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枯竭礦井去產能轉型升級之路

2018-07-10 12:34梁高峰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去產能轉型升級礦井

梁高峰

【摘 要】“人員如何安置,資產如何處置,債務如何消化”是每個去產能礦井面臨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資源枯竭;礦井;去產能;轉型升級

“人員如何安置,資產如何處置,債務如何消化”是每個去產能礦井面臨的現實問題。淄礦集團埠村煤礦已有58年的開采歷史,煤礦位于山東省章丘市境內,井田面積59.7km2,生產能力為90萬t/a,在“九五”時期,作為淄礦的第一大礦,年產量最高曾達到186萬噸,但近年來,受資源枯竭和市場下行的雙重影響,埠村煤礦陷入產量銳減、虧損嚴重的境地,2015年產量減為50萬噸,虧損額近7000萬元。2016年被列為第一批化解過剩產能礦井。閉坑前2015年末埠村煤礦在冊人員3300多人;資產總額近6.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凈額2億多元,無形資產1億多元。負債總額近4.7億元,其中流動負債2.7億多元。

根據《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7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制定的相關配套政策等文件精神和要求,淄礦集團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的一系列意見要求,先后關閉了原埠村煤礦一號井和三號井東區,并于2016年6月份關閉了埠村煤礦三號井西區。同年11月10日通過了山東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聯合驗收組礦井關閉驗收。

該礦于同年11月份完成了人員分流,年末完成了有效資產劃轉、無效資產處置,當年實現經營利潤2000多萬元。同時,充分利用原埠村煤礦二號井、三號井現有的土地資源,建設集醫療健康養老產業和工業藍寶石晶體光電子新材料產業;緊緊抓住國家支持新型材料產業發展的機遇,將原有的工程塑料、阻燃劑、工業藍寶石三個材料從產能、裝備、市場抓切入,進一步做大規模,著力打造成為三個主體產業。2017年其承接平臺新升公司利用原埠村煤礦的土地資源及設施持續發力,建設的醫療健康養老產業(由能源集團醫療投資公司主導)、工業藍寶石晶體光電、工程塑料、阻燃劑等新材料產業初具規模,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利潤1000多萬元,應該說做到了煤礦有序退出并成功轉型?;仡櫩偨Y埠村煤礦去產能轉型升級成功之路,分析其過程中的經驗,盡管有其本身所處的環境等客觀因素不可復制,但對面臨去產能的礦井也有許多可借鑒之處。筆者從2015年開始從集團財務角度參與埠村礦去產能、重組、轉型發展的研究決策,現結合過程中的體會,對埠村礦的轉型發展取得成功的經驗總結分析如下:

一、未雨籌謀,提前布局搭平臺

為保持埠村煤礦的可持續發展,淄礦自2012年開始研究并布局其發展方向,并確立“突破埠村”戰略,為其量身打造了轉產、轉移、轉方式的工作舉措:

搭建人員分流平臺。隨著礦井逐步收縮,人員需求銳減現實,分別于2012年、2013年注冊成立了東辰服務公司和東辰物業公司,充分發揮職工多年從事煤炭生產的經驗優勢,大力發展礦井生產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組建了20余支專業化服務隊伍走出礦區轉戰省內外,承接了礦井工程施工、物業保潔保安和后勤食堂管理等多項業務,實現了1900余名富余人員的妥善安置。

二、分類施策,資產、人員分流有序推進

在確定2016年上半年關井后,針對原埠村礦的人員、資產、產權分類制定了相關的措施,保證了分流處置平穩有序:

1、安全有序地做好關井后的實物資產處置

超前做好關井閉坑期間的安全管理措施,嚴格編制和落實各項回撤施工方案,保證礦井平穩有序退出,安全完成使命的同時,對擬回撤及拆除的設備設施在做好資產清查的基礎上,制定實物資產分流處置方案,分類進行處置:能夠利用的資產,一是優化資產配置,采取資產重組、分立方式優良資產給新升公司;二是集團內部合理調劑。對沒有再利用價值的資產,在關井后全額計提減值,通過對無使用價值的房屋構筑物直接拆除、對無使用價值的相關設備、物資進行公開拍賣等方式做好相關核銷工作。目前,已處置資產4722項(套),完成了關井后大部分資產的分流處置工作。

2、穩妥有效地做好職工分流安置

根據國家去產能相關政策,淄礦集團根據埠村礦現狀,本著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原則,對埠村煤礦因去產能關井閉坑出現的富余人員,以在淄礦集團內部安置為主,對集團公司各權屬單位因技改、擴建、新建項目等新增用工,優先從埠村煤礦富余人員調劑解決。實施過程中,編制了《埠村煤礦職工分流安置方案》,嚴格履行了相關決策、審批程序后,由埠村礦根據礦井回撤時間節點,制定嚴格的執行方案穩步實施,利用辦理正式退休、內部退養、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離崗休養、自主創業、轉崗培訓等措施,多渠道分流安置職工,截止到11月底,3400多名職工全部分流完畢,其中:轉崗近2000人,內部退養1000多人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300多人,退休60多人。

3、搭建平臺公司,規范運作承接有效資產

通過集團內股權劃轉以及分立方式將埠村礦有效資產裝入2015年成立的新升實業平臺公司:

一是通過股權劃轉的方式,將原埠村園區內由淄礦集團全資控制的東華能源對山東東辰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濟南城隆建材有限公司、山東東辰新型墻材有限公司、濟南泰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東辰共贏服務有限公司、山東東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6家子公司的股權劃轉到新升實業,做實承接埠村礦分流人員、承接有效資產的平臺。

二是實施分立方式裝入有效資產。由新升公司對淄礦集團埠村煤礦資產重組,以埠村煤礦的現有資產為基礎,結合資產的使用狀態、可用程度、目前狀況,并考慮未來的適用性,劃定有效資產的范圍,并將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人員,重組至新升實業公司,其中劃轉有效資產3.2億元占資產總額的近50%。重組后,只剩下埠村煤礦的社區資產、為社區服務的資產以及為社區的供水供電供暖設施留在留守處。2017年將根據“三供一業”相關政策移交地方,移交后,將徹底實現資產的全部處置工作。

三、尋求政策支持,減輕企業去產能負擔

積極研究國家、省及地方相關政策,同時,積極融入當地經濟,在爭取最大財政支持基礎上,努力降低稅費負擔,以較低的成本完成去產能,助推轉型發展:

1、根據國家去產能政策,積極爭取獎補資金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山東省一系列化解過剩產能和人員安置政策方針,成立集團、新升公司、埠村煤礦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小組,嚴格按照去產能獎補資金的人員范圍及支出范圍編制方案,進行費用測算。根據測算,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分流安置職工共需資金2億多元,聯合小組按照山東省相關部門要求,完善相關手續,積極爭取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截止目前已到位1.3億余萬元,大大緩解了職工分流過程中的資金壓力。

2、研究財稅政策,合法降低重組過程中的稅費負擔

近幾年國家財稅機關連續出臺多項企業重組的稅收政策法規,其主要特點是不斷擴大企業重組的稅收優惠范圍,初步形成了鼓勵企業改制重組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涵蓋了形式多樣的企業兼并重組方式,大大減輕了企業兼并重組稅收成本,消除了企業兼并重組面臨的稅收障礙。企業重組方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企業重組稅收成本。

【參考文獻】

[1]姜惠萍李國津.對阜新經濟轉型的戰略思考.資源與產業2007.

猜你喜歡
去產能轉型升級礦井
建立三大長效機制 保障礦井長治久安
煤礦礦井技術改造探討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礦井提升自動化改造
臨時主要通風機在基建礦井中的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