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煤層氣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探析

2018-07-10 12:34魏小軍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分布式能源發展前景經濟性

魏小軍

【摘 要】本文概述了燃氣分布式能源所具有的內涵,深入分析了燃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的現狀和前景。文章還結合具體案例,就燃氣分布式能源應用的可行性與經濟性進行了客觀的評價。研究表明,分布式能源技術對能源的利用效率較高,環保性較強,社會效益可觀,其必將成為我國能源發展和改革的重點研究對象。

【關鍵詞】燃氣;分布式能源;發展前景;經濟性

一、燃氣分布式能源內涵

所謂的一次能源為天然氣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其原動機所使用的燃料為天然氣,其系統流程為:在產生電力并做功以后,高溫煙氣就會進入煙氣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以達成供熱或者是制冷的目的。同時,對于某些部分的原動機,其還能夠通過本體進行散熱,并利用機體冷卻水實現與外界的換熱,從而生成熱水。對于實際的工程應用,可按照用戶的電負荷需求、冷/熱負荷需求來確定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冷/熱電容量。依據以上的判斷與分析,可以對原動機與余熱回收裝置進行合理的選擇。

二、燃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

就燃氣分布式能源的發展而言,其在國外已經具有40多年的歷史。目前,美國建成的燃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已經超過了7000座。據預測分析,到2020年,美國一半以上的新建商業建筑以及學校都將采用分布式能源。對于丹麥而言,其作為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國家,分布式能源項目在國家電力系統總裝機中的比重已達到六成以上。在我國,伴隨著國家政府不斷加大的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分布式能源革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到目前為止,我國天然氣價格已經實現了并軌,電力體制的改革速度也正在快步進行。我國已經正式頒布了《燃氣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實施細則》,由此可見,燃氣分布式能源正在快速發展,其前景一片光明。

三、燃氣分布式能源應用的可行性與經濟性評價

以某市燃氣分布式能源應用現狀為例進行分析。在標準狀況下,氣價以2.28m3/元計算,平均年利用小時數為5500小時,投資方的財務內部收益率為8%,供熱價格以79元/GJ進行測算(含稅),表3.1給出了主要的經濟指標匯總表。因為按照目前我國分布式能源的發展現狀來看,國內尚不具有與之相配套的電價政策,所謂的經濟分析也就是在以保證投資方財務內部收益率為八個百分點以及熱價保持不變的前提條件進行的電價測算。經測算可以得到,經營期的平均上網電價為555.28元/(MW·h),盡管此價格較市燃氣發電機組上網指導電價528元/(MW·h)略高,但與市財政補貼后的實際結算電價644元/(MW·h)相比,其依然相對較小。

由于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的綜合效率相對較高、廠用電率相對偏低,并且其可以使得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所下降,同時電廠又能夠調峰運行,所以,此項目的社會效益較高。另一方面,就分布式能源而言,其屬于國家鼓勵的清潔高效發電技術,因此,在稅收、上網電價以及氣價等方面還可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優惠。由此來看,燃氣分布式能源應用的可行性較高,項目所取得的經濟效益遠不及此。

四、經濟效益對投資的敏感性分析

通過特色體制機制和高效的生產組織運行模式,生產企業有效地降低了煤層氣建設成本,其中煤層氣開發水平井的鉆完井成本較開發初期下降近60%,2016年單井建設投資在6400萬元左右。隨著技術進步和經驗積累,如果單井建設投資在現有基礎上再下降10%,將會使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提高1.7個百分點。

(一)經濟效益對補貼政策的敏感性分析

補貼標準的變化對煤層氣開發效益產生的影響較大。如果補貼期為10年,補貼標準為0.3元/立方米,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6.8%,補貼標準為0.2元/立方米,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4.7%。兩種補貼標準下的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相差2.1個百分點。如果補貼標準為0.3元/立方米,按補貼期分別為10年和5年計算,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分別為6.8%和5.6%,相差1.2個百分點。說明財政補貼的標準和補貼年限對經濟效益均有影響,從短期看,補貼標準的影響更為顯著。

(二)經濟效益對稅收的敏感性分析

煤層氣項目涉及的稅金包括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和所得稅。增值稅屬于流轉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以繳納的增值稅為依據和規定稅率計算。近幾年來,中國對增值稅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征收增值稅時允許抵扣規定范圍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這些政策對于氣田開發提高盈利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資源稅是以各種應稅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為調節資源級差收入并體現國有資源有償使用而征收的一種稅。目前資源稅按開采的天然氣實行從價計征,稅率為6%。

根據經濟評價理論,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是基于資金動態和復利條件下判斷投資經濟合理性的主要指標;銷售凈利潤率則是靜態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兩個指標的性質和內容不相同,但都是計算和分析一個項目(或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兩者有較強的關聯度和一定的擬合性。通過對近百個油氣開發項目的統計和線性回歸分析,可以得到這樣一個規律,即當油氣投資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達到其行業標準,即內部收益率為8%左右時,項目銷售凈利潤率一般在20%左右。按照上述案例的數據,假設單井建設投資控制在5800萬元,連續5年財政補貼為0.1元/立方米,所得稅稅率為15%,煤層氣田不含增值稅銷售氣價按1.261元/立方米、第1年產氣量按10萬立方米/日計算,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能夠達到8.5%,產量的經濟臨界值為9.5萬立方米,銷售利潤率為21%。

(三)中國煤層氣開發利用政策建議

在國家深化油氣體制改革和加大天然氣綜合利用的政策背景下,煤層氣開發利用應抓住有利契機快速突破,既要充分學習、參考和借鑒美國的先進經驗,又不能采取“拿來主義”簡單復制,要加強理論、技術和管理實踐創新,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煤層氣發展之路。煤層氣開發企業在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油氣價格背景下,要努力開展技術創新,持續做好控投降本。中國在非常規油氣產業方面的財稅政策處于嘗試階段,要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層面形成一套系統的財稅政策,支持煤層氣產業的發展。一是在保持現有財政補貼力度的基礎上,延續財政補貼時間。根據目前的財政補貼政策,從2016年起補貼開始退坡,到2020年退至0.2元/立方米。從經濟學上看,補貼是一種轉移性支出,可以有效改變資源配置結構、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促進生產和消費,但是也具有掩蓋供需關系、扭曲價格反映等消極作用。按照中國現在的財政收入水平和整體債務水平,繼續讓政府拿出增量資金貼補煤層氣產業發展不太現實,逐步減少直接補貼的方式更有利于生產開發商進行技術設備投資和努力降低成本。因此,建議“十四五”延續煤層氣補貼,在企業做好控投降本的前提下,如果補貼標準退至0.1元/立方米,大部分項目是可以達到企業投資回報率要求的。

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豐富、前景廣闊,未來一定會與常規天然氣并駕齊驅并最終超越常規天然氣。政策扶持是實現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利用的關鍵要素之一,我們應密切關注、評價和跟蹤政策實施和反饋,不斷優化、完善政策方案,不斷促進中國煤層氣產業的發展,為優化中國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和改善生態環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天.燃氣輪機在焦化行業的應用[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7(7):121-122.

猜你喜歡
分布式能源發展前景經濟性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經濟性探討與分析
基于經濟性和熱平衡的主動進氣格柵策略開發(續2)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600MW超臨界機組熱經濟性定量分析
論測量的經濟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