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遲退休對青年就業率的影響

2018-07-10 12:34劉玉玉馬玉潔魏延桐王雪亞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延遲退休政策建議人口老齡化

劉玉玉 馬玉潔 魏延桐 王雪亞

【摘 要】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延遲退休是實現勞動力價值得到充分運用的一個重要舉措,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并深入了解延遲退休年齡對青年就業的影響,并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國實行延遲退休的必要性,其次就其對青年就業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延遲退休;青年就業;人口老齡化;政策建議

一、我國實行延遲退休的必要性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 歲、女職工50歲、女干部55歲。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的增加、男女勞動差異的縮小和教育年限的增加,1957年制定的退休年齡辦法顯然已不適合時代發展,一方面男女退休年齡偏低,男女退休年齡差距太大,這使得很多人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力數量減少,人口結構發生變化。這引發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失獨家庭,年輕人負擔重,養老金虧空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诋斍暗纳鐣F狀和世界延遲退休年齡的趨勢,延遲退休成為必然選擇。

二、延遲退休年齡對青年就業的影響分析

從短期來看,延遲退休可以緩解養老壓力、社保虧空,充分發揮人的價值等現實問題,但具體來看存在著很多爭論,一方面是實行漸進性延遲退休引發的社會輿論,還有更重要的方面是延遲退休是否會對青年的就業產生擠出效應。就業難是社會的另一大問題,尤其是青年就業難,這是否會使青年就業雪上加霜,這引發了一系列的爭論。一種觀點認為延遲退休不利于對青年群體的就業,延遲退休勢必會占用一些工作崗位,老年人的就業崗位與青年人就業崗位之間存在某種替代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延遲退休會增加青年人的就業難度。而另一種觀點認為兩者之間的工作崗位并不是一對一的替代,老年人的工作崗位和青年的工作崗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也就是說延遲退休年齡對青年就業的實際擠出效應并明顯,反而可能會為勞動力市場增加就業機會??偟膩碚f,我們要辯證分析延遲退休對青年就業率的影響。長期影響和短期影響不同,短期內延遲退休對青年就業的擠出效應較大;但長期延遲退休對青年勞動力市場的就業影響并不顯著。

(一)短期影響

2018年我國人口總數約為13.9億,面對一個如此大的人口基數,我國就業形勢一直嚴峻,據《中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指出,從現在起較長一個時期,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351萬人,而近年來我國的城鎮失業率也一直維持在4%以上,由表1顯示我國近年失業人數持續在900萬以上,而實際失業人口還包含不在統計內的隱性失業人口,所以實際失業人口要比數據顯示的更為嚴重。在經濟轉型的特殊時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過程中會產生結構性失業和新的摩擦,同樣會增加失業。由表1可以看出,當前我國每年新增離退休人口超過500萬人,所以從短期來講,延遲退休政策的實行勢必會對當前青年就業增加一定的壓力,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長期影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人口為1.5億,占比為10.9%,較2016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增加了0.4%,表明我國人口老齡化在不斷加劇,另一方面我國自1983年開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長期控制人口增長,使我國出生率逐漸降低,人才培養速度減慢,勞動力不能及時補充缺口。2013年我國實施了單獨二孩政策,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依據意愿生二胎;2015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決定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全面調整了生育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口老齡化。2030年以后,我國的勞動力供給將出現嚴重不足。該政策也正表明隨著老年化的加劇,為應對我國新增就業人員逐漸減少,勞動力出現缺口的情況,需增加出生率,加快人才培養。所以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將不會對青年就業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對青年就業的擠出效應較小。反而延遲退休年齡恰恰能減少退休人員數量,從總體上增加勞動力的供給,促進我國經濟的長期均衡發展。

三、政策建議

現提出初步的制度設計,延遲退休制度設計注重以下三個角度:

第一、退休年齡影響因素研究。綜合考慮社會保障的福利待遇,確定合理的養老金水平和法定退休年齡。例如,可以綜合社會保障各種福利制度,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考慮收入、死亡率、健康狀況、社會經濟發展等差異)分析如何制定合理的退休年齡;加強對社會保障影響個人養老金水平、退休年齡和社會經濟狀況的分析,研究實施彈性退休制度對實際退休年齡的影響;結合我國的人口結構、部分積累制養老保障制度、資本市場發展情況,建立更符合實際的退休決策模型;可以結合人力資源投資、養老金支付模式開展退休決策行為的研究,確定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金融環境下不同風險偏好的個體、不同收入群體、不同工作性質群體的社會保障福利,確定個體最優的人力資源投資策略和退休策略。

第二、延遲退休的作用和影響。國外學者認為,延遲退休的主要作用是在短期內解決財政壓力,實施延遲退休制度對養老金債務的長期影響還存在爭論。對于我國,可以結合我國的人口結構、經濟水平和福利措施關注延遲退休制度對不同群體的影響;研究延遲退休對養老金負債的長期影響和不同群體延遲退休后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估計人力資源投資、家庭等因素對不同代的資本-勞動比、福利水平和退休行為的影響。大量的移民將改變人口結構,影響養老金系統的收入和支出比例,對于我國目前實行的省級統籌制度,可以考慮研究省際的勞動力人口流動對省級社會保障系統的影響。

第三、投票法確定繳費率和退休年齡。比如,結合我國實行的部分積累制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公平合理的投票模式;研究人口結構變化和養老金系統膨脹后,社會保障在再分配上的公平性問題等。此外,我國目前圍繞投票法決定退休年齡的實證研究還相對缺乏,也可以做一定的探討。

據社會發展現狀分析,延遲退休政策勢必會出臺和實施,余下面臨的問題便是如何實施,在設計層面上如何把握取向。在吸取國外實施延遲退休政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以上三個研究角度和我國基本國情,對延遲退休制度的實施提供以下合理的制度建議。

(一)延遲退休制度應漸進式推行

制度科學的創始人林德布洛姆曾明確的指出“制度科學是漸進調適的科學”。政府所有的政策制度的出臺都需要多方共同商討決定,所以制度的實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延遲退休的制度在提出之初就遭到來自社會不同方面的質疑甚至是反對,所以在廣大群眾還未認同該制度時就進行推廣,勢必在推廣過程中遭遇極大地阻力,甚至收到與原意相反的結果,而且這種行為并不符合制度科學的原則。所以,延遲退休要漸進式推行,即要根據我國人口的的老齡化趨勢和勞動力情況“循序漸進”,即每年相對延長幾個月的退休時間,逐漸延長,同時提前向社會發出公告,給公眾以心理準備。

從國外來看,延遲退休制度的實施也是漸進式的。因此,延遲退休年齡制度的出臺應該循序漸進,先有一個制度實施的緩沖期,進而調整人們的退休觀念,然后逐漸推進,漸進到位。

(二)延遲退休制度應彈性實施

制度彈性是決定制度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當制度缺乏彈性時容易引起公眾抵觸,尤其是制度在涉及個人自身利益時。延遲退休制度需要有一定彈性是出于以下問題:第一,延遲退休制度關乎全社會的利益,人們的態度并不統一,制度問題早在提出之際就遭到了來自全社會各方的詢問。因此,在出臺和實施延遲退休制度的過程中,一定的彈性是必不可少的。這一方面能減少制度在推行過程中的阻力,也給制度的調整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間。第二,退休既是公眾的普遍行為,也是個體的選擇。所以在考慮制度普遍性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差異性。根據社會調查研究表示,不同的人群對于延遲退休實施的態度也是不同的。延遲退休的意愿與職業、受教育程度等都密切相關。因此,在制定延遲退休年齡限制的時候應保持一定的彈性,在一定的規范約束前提下,讓人們有更多的選擇。第三,延遲退休應照顧到特殊行業和人群的利益。對從事一些高空、高危等體力勞動,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人,要尊重他們的退休意愿并保障其利益。

(三)延遲退休制度應柔性實施

目前,我國有部分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經開始實施柔性退休政策,延遲退休的主要對象為具有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目的就是留住人才,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優勢。所謂“柔性”,是指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能人員,只要身體健康、工作需要就可提出申請,經過與單位協商同意后,延續工作壽命。柔性退休充分尊重了企業和員工的需要,這一措施彰顯了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本質。柔性退休政策可以充分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有助于減輕現在的勞動力的繳納養老金壓力,也可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并不會增加就業壓力。

(四)延遲退休制度應配套激勵

延遲退休關乎每個人。在制度的設計推行時,離不開各方面的支持理解。配套一定的激勵手段能夠更好的推進制度的實施。在延遲退休制度設計時,要將相應的激勵措施納入考慮。這方面可以參考鄰國日本的成功做法,對退休年齡進行劃分,規定法定退休年齡的前提下,提前退休將會減少養老金收益,延遲退休則增加收益。這對提前退休就會有負向激勵,相應減少養老金收益;對延遲退休實行正向激勵,相應增加養老金收益。通過激勵措施的實行,鼓勵人們主動選擇延遲退休。

(五)延遲退休制度應男女同齡

我國目前實施的是男女不同齡的退休制度,現行女工人退休年齡為50周歲,女干部退休年齡為55周歲。而國際上大多實行男女同齡的退休制度,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這種男女不同步的退休制度規定已經不適應我國當前的社會實際。因此延遲退休制度應男女同齡。具體來說,延遲退休年齡制度的設計和實施應逐漸調整為男女同齡,以實現養老和平等的雙重目標,這不僅有利于當代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對解決我國養老保險支付缺口問題有著重大意義。

總之,延遲退休制度必須慎重設計,它不僅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綜合考慮,全面把握,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延遲退休制度的實施需要循序漸進,需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結合我國當前未富先老、養老金缺口龐大、勞動年齡人口不足的社會現實,在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延遲退休年齡制度。

【參考文獻】

[1]陳龍.關于延遲退休對適齡勞動力就業影響問題的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5.

[2]范琦,馮經綸. 延遲退休對青年群體就業的擠出效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5(8):13-19.

[3]李付俊.延遲退休的影響效果分析[J]西. 北人口,2014(2)1: 7-20.

[4]張奎.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及勞動力市場的影響[J].電視大學學報,2014(3):103-107.

[5]原新,萬能.緩解老齡化壓力,推遲退休有效嗎?[J].人口研究,2006(4):47-54.

[6]侯東民.國內外思潮對中國人口紅利消失及老齡化危機的誤導[J].人口研究,2011(5):29-40.

[7]楊欣然.推遲退休年齡的利與弊及時機分析[J].現代經濟,2008(11):98-99.

[8]李紹光.推動社會保障體系與市場經濟體制和諧發展[J].中國金融,2005(5):24-25.

猜你喜歡
延遲退休政策建議人口老齡化
世界人口老齡化之住房問題
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年齡問題的探討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
內蒙古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