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不厭百回改——談談作文的批改

2018-07-07 06:41劉錦權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批改修改整理

劉錦權

【摘 要】“批改”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環節,上連“指導”,下接“講評”,是對“指導”成效的檢驗,是對學生習作成果的肯定與修正,并為“講評”積累資料?!芭币埠?,“改”也罷,著眼點應放在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上。這一環節,實質上就是再一次用心思考文章的立意選材、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等方面的問題,是一個求通求順,并逐步追求精美的動態過程。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批改;修改;整理

一、找出共同毛病,集體輔導修改

指導學生修改作文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沒有代替學生修改文章,而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在我的指導下動手修改文章。比如一次習作,我將班內上、中、下三種水平學生的文章各選閱幾篇,從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對學生習作中所犯的相同毛病,一般不必作逐一批改,而是把錯誤的情況摘記下來,集體輔導修改,讓學生從病例分析中懂得錯在哪里,怎樣修改。然后,各自找出文章中的同類錯誤,練習修改。

為了便于整理,“批改記錄”可按篇次分列錯別字、病句、審題、取材、結構、思想內容等項。批改時,我發現問題隨時分記在各個欄目里。如果遇到長句子或篇章結構、思想內容等方面的問題,摘記麻煩,就在規定的欄目里注上學生的姓名、頁碼和行次。

輔導學生集體修改,要發揮集體的智慧,讓學生動腦筋發現錯誤,想辦法糾正錯誤。比如學生記歡迎外省市參觀團來校參觀一事,不少學生文中用到“來臨”、“光臨”、“親臨指教”、“臨別”、“臨了”等詞語。其中“臨”字的錯字率達40%。以往批改作文遇到錯字一律打“×”,或用“○”圈出錯別字,并在旁邊寫上正字,讓學生訂正。這樣做不僅相當麻煩,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往往是前面訂正了,后面又錯了,這里訂正了,那里又錯了,即使罰寫十遍二十遍還是解決不了問題。這次,我把自己動手變為要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在黑板上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們早已盼望的日子來臨了?!保ㄎ覍ⅰ芭R”字有意寫成錯別字)讓學生通過觀察、辨別,找出錯字。再要他們指出錯在哪里,分析造成錯誤的原因。將“臨”字的右下底寫成“皿”,究其根由,這是受“盆、孟、盤、盒”等字底的影響。漢字中“皿”字底的字很多,常用字就有十多個,而“臨”字右下底有它的特殊性,弄清這點,學生中就很少有人再把“臨”寫錯了。

二、標符號,作提示,書面輔導修改

小學生看老師批改后的作文,大多數先看分數或等級,后看評語。至于老師修改了哪些地方,為什么要那樣修改,卻很少認真研究。為了減少作文批改中的無效勞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批改作文時,可盡量少作書面修改,多作書面輔導。我針對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他們的作文標上修改的符號,或作修改提示,將學生經過努力能夠修改的地方,留給學生自己修改。

學生文章的毛病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毛病修改符號無法表明,就用簡短的語言作提示,指出毛病在哪兒,要求學生修改。比如有個學生在《一個勤奮學習的同學》一文中寫了這樣一句話:“一次,他生病住院還把課業用品帶到病房去,一有空就學習?!蔽医o這句話作了這樣一個修改提示:住院了不存在有沒有空的問題,想一想應該怎樣寫才好?

修改符號和修改提示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同時使用,這要根據輔導修改的具體情況而定。有個學生在《我的好同學》一文中寫了這位同學關心別人、熱愛勞動和勤奮學習三個方面的事例,但是,各段之間缺少過渡聯系。我除了在節首標上插補符號外,還加了提示,要這位同學溫習《趙州橋》這篇課文,學習運用關聯句作過渡的方法,將孤立的三個段落連接起來。

給學生的文章標修改符號、做修改提示要從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實際出發,由易到難 ,逐步提高要求。比如訂正錯別字,開始直接在錯字或別字上標上符號要學生訂正,進而不標錯別字符號,只在某句、某節、某段注明有幾個錯別字,要學生仔細查找,自行訂正。

標修改符號,作修改提示,不僅要看文章,而且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仔細研究,區別對待。估計每個學生只能對某個句子的成分殘缺有修改能力,就在句子成分的殘缺處標上插補符號,讓學生補上;而對段落層次的混亂無法調整,我則調整后加上修改提示,指導學生去讀調整后的文章,體會調整與不調整的差別。對水平較高的學生,估計有能力調整混亂層次的,我只作修改提示,由學生自己去調整。

三、個別交談,當面輔導修改

輔導學生修改文章,同醫生治病一樣,要對癥下藥。我除了通過書面了解情況,分析病因外,還采用與學生直接接觸的辦法,個別交談,當面輔導修改。

采用這種辦法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一次只宜解決一個重點問題??捎卯斆孑o導修改的辦法,幫助學生解決審題、立意、選材、結構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問題。有個學生的作文《暑假記事》從做了哪些暑假作業、閱讀了哪些課外書,寫到看戲、看電影及納涼耍水,寫了幾百字,卻沒寫清楚一件具體的事。這篇文章的癥結是:寫事沒有事。這個問題無從輔導修改。于是我找他當面交談。原來,這個學生對“事”的概念模糊不清。他暑假中學會了游泳,參加過夏令營,而在文章中,這些事只是蜻蜓點水,一掠而過。輔導這樣的學生、修改這樣的文章,既不能在個別字句上糾纏,也不能簡單批上“重寫”兩字,而是要把輔導修改作為寫作指導的繼續和深入。我以“學游泳”一事為例給他講記事的六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幫助他理出學游泳一事的頭緒,指導他著重寫具體學游泳一事。經過這樣輔導以后,這個學生寫的《暑假記事》就比較生動具體了。

四、讀讀改改,培養修改習慣

語音語調有表情達意的功能,古人作文特別重視朗讀和吟味。一篇作成,吟誦幾遍,不順暢、不夠味之處或刪或添或調,務必使文氣貫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葉圣陶先生說:“文章寫完之后,最好是念一兩遍……要念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痹陂喿x教學中,學生聽、說、讀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偶爾讀錯一個句子或說錯一句話,學生能迅速地聽辨出來,并提出改正意見。由此在作文教學中也可啟發學生朗讀自己的文章,辨析用詞造句、謀篇布局上的問題,并加以修改。

五、結語

文章不厭百回改。從某種意義上說,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我就是這樣批改作文和培養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的,因而學生的作文水平在不斷地提高。

猜你喜歡
批改修改整理
淺析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的現狀及困境
淺析初中英語“零作業”批改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精雕細琢成美文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高一零碎知識整理
整理歸納中漸次堅實
整理房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