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經濟學思考

2018-07-10 12:34盧冬雪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

盧冬雪

【摘 要】行政單位是社會公共體系中重要的管理部門,在社會經濟的建設發展中的作用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然而現階段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在質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對于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論文針對檢驗研究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對如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展開了探討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經濟學思考

一、清晰相關概念

(一)信息

信息,是經過加工后的數據,是形成知識的基礎,它對接收者的行為能產生影響,它對接收者的決策具有價值。簡而言之,信息就是關于客觀事實的可通訊的知識。一般認為,信息有九大特征,分別為:事實性(第一和基本的性質,是信息的中心價值)、價值性、時效性、不完全性、等級性、可加工性、可增值性、可傳遞性和共享性。一般而言,一件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概率越小,那么,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大;反之,亦成立。

(二)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是可計量的、用于反映企業價值活動的一種經濟信息。

不同的會計信息,計量難易程度也不同,這個和時間有一定的關系。歷史的會計信息,由于已經發生,確定性高,獲得途徑簡單,計量方法有依可循,所以計量起來也較容易;但是基于現在時點向后看的會計信息,大多而言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獲得途徑復雜且較難辨認,所以計量起來也較困難。

會計信息是用來反映價值活動的經濟信息,是因為企業的目標是通過經濟活動獲得利益,必然伴隨著價值的活動,會計信息為企業服務,因此,會計信息可以說是反映企業的價值活動的經濟信息。

(三)會計信息質量

目前,沒有對會計信息質量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可以由質量的定義進行引申。質量,是產品、過程和服務滿足規定或內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總和。因此,可以認為,一個合格的會計信息,必然是能夠滿足企業在規定或潛在方面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總和。會計信息質量受使用地點、使用對象、使用時間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二、現今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與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不符

對于會計信息的要求主要是要有實時性、真實性、可查性、可理解性以及實質性等幾點,而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在這些方面出現了問題,造成與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不相符,具體體現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現階段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在判斷單位經濟發展方面還存在許多的不足,由于不能正確把握單位的經濟情況,使得會計信息只是做足了表面文章,缺乏實質性;

二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在核算過程中沒有突出重點,只是做了籠統的概要,對于重點信息內容的地方沒有重點披露,使得單位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產生了明顯的損失,不做重點披露就使得會計信息不能體現其重要性;

三是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不符合可理解性的特點,單位的財務報表錯綜復雜,單位的管理人員不能通過會計信息及時的做出準確的單位決策,會計信息的上級監督單位也不能通過會計信息來了解單位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四是現階段的會計信息不能完全體現其自身的公正性,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并沒有通過外審單位來進行審計,也沒有相關的報告可以證明其自身的公正性,因此也就失去了社會公眾的認可;

五是現階段的會計信息失去了原有的實時性,行政事業單位目前并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來要求會計信息的披露時間,因而也就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實時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水平與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著直接的關系,其中綜合素質主要包括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道德水平以及綜合素養[1]。

其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單位性質所決定的,單位的人事變動周期較長,相對來說單位的財務人員較為固定,而長期運行下去,單位的會計人員也都逐漸趨于老齡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會計行業的深化改革,現有的會計人員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的發展要求,無論是在業務技能還是在理論水平方面,都與現階段的會計要求不相符合。另外,事業單位人員仍然存在“走后門”現象,一部分會計工作人員并沒有按照崗位要求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在面對事業單位繁重的會計信息工作中,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除此以外,在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會計人員并不注重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實施情況,只是一味地完成自己的核計登記任務,加上單位的內部監管制度落實不到位,使得會計信息的質量受到嚴重制約。情節更為嚴重的是,部分會計人員利用職務的便利條件,在單位的財務報表信息上弄虛作假,無視法律道德的約束,私吞事業單位財產。

三、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舉措

(一)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應專門針對財務部門制定完善的三項制度,即管理制度、責任制以及崗位工作流程。行政事業單位要針對本單位的性質對財務工作的各項要求制定詳細的管理細則,與管理制度并存的是單位的管理機構,也就是內部的財務監管部門,按照制度的設定將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明確規定會計人員的崗位要求,在管理制度的約束下,加大執行力度,建立并實行獎懲機制。行政事業單位應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責任制的培訓考核,在責任制中使各會計人員做到互相監督,

各司其職,互相監督,在不相容崗位設立會計人員時,應該做到職務分離。明確會計人員及其相關人員的權限、工作流程和紀律要求,嚴格執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財產清查盤點制度、財務處理制度、收支審批制度、信息質量控制制度、人員素質控制制度等。只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并得到落實,才能有效地實現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及時糾正錯誤信息,有效地防范風險。強化部門領導責任制,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的管理意識和責任感。作為領導者,應以身作則,嚴格地執行內部控制制度,防止舞弊現象的發生。同時,單位負責人作為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者,也要監督其他財務人員嚴格遵守相關制度,提交準確的會計信息。與此同時,要加大懲罰和獎勵力度。對于徇私枉法,侵占國有財產的行為,要嚴格懲治,絕不姑息。并且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輕者予以組織警告、批評,重者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要建立相應的獎勵激勵制度,對于遵紀守法、考評合格、業務優秀的工作者予以獎勵。

(二)堅持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式

行政事業單位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就必須堅持采取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式,首先由國家財政部嚴格把控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審批工作,提高直接支付的比例,通過強化監督和管理使得國家財政部的自己批復使用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證;然后財政部門要與國家銀行展開緊密的合作,監管事業單位的資金提取和資金使用情況能夠落到實處;最后行政事業單位應按照相關制度嚴格的執行收支兩條線工作,防止私吞賬務,資金流向不明的現象發生,這樣能夠在各個角度環節來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可靠。

(三)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在上文提到的有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不高的問題中,提到了現階段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現狀,為此,從行政事業單位方面來講,單位應聘用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從根本上保證財務部門的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程康.關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探析[J].商業會計,2016(04):101-102.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質量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探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關于質量的快速Q&A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討
質量投訴超六成
事業單位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與對策
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石器時代與質量的最初萌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