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企業精細化管理

2018-07-10 12:34魯麗惠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管理模式企業

魯麗惠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主市場經濟發展成果的節節攀升,大部分企業的管理模式越來越來精細化、專業化。而在如今社會中,精細化管理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幫助管理人員更方便快捷而又高效的管理企業,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一定的軟實力,同時使利益最大化??梢哉f精細化管理在企業中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們就精細化管理的一些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企業;管理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步步上升,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于越來越先進的企業是無法適用的。競爭力越來越大,我們迫切需要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管理模式,而是要去尋求更加高效適用的管理模式,而精細化管理模式則是比較先進專業的企業管理模式之一。但是我們在推進該模式方面依舊有很多不足,所有我們在此分析該管理模式,幫助我國各個企業找到各自所缺的不足之處。

一、精細化管理的概述

關于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定義,并不是所有人的觀念都是一樣的。有點人認為,企業精細化管理是運用一定的科學技術與技巧將每個崗位的人力資源等各個資源合理高效分配,使得企業管理更加專業。另一些人則認為企業精細化管理是對企業日常管理的思想和理論的總結和運用。但是從上可見,我們都不難發現企業精細化管理都是高度運用企業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一種運營模式。我們更需要的是提高精細化管理程度,加強對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在其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先論、得以完善。

二、精細化在企業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必要性

(一)精細化管理可以使企業利益最大化

企業的定義中,對企業目的的定義簡潔明了。即為盈利。因此企業的盈利問題則應該是最受重視的問題。而精細化管理則是為了企業利益最大化而存在并高速發展。一是幫助企業掙錢,在出售產品、各方面物資支出達到財產最大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減少無意義的浪費。二是幫助企業省錢,企業在盈利之前有物資采購、人員招募、房產地產支出,在這一系列的支出方面精細化管理則是使其最小化,雇傭最適用于一個崗位的員工,采購使用率最大的物資。兩方面的合成帶來的就是企業盈利最大化。

(二)精細化管理為大部分企業的形象潤色

一個企業的外在形象、社會形象及媒體形象都至關重要。形象是任何一個企業的無形財富、企業文化的載體和內在人員素質的體現。精細化則是運用超前的理念和管理思想、先進的技術指導、高度可行性的規劃、人性化多樣化的文化建設活動來為一個企業樹立一定的形象。

(三)精細化管理為企業的生產活動打下了固實的基礎

一個企業中的人工工作分配管理至關重要,即使聘請的是高智商高執行能力的人才,但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管理模式,這個企業也是空有虛表。精細化管理則是將任何一項工作工程詳細地分配到一個部門、一個團隊、一個人、每一天、每一時間表中讓所有人去執行。工作合理而又高效專業,并且為企業省下不少的人力資源費[1]。

(四)企業化管理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

一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止體現在它的盈利方面,更體現在一個企業的細節方面。精細化管理則使一個企業的細處小處都安排得合理而又專業,高效完成工作,無論大方向的對錯還是小細節的精細度都是無可挑剔的。

三、精細化管理在現代企業中實施時遇到的阻力與困難

(一)企業的管理模式轉換得不夠徹底

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在現代想要讓每個企業做到高度化精細化管理是非常艱難的。長期的過渡時間使得企業領導人失去了一部分精力與動力,他們認識不到企業精細化管理對現代企業的幫助,一味的堅守傳統模式,沒有長遠的目光看到精細化管理對企業發展的意義所在,對精細化管理的實施重視度實在太低。同時企業對熟悉并且可以作為實施企業精細化管理的人才招募不夠下功夫,在人才投資上缺乏資金與動力,企業往往注意到了以人為本,多方面多元化發展企業文化與人才培養,卻忽視了對人力資源的素質培養,使企業人工的整體素質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一個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離不開一個對企業中所有人員的整體素質的評估。而缺乏一定素質培養的員工,往往對工作的動力不足,責任心不夠強,對待工作以及公司的態度不對,缺乏熱情與激情。大家通常追求穩定與平淡,不想著發展與上升,一個人的思想與態度影響一部分人的思想與態度,從而慢慢將腐蝕整個企業的動力與發展,最后導致企業的失敗與崩潰。對于企業領導者,說沒有及時的為企業的管理模式做出轉變,不如說是對企業的管理模式發展不夠重視,沒有騰出一定的資金來為企業管理模式轉變做打算,內部的高度忽視也是企業在管理模式上失敗的一大原因[2]。

(二)企業缺乏周全的精細化管理機制

有一些企業已經實施了相關的精細化管理模式,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去完善。但是對于這些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套完整周全的檢測體系去評估精細化管理實施的結果。即使有一些企業也有一定的評估模式對現在的管理模式去進行檢測,但是也只是局部表面,并沒有徹底地檢測評估,然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該管理模式。不完整的評估系統檢測出來的結果也是不公正脫離實際情況的結果,完全無法對企業精細化管理模式起到糾正上升的作用。更嚴重的是如果一些不客觀的數據對企業管理運營產生了影響的話,就是得不償失了。歸根結底,就是大部分企業對管理模式從傳統的模式到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態度不夠端正,只是做著表面的精細化管理。管理者對企業的管理方面其實很瑣碎,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物資管理、財產觀念里等方面。而突然要做大改變,對這些事情的管理也要做相應的應對變化,則使管理者的工作更加繁多[3]。所以大部分管理者只是表面完成精細化管理模式,僅僅是淺層地將工作分配到各個崗位上,并不會太多關注。

(三)對待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力度不夠

一些企業雖然已經引進了相應高科技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但是大部分企業依舊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企業在精細化管理方面處在起步階段,在擁有先進技術設備的前提下卻存在著對精細化管理機制的不足,相關流程上缺乏科學性、對人才的使用調配缺乏合理性等問題。同時,企業在管理層方面的安排也不夠。上級依然和傳統管理模式中一般對下級不管不問,一味向前;下級依舊對上級一味討好、謊報數據與管理檢測結果。企業對管理層與執行層的監督機制力度不夠,約束力太小,員工的工作態度還是過于隨意,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標準太過放松,到最后甚至會導致員工隨意運用自己所處崗位的資源來隨意滿足自己的需求,使企業的利益降低,外在形象有所損害,從而在市場上失去原有的競爭力,一步步走向潰敗。

(四)企業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轉變手段不夠創新

隨著現代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個企業應該積極投身運用相關先進科學技術去進行企業管理,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傳統的管理模式。相應地,精細化管理也應該配合科學管理模式一起運用。應將企業有關數據引進計算機管理系統,加強企業的數據化、信息管理化的運用率。但是結合上面所說的,大部分企業管理層都是表面的精細化管理,雖然把相關人員資源數據放進信息化管理技術中進行實施,但是大部分的分配執行方面還是人工進行,仍然有大量的人力放在一些可以完全被計算機所代替的環節中,浪費了珍惜的人力資源,并且提高了人工影響工作性的失誤的發生率。這些現狀都嚴重影響了現代企業的發展,降低了企業的軟實力,并且使企業在闊大的市場中失去一定競爭力。

四、對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改進措施

(一)完善企業工作執行方面的體制

現代企業的最大缺陷就是無論在精細化管理方面還是在執行實施精細化管理方面都有著非常差勁的體制要求。體制跟不上時代的變革,最終則是與其他企業拉開距離,失去盈利市場,降低了自身的發展地位。我們需要的是一套完整而又高效可實施的企業管理體制,小到每個人的穿著、用語素質和衛生保潔方面;大到一個企業的外在形象(包括實際的衛生安全形象和在市場顧客心中的形象)、整體素質與產品質量,都應該得到高度保障。詳細來說,①對于員工,我們要首要保證他們的生活與工作質量。工作時間的控制,工作之余的時間安排一定的團體活動增長員工的見識力、豐富他們的情感,行為、禮儀規范,工作時需要保證的紀律問題,對工作固定時期報告總結并且做出一定陳述,細化工作崗位準則,保證每個人的行為標準有規定可依;②對于工作方面,工作安排合理,工作量大小合適,不做表面形式上的無意義工作來欺壓工作人員,工作標準做出詳細的描述,使每項工作都有一定的質量保證,統一標準、統一時間、統一動作,做到工作方面任何一處都幾乎沒有瑕疵;③對于管理層與管理模式方面,我們不但要深入實施從傳統管理模式到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轉化工作,并且考慮分配一定的資源放在改進方面,引入相應的人才、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來完善該模式的運行。不規守在傳統方面,大膽創新,小心實行。

(二)在人工分配方面有著精細的管理

企業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從上到下都貫通的一個模式,并不是使用于局部。即使有些企業已經使用該模式,卻還是存在大量工作交由人工處理,這是不完全不規范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我們需要的是呀做到不需要用人工的工作范圍絕不出現人工資源,減少工作人員的管理交叉,降低灰色地帶。這樣不但減輕了人工繁重的任務現狀,并且使企業可以更高速快捷的運轉,進行更加專業的業務處理,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軟實力[4],在市場占有一席穩固的地位。

(三)積極建立周全的檢測系統和獎勵系統

要知道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運轉得如何,是離不開一個完善的監督檢測機制的支撐的。我們需要定期向上級反饋企業的模式運轉結果和對比結果,如何根據該數據提出相應的應對方法,一步步完善企業精細化管理模式。同時對于做得相對較好突出的部門或者分部這應該做出一定的獎勵,以此來提高人員的工作熱情,激勵模式下的工作激情幫助企業的競爭力和整體形象更加凸顯。

(四)針對投資者的一些列建議和措施

建議投資者對企業的管理模式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改革與效率提高。有了完美的模式卻沒有想法積極的投資者和引領者那也是無用功。注重顧客對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后的評估和反饋問題。積極詢問和收集企業管理模式給顧客和外人的印象和感受至關重要,沒有反饋,就沒法適應顧客市場,不適應就無法立足于競爭市場中。對投資者進行一定的管理模式介紹與認識。投資者對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的認可和積極認識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道路,增強了企業提升的積極性。

五、結語

總結的來說,我國大部分企業還停留于傳統管理模式中不愿跨出來接受新欣模式,這樣大大的阻礙了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并且降低了企業的整體盈利。在引進過度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阻礙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勇于改革和進步,那企業的未來也將會是明亮的。

【參考文獻】

[1] 郭卿,李鵬寧.淺議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對策[J].管理觀察,2012(22):86.

[2] 李永黎.在煤炭企業成本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運用[J].投資理財,2013(12):109-110.

[3] 閔健.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為中心[J].東方企業文化,2010(08).

[4] 王世波.淺談企業精細化管理[J].中國科技博覽,2015.

猜你喜歡
精細化管理管理模式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推行細節管理方法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