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振興農村經濟

2018-07-10 12:34張達平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進程產業化農民

張達平

【摘 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國家進一步提高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視度,要促進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加快農業的產業化進程,這是當今時代農業技術不斷發展與生產工具更新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本文就以振興農村經濟作為基本目標,對如何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農村經濟

農業產業化實際上指的就是將經濟效益作為中心,堅持市場導向的基本原則,促進傳統農業朝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前進。要實現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目標,首先就必須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改造傳統農業技術,不斷解放農村勞動力,實現農業產量的增加與質量的提升,進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使農村經濟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從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還需針對這些問題采取適當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農村經濟的振興。

一、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現狀

從當前的發展態勢來看,我國農村經濟的整體狀況并不是很樂觀,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發展水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村的產業結構過于單一。土地是農民最主要的產業資本,大多數農民都是通過種植業來獲取經濟收入,這就導致我國農村的產業結構過于單一,難以形成林業、農業、漁業、牧業等相結合的一體化產業發展模式,而且許多地區在種植業方面也沒有實現多樣化的生產結構,僅僅局限于種植某一種或某一類作物,再加上作物的質量偏低,這就致使大量作物積壓在倉庫中,很難賣完,最終給農民的收入造成嚴重的影響。第二,農村的生產力水平普遍偏低。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國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并不高,盡管有少部分農村已經基本實現了現代化生產,但這并不能從整體上改變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絕大部分農村仍然處于靠天吃飯的原始狀態,采用的生產工具也亟待更新,而且許多農戶都是采用的傳統小農生產模式,在這種傳統生產模式的指導下,我國農業生產的產量、技術水平等很難取得根本上的提升。第三,我國農村市場還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當前,我國許多農村市場都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市場管理制度不完善、無固定場所等,這就導致農產品的流通受到了嚴重阻礙。另外,還有一些農村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偏低,這就阻擋了先進技術與資金的流入,使農村資源難以得到充分開發與利用。

二、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產業化信息建設工作未落實到位

要實現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就必須做好農業產業化信息建設工作。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農業在產業化發展進程中并沒有將信息建設工作落實到位,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信息意識薄弱。當前,我國絕大多數農村都沒有構建屬于自己的科技信息服務站,這就導致農業產業化缺乏基本的信息支撐,發展速度十分緩慢。第二,農業信息網絡體系不健全,農業信息技術人才相對來說比較匱乏。第三,在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資金的不足導致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研究工作難以得到有序開展。

(二)農業生產技術偏低

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要實現土地的大規模流轉還存在一定難度,因此,無法將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大規模應用于實際生產之中,這就導致我國的農業產業化進程受到了嚴重阻礙,此外,在一些位置比較偏遠的農村,大多都是采用的傳統生產方式,使農村勞動力很難得到解放。由于農村土地存在明顯的分散性特征,每家每戶都必須安排一定的人去耕作,大型的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根本不具備推廣條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振興農村經濟的對策

(一)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拓展農民增收空間

首先,應當加快發展以農業、林業、牧業等為主的一體化產業,這是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最直接的方式。其次,應當加大對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力度,提升小城鎮的吸納能力,這是使農民走上致富之路以及減少農民數量的有效方式。再次,應當積極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引向第三或第二產業,這是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最佳方式。最后,應當強化信息引導,大力引導農民朝著沿海城市、發達城市或者國外流動,進而使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更加有序化、科學化。

(二)做好資金供給、信息暢通、技術引進等方面的工作,全方位促進農村經濟的振興

1、確保資金供給充足

首先,應當利用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大好機會,為農村經濟發展爭取更多的政府撥款。其次,應當大力發展一些市場前景廣闊、效益較高的項目,以吸收更多的銀行貸款以及民間集資。最后,應當深入挖掘自身存在的優勢,打造有利的外部軟環境,進而增強投資吸引力。

2、確保信息暢通無阻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必須積極引進和利用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手段,基于這些現代化傳播手段具有傳播速度快、內容覆蓋面廣、信息量大等諸多優勢,可實現對市場動態的實時掌控,并實時發布相關的市場信息,這樣就能促進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完善技術配套體系

首先,應當營造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環境,讓廣大優秀人才愿意投身于農村建設中。其次,應當營造一個優良的制度環境,合理使用人才。再次,當地政府加強引導,在當地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經濟發展人才。此外,在一些高校比較集中的地區,還可充分利用教育優勢,發展“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模式。

(三)健全農業保障體系,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

我國農村的產業結構之所以一直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改變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存在極大的風險,在缺乏保障的條件下,農民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自然會選擇基本不存在風險而又能給自己帶來穩定收益的生產方式。由此可見,要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就必須健全農業保障體系,要求既要發揮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同時也必須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產業化發展是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走上產業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進而實現振興農村經濟的目標。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還存在生產技術偏低、信息建設不到位等問題,要求在今后的實踐中必須提高對這些問題的重視度,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穩步推進,實現農村經濟的繁榮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戴先杰,丁運超.振興蘇北農村經濟的途徑[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0(1):117-120.

[2]梁開儉.產業化是振興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加快武威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的思考[J].甘肅農業,2003,(10):13-14.

[3]豆國蘭.優化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5,(7):47.

[4]寇振華.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3):4029-4030,4033.

[5]冉叢軍.五師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的調查與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8):5-6,8.

[6]車德彬.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9):51-51.

[7]劉文華,于洪洲,曹煥新等.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J].中國農學通報,2003,19(2):133-134,153.

[8]劉慶生,羅通,宋奇輝等.提升產業規模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吉安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調查和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9):17-19.

猜你喜歡
進程產業化農民
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新進展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進程與展望
觀賞石產業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機緩釋肥產業化邁出大步
系統產業化之路
社會進程中的新聞學探尋
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進程與反思
Linux僵死進程的產生與避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