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人性化行政執法

2018-07-07 06:41張婷杜興潤毛盈四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行政執法人性化

張婷 杜興潤 毛盈四

【摘 要】現代法治的價值取向是“以人為本”,近些年來,我國的行政執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非人性化的危機,從長遠來看,這并不利于我國行政執法的發展。因此我們認為行政執法人員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應該把握好行政執法的“度”,以此體現法律的人文關懷。法律雖然具有權威性與不可侵犯性,但是執法人員在運用法律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采用靈活的方式,多一些人文主義的關懷,貼近與公眾的關系,增強公眾的幸福感。本文將探究人性化行政執法的內涵、必要性以及人性化行政執法如何提升公民幸福感。

【關鍵詞】人性化;行政執法;人性化行政執法

一、人性化與行政執法

(一)人性的內涵

筆者認為人性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人們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第二,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品,比如善良、誠實、正直等;第三,尊重人、信任人、關愛人、培養人,使人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人性化行政執法可以理解為:行政主體在不違反法律具體規定的前提下,在執法的過程中,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人,以仁慈、理智、溫情的方式進行執法活動,維護行政執法的公平正義。

(二)行政執法的內涵

隨著近現代行政權己由傳統的“消極行政”轉向“積極行政”發展,法學界認為行政執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權的過程中,組織、貫徹和實施憲法、法律的活動。行政法既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也是控制與規范行政權的法。

(三)人性與行政執法的沖突與互動

人性和行政執法是對立統一的。首先,自然人具有自然屬性,我們的需求是一個絕對自由的生存發展空間,但行政執法致力于維護公共利益,具有優先性與先定性。當兩者出現沖突時,行政執法則具有優先行使與實現的能力。而行政執法具有先行有效性和確定性,行政執法對個人的空間有一定程度的干涉和限制。同時,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從這個角度來講,行政執法維護了人性,人性也是行政執法是否具有正當性的標準。人特有的精神屬性是指他人對自己的人格的尊重、社會地位的認同以及思想世界的不干涉,而對其的保護手段主要是依靠行政執法的命令性和強制性。但行政執法并不是對其盲目保護,當人的精神自由對社會的秩序構成負面影響的時候,行政執法將采取強制手段對人的精神領域進行合理有效地限制。其次,人具有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的體現。人的活動都具有社會性,人是需要一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社會是人組成的。人渴求建立一種社會秩序,人遵守共同秩序,其表現在行政執法的內容的一致性。行政執法的目的是以建立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為其目的,必然對個人的社會屬性進行限制?;赜^實踐,法律能否實現,其依賴于法律理論的分析、理解和廣大公民的積極參與。沒有公民的積極參與或者爭取,法律的價值就根本不能實現。同樣,沒有人性化的執法,人性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讓我們總結一下什么是人性化行政執法?針對人性化行政執法的理解,各個理論觀點不一,如果單純從字面上理解,人性化執法就是以人為本的執法活動。有學者認為,所謂人性化的執法,就是實現執法中充滿著人性,應該是執法者遵循法律的具體規定,在尊重當事人合法權利的前提下,依據正當的程序進行非歧視的、理性化的執法活動。作者認為,法律是絕對剛性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對執法過程的要求也是其在執行過程中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執行,執行的具體措施也是與法律規定想符合的。行政相對人是執法的對象,也是執法結果的承受者。而我們知道法律的執行會直接影響到人的生存與發展,而人性的保障是人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故而,我們可以認為人性化執法就是指在不違反法律的規定的前提下,將人性合理地運用到執法過程中,減少兩者之間的沖突,充分發揮發揮兩者的互動,賦予執法人性的內容,也就是在執法的理念和操作中,尊重人性,尊重人的生存和發展。

二、人性化行政執法的必要性

(一)現代法治理念對人性化行政執法的要求

法治的核心內容是要實施“良法之治”,何謂“良法”?法作為社會的上層建筑之一,其作用就是調整經濟基礎,換句話說,法就是把社會各個分歧內容予以包容,尋求共同的秩序和標準,在調整社會大環境的時候,運用相對統一的標準和手段去調控社會中各色的法律關系。在這種意義上來講,法律如果更能夠容納不一樣的意見和行為,法律才能更加接近人類的理性,這樣的直接結構就是執法的過程和結果才能更好地符合人性要求,實現真正的人性化執法。

并且現代法治社會,對于行政執法不再強調以往單純的“管理論”或“控權論”的目的,而是通過強調對政府權力的法律制約和程序規范,調動和平衡執法主體與相對人的相互關系來防止行政權的濫用、防止非人性行政執法,避免給人權帶來不必要的侵害。

(二)人性化執法體現行政立法的精神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人權的重要性都是認可的,其不僅體現在國家的憲法里,而且在越來越多的行政法律、法規中也有較大篇幅的規定,其說明了當今立法的重要思想就是以人為本。法律不再被不被束之高閣,其更多的貼近生活實踐,更多的體現親民的特點,更加地以人民群眾實在權利為重,將其法律權利落實成為實在權利。只有在法律具備一定的條件(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的時候,其才是必須被執行或遵守的。法不應當是專制統治的工具,更不應該是滅絕人類的核心武器,其在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反映民意,反映人類獨有的理性,體現公平、正義、平等和自由。

三、人性化執法提升公民幸福感

十九大報告提出,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持續,這就對行政執法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主體不僅應該嚴格遵守法律,還要采用人們更能接受的方式。公民的生活與行政執法活動息息相關,若行政主體能夠以仁慈、溫和的方式執法,尊重人性,理智化的看待問題,那么公民更能感受到社會的溫度與關懷,由此提升公民的幸福感與社會認同感。

猜你喜歡
行政執法人性化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體驗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稅收執法面臨哪些風險,如何應對
唐山市中心區城市綜合執法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中環境行政執法問題研究
“兩法銜接”調研報告
“扶不扶”的人性化選擇
淺談人性化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