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營利組織參與農村教育資源供給的案例研究

2018-07-10 12:34張苑漫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非營利童趣教育資源

張苑漫

【摘 要】農村地區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教育資源作為公共物品,是每一個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本文將選取“北京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作為研究案例,對非盈利組織參與到農村教育資源供給,這一教育資源供給的新型路徑進行分析,并進行反思。

【關鍵詞】農村教育;非營利組織參與

一、研究意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發展中國家農村教育國際研討會工作報告》指出:人類進步中的重大問題集中反映在世界上的這些地區(指農村),如高嬰兒死亡率,缺乏受教育機會,缺乏識字教育,預估壽命短等。①同時在另一份研究報告中,也有學者指出,“教育水平差異是中國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最重要的影響因素?!?②

公平配置教育資源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資源供給與分配工作中,政府一直扮演著主要角色。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二元結構的出現,政府在合理及有效地進行教育資源的配置工作中,逐漸力不從心。20世紀70年代,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出現,讓人們開始意識到,政府不是供給公共服務和公共物品的唯一主體。除了政府與市場,社會的參與對于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及公平保障具有重要的幫助。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一些非營利組織作為重要的社會力量也逐漸參與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建設中,并貢獻了許多的力量。本文將選取“北京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作為研究案例,對非盈利組織參與到農村教育資源供給,這一教育資源供給的新型路徑進行分析,并進行反思。

二、案例背景概況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后簡稱為“西部陽光”),成立于2006年5月26日,是一家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記成立的民間基金會?!拔鞑筷柟狻币恢敝铝τ谖鞑哭r村教育及社區發展,他們希望能夠通過依托專業的資源,通過多元的志愿服務及支持使西部兒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改善西部農村的教育和文化現狀,也帶動更多的志愿者投身相同的公益事業。而其中,“陽光童趣園”項目便是為了改善隴南地區的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環境而開展的。

“陽光童趣園”項目最早起源于甘肅白銀,后扎根于甘肅省隴南地區,主要為隴南地區3-6歲幼兒創造良好的幼兒園學習生活環境。隴南地處我國甘肅省東南部,在2016年末,隴南市總人口達287.8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共208.44萬人,占總人口的69.52%。同時,隴南市也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的地區,轄區內有共生存著30個民族,有著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氛圍,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并不突出,農村地區更是積貧積弱。

截至2014年5月,“陽光童趣園”項目共支持了78所幼兒園?!瓣柟馔@”的開展,突破了隴南地區學齡前兒童學前教育的缺口,通過精心的構思,結合了當地實際情況,設計出了適合隴南地區學齡前兒童的項目方案,有效地提升并改善了當地學齡前兒童所享有的教育資源境況。

三、具體方案

(一)提供硬件設施

“陽光童趣園”不只是該項目的名稱,同時也是西部陽光專門設計的用來作為幼兒園的建筑的名稱。陽光童趣園是一間木質版型房,木質材料除了使建造成本降低,也由于其輕便性,在多發地震的隴南地區更為抗震。同時,在房屋的構造上,采用了便于安裝拆卸的構造,普通人在進行基礎指導之后就可以上手搭建與搬遷,減少了人力成本的消耗。除了構造上的精心設計,木質房的外觀也設計得與當地農村風貌極其融合,減少了違和感,也更容易融入農村地區。這樣極具特色的設計,不僅使得“陽光童趣園”項目充滿人性化,低成本與易搭建的特點使得項目在貧困的隴南農村地區更容易得到推行,也更能滿足當地的實際需要。

除了專門設計的活動設施,項目還通過各種渠道的資金募集,對當地其他幼兒園提供適宜幼兒使用的硬件設施,包括大型硬件滑梯,室內硬件桌椅、水杯架、水杯、保溫桶、電視等,并對活動場地進行修繕和改造,使其成為適合幼兒園開展活動的環境,為學齡前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

(二)精心的課程設計

同時,項目也為幼兒園設計了專門的配套幼兒用書、教師用書、幼兒活動材料,里面包含完整詳細的教師教案與幼兒活動時使用的材料,使得農村的教師在沒有項目人員的指導幫助下也可以拿起教案馬上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設計,就使得當地對于非營利組織的依賴性降低了,當項目人員撤離時,原有的師資力量也能夠將先進的教學方案進行下去。

(三)開展教師技能培訓

除了提供硬件設施、設計專門的教材類用品,項目還開展集中教師培訓、幼兒園入園教研、外出訪問等形式多樣的教師培養活動,提高教師專業技能,培養教師教育理念,為隴南地區幼兒教育培養自己的幼教隊伍,實現了一種可持續性的發展。

綜上所述,西部陽光通過與國內一流的學前教育研究與實踐機構深度合作,引入了適合西部農村兒童與教師需要的教學資源。在幼兒園硬件設施與課程設計上摒棄城市高成本的方式,大大減少了隴南地區農村家庭的負擔,又同時能保證了當地的學齡前兒童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了一種良性且可持續性的發展,對于其他在民族地區農村開展助學活動的非營利組織具有許多的參考價值。

四、對案例的反思

(一)多元化的供給主體

教育資源作為公共資源,每個人都有享有的權利。但從長期的發展看來,政府有限的投入難以滿足民族地區農村教育的需求,教育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同時,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建設的低回報,甚至是零利潤,使得市場缺乏動力參與其中,市場失靈導致社會資金難以進入民族地區農村教育領域。

而我國非營利組織起步較晚,大部分非營利組織能力較弱,就算有心參與到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建設中,也缺乏相對應的能力與支持。因此政府應充分發揮其主導地位,引導市場、非營利組織共同參與到建設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優惠扶持政策,既是順應政府職能的轉變,減輕一定負擔,又使市場和社會的力量在建設過程中充分涌流,實現原來不能達成的效果?;蛘哌€可以通過服務外包的方式,與社會組織達成契約,在實現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建設的同時,也幫助了非營利組織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除了承擔主導的角色,還應承擔監督者的角色。但監督并不意味著限制社會組織自身的發展空間,政府應給予社會組織自身充分的發展空間,提供一定的優惠扶持政策,不過多限制社會組織活動的開展。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彌補政府的不足。

(二)注重項目的可持續性

傳統的社會組織在參與貧困地區教育資源配置的活動中,往往注重物資的募集,但卻忽略了項目的可持續性。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建設固然缺乏物資,但單純地提供物資,只能在短期內改善當地的實際情況。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從長遠來看,除了物資的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的引入、對于民族地區農村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因地制宜的項目方案也都十分必要。這些不僅能夠幫助項目在當地推行過程中的阻礙減小,更能減輕當地對于社會組織的依賴,實現自我成長,實現長期的可持續性發展。

注釋:

①陳敬樸,農村教育概念的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11)

②陳斌開,張鵬飛,楊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資本投資與中國城鄉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01).

【參考文獻】

[1]陳敬樸.農村教育概念的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11).

[2]陳斌開,張鵬飛,楊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資本投資與中國城鄉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01).

[3]顧麗敏.新時期農村教育資源現狀的剖析與對策[J].教育文化論壇,2013(01).

[4]滿中坤,孫振東.民族地區教育發展與民生改善的依存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14.

[5]褚宏啟.城鄉教育一體化:體系重構與制度創新——中國教育二元結構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猜你喜歡
非營利童趣教育資源
九月·童趣
冬眠的樹(四)
童趣
義務教育民辦學?!胺菭I利”是一大進步
臺灣城市更新中非營利組織的作用及其啟示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童趣照相薄
“營利性與非營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俄羅斯修訂《非營利組織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