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安全風險管控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

2018-07-10 12:34黃斌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問題對策

黃斌

【摘 要】我國城市面臨風險很多,加上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據媒體報道,1990年至2002年,我國安全事故總量年均增長6.28%,最高時增長達22%。旱災、洪澇、臺風、暴雪、冰雹、地震等自然災害交替出現,火災、爆炸、社會治安形勢嚴峻。比如青島黃島油庫、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天津港等爆炸事故,充分暴露出城市安全發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關鍵詞】安全風險管控;問題;對策

一、風險就在身邊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2012年11月28日上午,北京南苑路路口處發生一起車禍,致3人受傷。120救護車在趕往現場的途中雖拉起警笛,卻少有車輛讓行,急救人員無奈只得向交警求助。這種無人為救護車讓道的現象,被網友們調侃為“中國式爭道”。

另據光明網2012年12月10日消息,從事故現場到醫院不到3公里的路,足足走了40分鐘。救護車鳴笛卻鮮有車輛讓道,北京120急救中心的王雨竹醫生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生命在她面前逝去。

……

請給消防車留條路、給特種車輛或應急車輛讓道,在我國不少地區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有時即便有公安交警開道也無能為力,恨不能長對翅膀飛過去。

在繁華的城市除道路行車難,小區內的通道更是“腸梗阻”。據1998年常州市規劃國土部門相關調查報告顯示,在該市10個具有代表性的新村中,原規劃建設設置主出入口82處,有45處設置了構筑物或各類障礙物。設置障礙物的出入口處,大都僅有1.5至1.8米的通道,只可供自行車或行人通過,消防車等特殊車輛均無法通行。更為嚴重的是有的新村沒有一處入口可供汽車通行;有的新村整個小區車輛運行無法環通,造成消防車接警后圍著新村轉,只聽到警報響遲遲不見消防車到火災現場。因此,常常使小火釀大災。

城市風險存在于生活、生產、生態等各個方面,除常見的道路交通運輸安全風險外,還有如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油氣輸送管道、民爆物品、特種設備、電網、消防、冶金以及城市建設運行等,風險都尤為突出,致使一些行業領域事故多發頻發,且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2014年至2016年常州市共發生觸電事故18起,死亡19人;發生涉及特種設備相關的生產安全事故22起,死亡22人;2017年,共發生火災事故1692起,直接經濟損失2147.90萬元,死亡5人。

今年以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進入2月份后,一些地區、行業領域事故多發,安全生產形勢嚴峻。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和馬凱副總理,郭聲琨、王勇國務委員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進一步強化安全防范工作,嚴格檢查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和責任落實情況,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求著力查大風險、除大隱患、防大事故。

二、城市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難點及存在問題

我國城市安全狀況持續穩定好轉,取決于在政府層面黨政齊抓共管安全生產的局面已經形成,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逐步建立;在企業層面本質安全水平得到提升,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在社會層面全民安全意識逐步提高,“我要安全”意識增強。但是,在我國城市工業化進程中,由于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安全基礎薄弱,因而對城市安全風險辨識管控矛盾和問題依然突出。

一、是城市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工作起步晚,工作目標不夠明確,管理體制不順,部門之間工作尚未形成合力。加之風險辨識內容廣泛、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監管標準缺失等,造成資源、信息共享不夠,規劃、指導落實不力,推進、協調配合不夠。近年來,常州市各級各部門根據本地區、本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特點,及時組織開展安全風險辨識和分類分級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目前已在危險化學品、消防、交通、工貿等領域建立了風險辨識和分類分級監管標準,其他行業領域相關辨識方法和分類分級監管標準仍在制定完善中。

二、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安全風險辨識不嚴格、不細致,事故隱患排查不徹底、整改不得力,日常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制度缺失,管控措施不實、不嚴、不到位等情況依然存在。由于小微企業多,行業領域繁雜,政府部門監管力量薄弱,日常監督檢查有盲點。加之,企業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安全常識、應急能力不夠,教育培訓不到位,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盲目僥幸等違法違規行為依然存在,是事故多發的根源。2014年至2016年,常州市共發生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泄漏中毒事故18起,死亡6人,直接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028起,死亡434人,較大事故6起,約占全市生產經營性事故85%;建筑行業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03起,死亡103人,平均約占全市工礦商貿生產安全事故總數的40%。

三、是公眾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危機意識。一方面公眾對危機征兆的反應不敏銳,對應急標志標識不熟悉,不能很好應用應急設施設備,逃生意識不強;另一方面公眾缺乏應對危機的常識與技能,求生方法知之甚少,對生命缺乏尊重和愛護;再一方面政府對應急救援基礎建設投入不足,宣傳教育與專業培訓演練不夠,盲目逃生、盲目施救,極易釀成群死群傷事故。

三、加強城市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對策思考

今年1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城市安全提出明確要求,城市安全發展工作由國務院安委會統一組織,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實施。從整個行政管理系統來說,推動城市安全發展成為各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是進一步強化綜合監管職能。切實履行政府安委會辦公室工作職責,把城市安全發展納入安全生產工作巡查和考核的重要內容。建議政府成立城市安全風險管控領導小組,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加大普法力度,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危機感。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完善城市隱患、風險數據庫,編制城市安全風險清單,繪制城市安全風險分布電子地圖,為城市安全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是迅速制定出臺推進城市安全發展實施細則。強化頂層設計,建立統一的風險辨識和分類分級監管的標準規范,解決各層級辨識方法、監管分級不科學、不統一、不全面等問題。全面開展城市風險點、危險源的普查工作,對可能影響城市公共安全的風險點、風險類型、發生概率、影響范圍等做到“情況清、底數明”,防止“不可能”或“想不到”的問題引發的安全風險。

三、是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始終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建立健全城市法治體系和安全技術標準,加強城市基礎建設和綜合治理,大力整治城市建成區安全隱患,加快重點產業安全改造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堅持制度建設、過程管控,統籌推動、綜合施策,有效解決影響城市安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構建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四、是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嚴格監管執法,進一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依法開展專項培訓和社會面宣傳教育,強化崗前培訓和日常管理,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風險防范和責任意識。積極推進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鼓勵中小微企業購買或由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由第三方中介服務機構提供安全技術服務和安全生產管理。立足長效、依法治理,建立和完善城市安全治理長效機制。

五、是加強安監機構建設。強化鄉鎮(街道、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力量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監管體制,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序規定,依法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完善安全生產違法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與協查機制。建議各級黨委政府大力幫助和支持安監隊伍建設,提拔使用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安監局領導班子中來,招錄一批政治素質好、專業性強、有擔當的年輕干部充實到安監隊伍當中,不斷提升安全監管和化解安全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歡
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