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在地鐵工程建設期的作用

2018-07-10 12:34唐勇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項目管理信息化建筑

唐勇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現狀,然后研究了地鐵建設期的特點,之后就基于BIM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展開了討論,重點闡述了其在工程建設時期的作用,最后以西安地鐵二號線為例,對其具體作用和應用情況進行了探討,內容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地鐵工程建設;作用

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就是成本、進度、質量的競爭,更是信譽、品牌、人才、管理和技術的競爭。而如何有效捕捉各類項目信息,并迅速對項目信息作出反應,是掌握建筑項目施工進度、質量控制和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現狀分析

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其發展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同時,建筑行業項目具有建設規模大、投資數額大、建設周期長、分布范圍廣、參與單位和人員多、風險大等特點,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有效的對項目進行管理控制是一個極具意義的課題。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在中國已經歷20幾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目前還存在多方面問題:從企業角度來說,企業管理模式混亂,管理人員素質較低,同時對信息化的投入不夠;從行業角度來說,整個行業缺少統一的標準與規定,相應的管理軟件業不夠完善,建筑行業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從國家管理角度而言,相應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缺乏國家層面的技術標準和技術指標。

二、地鐵建設期的特點

地鐵建設工程一般情況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規劃期、建設期、運營期。其中,在建設期,其具有的特點為:第一,涉及面比較廣。地鐵一般在城市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建造,因此建設單位需要同政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街道辦、居民、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材料設備供應商等眾多的干系人員溝通;第二,場地受限。因為地鐵的建設環境決定了其施工區域的局限性,需要對施工場地布置、機械設備運轉、材料購置及運輸、渣土外運等進行精心的安排;第三,影響因素多。地鐵工程施工區域地處城區,影響施工的因素較多,如城區拆遷、施工運輸與城市交通的沖突、噪音擾民等問題;第四,安全性要求嚴。地鐵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對地面的沉降要求較高,因此要加強對其監測,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第五,合同管控難度大。地鐵建設投資巨大,作為建設單位投資支出是體現在與各參與方簽訂的各類合同的支付中,涉及的合同種類多,合同管理過程長,合同支付、變更、索賠與反索賠工作量大等一系列問題。

三、基于BIM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作為一個全生命周期的項目信息化管理模型,進入中國后,政府將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統作為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的重點研究項目。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型項目,BIM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提高了項目精細化管理水平。其項目管理信息化示意圖如下所示:

(一)全生命周期的項目管理 打破信息孤島

BIM技術將給施工企業項目精細化管理、企業集約化管理和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帶來強大的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撐,突破了以往傳統管理技術手段的瓶頸,從而帶來項目管理革命。在項目決策階段,需要評價項目的可行性、工程費用的估算合理與否,做出科學決策;在設計階段,三維的圖形設計,使得建筑、結構、設備、電氣、暖通等多個專業設計人員可以更好的分工合作;在招投標階段,直接統計出建筑的實物工程量,根據清單計價規則套上清單信息,形成招標文件的工程量清單;在施工階段,利用BIM模型,添加時間進度信息,就可以實現4D模擬建造,分析統計每階段的成本費用,進行5D模擬;在運營階段,利用BIM模型進行數字化管理;在拆除階段,利用BIM模型分析拆除的最佳方案,確定爆破方案的炸藥點設置是否合理,可以在BIM模型上模擬爆破的坍塌反應,評價爆破對本建筑及周邊建筑的影響。

(二)基于數據 實現數據共享

BIM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為基礎,建立的數字化建筑模型。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形五大特點,給工程建設信息化帶來重大變革。首先,BIM技術采用以數據為中心的協作方式,實現數據共享,大大提高了建筑行業工效;其次,能夠提升建筑品質,實現綠色收集整理、模擬的設計和建造。

(三)全新的5D模型

利用BIM技術的5D模型(3D+時間+費用),可以直觀地確定在建設過程中,不同時間點的資金需求,可以模擬并優化資金籌措和使用分配,實現投資資金財務收益最大化。

四、應用成效分析

以西安地鐵二號線為例進行說明。

西安地鐵二號線試驗段工程是從2006年9月29日正式開工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地鐵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實現地鐵建設與信息化建設同步,西安地鐵二號線引用了工程項目信息系統對施工進行管理。

西安地鐵重點關注項目的建設周期管理和微觀控制,即項目實施過程管理的“三控(質量、進度、成本)、兩管(合同、信息)、一協調(組織協調)”,為各項目公司、施工單位、駐地監理、設計單位等提供施工合同管理、質量控制、計劃進度、計量支付等與工程相關的業務數據的基本處理功能,包括數據錄入采集、匯總、輸出報表、分析等。通過接受來自業務模塊上報的業務數據,然后再經由業務處理模塊完成對業務數據的匯總統計,從而為領導決策層以及下屬各業務部門提供及時、可靠的工程建設信息,并輔助進行分析、管理、決策和監督。并且將審批的意見和相關的指示通過數據傳輸模塊下達到業務數據采集系統,反饋給各工程指揮部、駐地監理組和施工單位。通過搭建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各個單位、用戶之間在統一的信息化平臺進行業務辦理,簡化了辦事流程。

此外,利用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不僅簡化了數據統計分析過程,并且實現了數據自動匯總,通過計算機的篩選、統計功能,動態的得到不同的計量臺賬,查詢臺賬等,大大減輕了業務部門的統計工作量。同時,通過項目信息的共享及以管理圖表的綜合展示使得各級管理者對項目建設情況輕松掌控,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結束語

總之,在地鐵施工過程中,建筑公司應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進行項目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增強計劃的可執行性,提高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繆利霞.分析建筑工程造價項目管理信息系統[J].建材與裝飾,2018(13):185.

猜你喜歡
項目管理信息化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建筑的“芯”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