主題統一的單元習作卻更顯流暢、真實,富有生活氣息??梢?,從“微”中立意,降低習作要求,鼓勵學生寫生活中的小事,有助于學生消除“談文色變”的心理,使他們樂于表達,訓練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微內容——觀察生活,眼中有物

平時習作教學時,確定了習作主題后,教師總會提出一大堆要求,往往讓學生“退避三舍”,無話可說、無從下手。寫微作文,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從“微”處觀察,從“微”處取材,從“微”處記錄,不斷積累習作素材,提高表達能力。

1. 記錄微見聞,積累生活的素材。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度過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教師應抓住機會參與其中,指導他們在活動中學會觀察,記錄微見聞。例如這學期本??萍脊澯袀€“雞蛋撞地球”的比賽項目,筆者和學生一起看視頻、設計裝置,進行試驗,比賽時到現場加油鼓勁。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不時抓住契機引導學生將所見所聞用簡單的文字記錄下來,最后再進行回憶、梳理。在完成科技節活動征文時,不少習作水平中下的學生出乎意料地“思如泉涌”?;谶@次成功的經歷,之后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如“藝術節”“體育節”,學生開始懂得在活動中觀察,適時記錄微見聞,為習作積累了不少生活素材。

2. 寫微日記,體會觀察的快樂。家庭生活也是學生豐富的素材庫,但如果只是提供范文、憑空想象,那么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就只局限于父母送傘、送醫院等陳詞濫調了。在教學五年級“感悟親情”的習作前,筆者將觀察目標鎖定在“一個親人”身上,提前一周布置作業:選擇你身邊的一位親人進行觀察,從他(她)的對話和行動中尋找令你感動或印象深刻的生活細節,寫微日記。由于沒有寫作時空、寫作章法等的限制,學生可以自由寫下每天的觀察內容,因此他們呈現出來的內容不再單一重復。如:上學前的叮囑、放學路上的陪伴、游樂場的歡樂、受傷時的訓斥、訓斥后的目光……通過形式自由的微日記,學生體會到了觀察的樂趣,容易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習作就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自然而然成了情感抒發與表達的好途徑。

三、微感受——細微處見真情

《課標》強調:“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蔽覀円膭顚W生將當下最真實的心情和想法寫下來,表達自己的微感受,抒發自己的真感情。因此,筆者經常引導學生記錄自己的心情,例如軍訓會操結果公布之前,筆者詢問了幾個學生的感受,有一個學生說:“我很緊張,希望我們班能得獎,可是剛才我自己在向右轉的時候轉錯方向了,不知道會不會被扣分,所以我又很擔心,手心都在冒汗了?!奔绕诖謸?,多么真實的感受。宣布結果后回到教室,筆者又馬上讓學生記下自己的心情。那個學生寫道:“當評委念到五年級的時候,我的心簡直提到了嗓子眼?!@勝班級五年(1)班,果然,我們失敗了!失望和傷心的感覺如鯁在喉。一個星期辛辛苦苦的訓練白費了。都怪我當時走神了沒有注意聽,不知道同學們會不會怪我?雖然陳老師說只要我們盡力了結果并不重要,可是我的心里還是感覺很失落,很內疚……”簡單的幾十個字,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小作者復雜的心情,令筆者讀后為她的懂事和自責感到心疼。對于此類真實的微感受,不管行文長或短、語言是否優美,筆者都會打出較高的分數。學生感受到進步,有了成功的喜悅,就會增強信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心聲。筆者相信在自由表達的前提下,隨著學生閱歷的不斷豐富、思想的不斷成長,寫出流暢、動人的佳作指日可待。此外,利用學生對網絡的喜愛,筆者鼓勵他們建立微博,自由表達;用微信記錄下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學生之間還會互相跟帖評論,留下微感受。在簡單的要求、豐富的形式、自由的表達中,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漸被調動起來,敢說愛說,獨特的個性和見解也得到了彰顯。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濱東小學)

猜你喜歡
見聞習作筆者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越南見聞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習作展示
異域見聞
海外見聞
性能相差達32%
醫院見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