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邊境貿易在邊疆民族地區精準扶貧中的作用與實現路徑研究

2018-07-10 12:34吳璧如陳清麗劉重霞余大梅張月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邊境貿易實現路徑民族地區

吳璧如 陳清麗 劉重霞 余大梅 張月

【摘 要】在精準扶貧戰略思想指導下,廣西緊緊抓住中國-東盟自貿區所帶來的機遇,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邊境口岸貿易。本團隊通過實地調查的形式對龍邦口岸、東興口岸、憑祥口岸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將龍邦口岸與發展相對成熟的憑祥口岸、東興口岸進行比較研究,探尋三個口岸邊境貿易的發展前景以及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分析了三個口岸的邊境貿易在民族地區精準扶貧中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以期為廣西邊境民族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和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有益思考與借鑒,助力廣西精準扶貧的工作研究。

【關鍵詞】邊境貿易;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實現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加大削減農村貧困人口的工作力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但仍有3046萬人未能脫貧,我國扶貧任務仍十分艱巨。廣西積極響應精準扶貧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召,努力發展口岸邊境貿易。龍邦口岸、東興口岸、憑祥口岸作為廣西溝通國內外的重要橋梁和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三者的發展有利于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發展拉動經濟增長;有利于促進當地早日脫貧,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步伐,為其他邊境口岸的貿易發展提供借鑒意義;也有利于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一、廣西龍邦口岸、東興口岸和憑祥口岸發揮邊境貿易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現狀調查

(一)龍邦口岸發揮邊境貿易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現狀調查

1.扶貧情況

龍邦口岸地處“老、少、邊、山、窮、庫”于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靖西市,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任務艱巨。龍邦口岸起步較晚,發展較慢,沒有享受綜合性開發試驗區、保稅區等優惠政策,在邊貿扶貧這方面落后于憑祥口岸和東興口岸,所以邊民依靠邊貿脫貧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2017年靖西市實現5242戶22428人脫貧,仍有貧困戶22674戶87148人,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18%降為14.37%,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了更好地利用沿邊開放開發的優勢,靖西市龍邦鎮引導邊民成立邊民互助組,以互助組的形式開展互市貿易,現已成立5個互助組,每組25人,抱團開展邊貿活動。

2.邊貿情況

龍邦口岸的邊境貿易尚且處于起步階段,進出口商品結構較為單一,主要以糧食、水果、化肥、堅果為主,互市商品種類少,主要為小宗貿易,交易規模小,缺少大宗型貿易。邊民互市點尚未形成規模,較為分散,缺乏有效管理。參與邊貿的邊民數量不多,由于不少青壯年外出進城打工,參與互市的邊民以中老年人為主,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3.口岸建設情況

與憑祥口岸、東興口岸相比,龍邦口岸起步較晚,口岸建設情況較為落后。龍邦口岸所在的龍邦鎮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平地少,建設難度大。本團隊于2016年7月對龍邦口岸進行首次走訪,該口岸仍處于建設階段,一期工程園區建設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但尚未對地面進行水泥硬化;2018年1月底再次走訪發現,通關基礎設施已初見雛形,聯檢設施和海關查驗貨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基本完成,但是預計到2018年5月底,工業園區才能正式通關運行??诎杜c外界僅有一條二級公路連通,龍邦高速仍在修建,交通極其不便。由于龍邦口岸缺少進口海鮮所需的冷凍庫等相關硬件設備,仍不被允許在此進口海鮮產品。

(二)憑祥口岸發揮邊境貿易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現狀調查

1.扶貧情況

憑祥口岸所處的憑祥市由于大部分的村鎮都處于邊境線上,耕地面積少,農業發展受限。2016年,憑祥市有貧困人口3829 戶1.14 萬人, 貧困發生率為10.2%。憑祥市采取的扶貧模式是“合作社+農戶+收購企業+金融扶持”, 以合作社為單位,積極組織貧困邊民加入合作社,聯系收購企業,再加上金融扶持,幫助邊民脫貧。發展至今,全市已有9家邊貿合作社、103個邊民互助組、社員3800多人,其中貧困社員900多人,范圍遍及各個互市點,5個邊民互助組榮獲自治區“邊民互市先進組織”稱號。

2.邊貿情況

2009年憑祥口岸對東盟國家水果進出口量達到83.68萬噸,貨值2.68億美元,進出口量占全國對東盟水果進出口量的28.9%,位列全國第一。2011年該口岸發送貨物已達百萬噸。憑祥口岸進出口商品以水果、生活用品小散型貨物為主,對時間要求不高的大宗商品較少,小額貿易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3.口岸建設情況

憑祥口岸作為廣西唯一鐵路口岸也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優勢在于可以就近運輸大宗貨物。該口岸與越南北部鐵路線相連接,是湘桂路的終點站,也是憑祥口岸最大的特色。為了提高憑祥口岸的容納運輸能力,建設了占地203公頃的物流園區,連通加工工業區與越南方面,匯集了貿易、倉儲、保稅、驗貨、金融、國際貨運代理、報關代理、信息咨詢、第三方物流代理等業務i。為了提高通關能力和監管能力,憑祥口岸在全區率先實施“全申報+風險監控+問題追溯”監管模式,實現農副產品快驗快放、優進優出,大幅壓縮貨物通關滯留時間,對進出的貨物進行規范化和系統化管理。但是由于憑祥鐵路規模小、運力低,鐵路基礎設施較為陳舊落后,限制了憑祥口岸進一步的發展。

(三)東興口岸發揮邊境貿易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現狀調查

1.扶貧情況

東興市原有4個貧困村,貧困人口730戶2780人,全市貧困發生率為1.9%,2016年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其中邊貿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東興口岸創新了具有東興特色的五大邊貿扶貧模式,即“邊境貿易+互助組”、“邊境貿易+金融服務”、“邊境貿易+落地加工”、“邊境貿易+專業市場”和“邊境貿易+電子商務”,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極大地激發了貧困戶脫貧和創業的熱情。2017年,五大邊貿扶貧模式新增就業人數如下表:

通過參與五大邊貿扶貧模式,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2.邊貿情況

由于開放時間較早,區位優勢突出,東興口岸的邊貿發展相對比較成熟,已經發展出一系列邊貿產業,并且形成了一定規模,解決了5萬人的就業?!坝曷队媱潯钡耐七M,提高了邊民的從業素質。依托東興口岸的區位優勢,邊民互市點的小額貿易如火如荼,邊民參與邊貿的積極性較高,口岸出入境人數逐年增長,屢創新高。

3.口岸建設情況

東興口岸地理位置優越,沿邊沿江又沿海,地形平坦開闊,與越南北部最大、最開放的芒街口岸經濟特區僅一河之隔,是我國唯一一個與越南海陸相連的口岸,交通便利。該口岸起步早,發展相對成熟,配套設施比較完善,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重新開放,升格為一類口岸。金融機構、郵局、物流就設立在口岸,邊民在進行交易時可就近兌換越南盾與人民幣,進行結算,郵寄貨物,便于邊民參與小額貿易。除此之外,東興市政府對口岸進行了合理的規劃,邊民可以成為口岸的商戶,依托沿邊沿江沿海的優勢,餐飲業、旅游業等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為進一步提高通關能力,解決互市區碼頭作業平臺擁堵、吞吐能力不足等問題,東興口岸拓寬邊民互市貿易區碼頭裝卸作業平臺,完善聯檢部門的監管設施,加快連接對岸芒街的便民浮橋建設速度。

二、當前邊境貿易在邊疆民族地區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基于廣西龍邦口岸、東興口岸和憑祥口岸的調查

邊境貿易在邊疆民族地區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邊境貿易、口岸建設與脫貧攻堅要求不相適應,將難以取得突出的扶貧效用,需要集中力量突破瓶頸。

(一)基礎設施方面

一是交通道路設施條件較差。受自然、經濟和歷史等條件的制約,口岸運輸基礎設備、硬件及其配套設備非常緊張。例如,靖西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面積占70%以上,口岸監護和緩沖區只有2000多平方米,口岸與腹地連接仍依靠現有的沿邊二級公路,通往萬生隆工業園區的道路十分受阻;憑祥市各互市點連接邊民所在村屯道路通行能力較薄弱短板較為突出;東興屯級路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需走程序多,耗時較長,道路建設補助標準低,難以高標準建設好屯級公路。二是查驗場地較為簡陋。龍邦口岸除了聯建樓前的民房建設風格凌亂影響國門形象外,還受到多年邊境戰事的影響,水電路房及教育、文化、衛生等設施短板仍非常突出,監管貨場設施薄弱技術設備不夠先進,無法通過高效率全覆蓋帶動邊貿扶貧產業的發展。三是互市點少、基礎差。憑祥市弄懷(浦寨)、平而、叫隘、油隘這4個邊民互市點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現象。東興獲批兩個互市點,但是目前只有一個邊民互市貿易區運營,面積過小導致旺季時經常出現碼頭擁堵。而且,口岸配套設施不完善,互市通道量、互市點少,通關環節多,流程復雜,作用發揮受限。

(二)政策實施方面

一是口岸享受的優惠政策不均衡。憑祥、東興在1992年已享受到國家優惠邊貿政策,起步早、基礎好、發展快,靖西市缺少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等國家級平臺,享受不到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邊民“靠邊吃飯”內生動力激發不足,嚴重制約邊境貿易及邊民的發展。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2017年,根據相關文件指出:“允許同一邊民互助合作組申報的貨物拼車運輸,降低運輸成本”,但在實際的互市貿易中并未得到實施。

(三)檢驗檢疫方面

檢疫環節交叉、限制多,東興、靖西強化了對互市貿易監管,各聯檢部門都有對互市商品進行查驗的權利,造成監管環節過于交叉,經常存在同批貨物重復查驗現象,影響通關率。東興互市區的檢驗檢疫、收費均參照正規口岸通檢程序及標準來進行,造成邊民參與互市貿易的門檻高,互市貿易成本偏高。而且,越南方面對資源性產品出口實行嚴厲管制措施,對邊貿的影響很大。

(四)思想認識方面

一是“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憑祥政府個別部門一定程度上壓縮扶貧企業、貧困農戶參與扶貧活動的空間,占據絕對話語權,造成一些貧困人口高度依賴政府補貼和親友的救濟,部分青壯邊民脫貧致富意識不強,“等、靠、要”的思想導致貧困惡性循環。另外,東興有些群眾認為扶貧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的政府行為。二是對互市貿易憂慮多、積極性不足。靖西市的邊民互市貿易沿用傳統的結算方式,口岸互市貿易監管多,傾斜政策少,缺乏靈活性,邊民憂慮多,不利于邊民擴大互市業務。東興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不高,有的是無勞動力不能參與,有的則認為自己資金不足也增加不了多少收入,甚至會虧本,對工作隊員入戶詢問及責任人幫扶方案不配合,對收入登記不如實說明,造成幫扶工作被動。另外,農村風俗傳影響危房改造進度,影響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摘帽計劃。

(五)脫貧任務方面

靖西市是集“老、少、邊、山、窮、庫”于一體的國家重點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全區貧困村貧困人口最多的縣份。其中,北部鄉鎮6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石漠化地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任務十分艱巨。靖西龍頭產業未形成規?;?、輻射力弱,目前只有萬生隆投資公司有意向在龍邦投資興建。

東興業務工作人員少且存在疲憊懈怠心理,對很多幫扶先進事跡宣傳力度不足,導致有些工作不能及時完成。社會幫扶力量相對薄弱,幫扶機制不夠健全,尚未形成長效合力。自治區商務廳曾就縮減互市商品種類179種進行了意見征求,互市商品種類沒有擴大,反而存在縮小的可能,擴大再生產能力相當薄弱,難以形成產品優勢。東興貧困村產業發展路子比較窄,群眾發展生產只是小打小鬧,“造血”能力較差。

憑祥市的加工制造業開發、開放以粗放型為主,對天然能源要來成都高,產生一定環境問題,該市龍頭企業少、規模小、利潤低,制約著產業扶貧,而且一些企業只想靠政府的優惠政策獲利,沒有真正落實約定的扶貧責任。農村貧困面積大,大部分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邊境地區,邊境村屯缺乏可靠的收入來源,而且耕地資源少,貧困群眾發展種植產業受到明顯制約。

三、發揮邊境貿易在邊疆民族地區精準扶貧中的實現路徑思考——基于廣西龍邦口岸、東興口岸和憑祥口岸的調查

(一)進一步完善邊民互市點的基礎設施建設

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做好口岸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邊境地區水、電、路、房以及醫療、衛生、文化、網絡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邊民生產生活條件,為脫貧致富創造良好環境。特別要加大教育投入,著力改善邊境地區鄉村辦學條件,提升辦學質量,全面提高邊境地區勞動力素質。繼續推進互市貿易特色產業發展、互市貿易改革升級。建立邊民互市管理平臺系統,設立邊民互市貿易跨境交易結算中心,實現邊民真貿易、真結算,實施費改稅制度,實現收購企業在互市區納稅,防范互市商品進入國內后的所擔的風險。

(二)加強與越方在經貿領域的互動與合作

加強與越南在經貿和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協助雙方會晤達成的共識或雙方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落實,建立項目落實合作聯動機制,促成雙方相關部門或工作小組加快解決雙方合作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確保項目的穩定發展。積極與越方進行會談,就邊境貿易政策、資源性產品出口以及邊境合作區園區規劃等問題進行協商,尋求更多的合作空間和渠道,制定推動雙邊貿易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跨區域合作,達到互利共贏。繼續探索邊民以互助組形式開展互市貿易,讓邊民真正參與邊民互市貿易,得到真正的實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實力的收購企業進駐互市點辦廠,將特色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輻射周邊地區,實現邊民互市貿易商品落地加工,同時增加邊民就業。

(三)加快推進互市區信息化系統建設

依托電子口岸公共平臺,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優化口岸監管執法流程和通關流程,提高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通關效率。進一步規范邊民互市貿易,降低邊民互市貿易往來成本,通過發展邊民互市,促進邊疆繁榮穩定,帶動邊民脫貧致富。繼續提高對外開放和通關便利化,促進互聯網與商貿業高度融合。爭取各方支持,聚集發展合力。積極探索邊境貿易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在確保疫病疫情和質量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規范和促進邊境貿易“快檢快放”和“優進優出”;進一步用活用足國家、自治區邊貿政策;加強與海關、檢驗檢疫、邊檢、稅務、工商等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努力提升通關、貿易便利化水平,擴大邊貿規模。

(四)設立邊境地區脫貧專項資金、壯大邊境小額貿易

加大邊境小額貿易企業扶持政策的力度,加強邊小企業的指導與協調,扶持培育一批本土邊小企業,積極做好邊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申報工作,兌現邊小企業出口本市財政配套扶持資金,加快邊小企業拓寬國際市場“走出去”的戰略步伐。積極組織本地外貿企業參加境外各種商品展銷會,提高互市區企業及特色產品的知名度。深入宣傳三市對外貿企業進出口的優惠政策,激勵企業擴大進出口業務,提高企業的積極性。探索和解決邊民穩定收入和增收,建議國家設立邊境地區扶貧專項基金,制定相關政策,主要扶持邊境地區改善生存環境、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和特色產業等,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進入邊境地區助脫貧。

(五)加強邊民的教育扶貧和培訓,提高邊民在邊境貿易中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邊民的思想認識,使其擺脫“等、靠、要”的依賴思想

加強扶貧政策實施情況的調研,做好扶貧開發的實施、督查工作和扶貧對象建檔立卡信息管護、審核錄入工作、扶貧統計監測,認真開展貧困戶脫貧雙認定工作。強化實行項目公示制。對扶貧項目的實施地點、資金來源、總投資、項目實施主體、項目實施法人等信息在項目實施地進行公示,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堅定不移實施“雨露計劃”工程。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在規定時間內申請且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學生學歷教育補貼工作,應補盡補;圍繞產業扶貧項目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

注釋:

i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國情考察小組.中俄、中哈、中越邊境口岸的比較及啟示——對中越邊境最大的陸路口岸憑祥市的考察報告[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8(06):1-5.

【參考文獻】

[1]李世澤.“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邊境口岸發展研究[J].桂海論叢,2018,34(01):73-77.

[2]馬振超.廣西憑祥特色產業扶貧模式與路徑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7(11):14-17.

[3]嚴煥升. 憑祥市扎實開展邊境農村健康扶貧工作[N]. 中國人口報,2018-02-13(002).

[4]盧越英. 中越邊境貿易管理中的政策對接研究[D].廣西大學,2017.

[5]李慧娟.民族地區開放型經濟構建中的邊境貿易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6,37(07):144-147.

[6]趙林婧. 新常態下憑祥市邊境貿易的轉型升級研究[D].廣西大學,2016.

[7]詹小穎.民族地區跨境經濟合作探索[J].開放導報,2015(03):52-55.

[8]王昆. 跨境地區合作與空間發展[D].清華大學,2014.

猜你喜歡
邊境貿易實現路徑民族地區
商務部:加快保稅維修再制造先行先試 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
緬甸與孟加拉國邊境貿易增加
17世紀衛拉特蒙古與俄國的邊境貿易概述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