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管理理論”在安全工作中的啟示與應用

2018-07-10 12:34馮玉軍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安全工作啟示應用

馮玉軍

【摘 要】所謂冰山理論,通俗地講,就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冰山主體是隱藏在海面下的那部分。當年,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就是撞上了北大西洋的冰山。當時,船頭已經避開了露出海面的冰山,但是船的蝸輪卻沒有避開海底的“真正冰山”,最終沉沒。

【關鍵詞】“三個管理理論”;安全工作;啟示;應用

不可否認,目前,部分人員在做安全工作中,有時候只注意表面的部分,卻沒有注意深層次的部分。這就象一座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一角,這就要求我們在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時,必須對問題進行全方位、全層次、全面地去計劃、去考慮、去分析、去解決,既要解決已“露出海面”的問題,更要研究藏在“海面下”的問題,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力爭實現安全管理工作的“無縫隙”。

一、要充分理解并運用“冰山理論”,做好采油廠安全工作

通過對以上“冰山效應”的理解和分析,在做好安全工作中得出以下啟示:①做好安全工作要注意發現表面問題,更要發現深層次問題;②做好安全工作要注意分析表面問題,更要分析深層次問題;③做好安全工作要注意解決表面問題,更要解決深層次問題;④做好安全工作發現分析問題是基礎,落實解決問題是最終目的。

通過以上啟示,孤島廠進一步提出,安全工作管理水平與管理質量的提升,靠的是日積月累、靠的是水滴石穿,靠的是堅持不懈。安全工作很難產生一時的轟動效應,他是一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過程。其管理的功效既不可能一促而就,也不會立竿見影,吹糠見米。正因為做好安全工作所具有的這種特性,孤島廠以得到的啟示為載體,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運行上,提出了采油廠每一名工作人員一定要養成善于發現問題的意識。要把發現問題看成是一種責任。只有把工作看成是一種責任,把做好安全管理看成是一種責任,形成“我有責任去發現問題,我有責任去解決問題,我有責任去總結問題”的意識,培育對做好安全工作高度的責任心,形成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時時有一顆去發現問題的責任心,就會找到問題的源頭,就會發現問題的本質,就會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并最終取得圓滿的工作效果。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標上,堅持立體規劃與現實情況相結合,每個單位按照安全工作的新形勢、新動態、新發展、新特點確定每年、每個階段、每個時期的工作目標,任何一個單位不能按照往年工作目標再照抄一遍,從而缺少工作目標的系統性與方向性。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則上,堅持“全員參與制”。做好安全工作,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單位的事情,而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與義務。只有發動每個人的智慧,才能離成功更進一步。在這方面,采油廠在完善配套各級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出臺了相關的問責制,問題發現反饋機制、問題落實機制,對每一層級、每一單位應負的責任都進行了明確,為做好此項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要充分理解并運用“蝴蝶效應”,做好采油廠安全工作

所謂蝴蝶效應,通俗地講,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眾所周知,當今之世,一切都在發展變化之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孫子曾說過: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用兵打仗如此,安全工作也是如此。由于“變”和“無形”,給做好安全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而這個“變”和“無形”很有可能就是我們工作中意想不到的“龍卷風”。

通過對以上“蝴蝶效應”的理解和分析,在做好安全工作中得出以下啟示:①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要充分認識和理解“蝴蝶效應”。②“龍卷風”的產生是因為翅膀煽動,做好安全工作要預防“翅膀煽動”。③已產生的“龍卷風”,不能讓其繼續肆虐,要做到警鐘長鳴,反思不止,形成案例,永遠借鑒。

通過以上啟示,孤島廠進一步提出,我們要學會用辯證思維去了解安全工作過程中“變”的絕對性和“不變”的相對性,通過實踐,加強體驗、加強感悟、加強總結,從而不斷實現“知”與“行”的統一。我們要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在繼承原有管理經驗、吸收借鑒不同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方式的基礎上,多預防、多反思、多融合、多提煉,逐步形成適合每個單位發展的管理方法。我們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時制宜,堅持從企業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分析具體實踐,具體實踐具體完善。要因時、因地、因管理對象的不同,因所處外部環境的變化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三、要充分理解并運用“木桶理論”,做好采油廠安全工作

所謂“木桶理論”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其中,“新木桶理論”對“短板”進行了進一步闡釋,短板并不是單獨指最短的那塊木板,桶底是否堅固,木板之間是否有縫隙,等等,都是影響成盛水的“短板”。

我們都知道,做好安全工作是個“費力”活,我們平時要做大量平凡瑣碎的事務,沒有靈丹妙藥,沒有精密武器,無法一勞永逸。由于其工作的長期性和重要性,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短板”,所以,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才能保持一種狀態,才能見到效果。

通過對以上“木桶理論”的理解和分析,在做好安全工作中得出以下啟示:①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②只要這個木桶里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③要充分意識到,做好安全工作是一項綜合工作,不能有“短板”。④要找到長板,知道自己的長板在什么地方,讓長板更長。⑤要知道自己的短板,讓短板變長。

通過以上啟示,孤島廠進一步提出,要重新認識做好安全工作的本質。這項工作是一項非常不容易做好的工作,但又是管理者必須面對、認真做好的工作。許多工作,不是存在干不干的問題,而是必須干好、一定干好、全面干好的問題。有壓力才有動力,有矛盾更有責任,有困難一定會有辦法,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逆境而上才是做好安全工作本質。要不斷拓寬做好安全工作的方法。這項工作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不能只拘限于一種模式,一種方法。要根據不同單位、不同系統、不同人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并因人而異,找出問題所在,找到“短板”所在,最終形成本單位、本系統、本企業的工作特色。要始終保持做好安全工作的激情。激情是做好工作的最大動力。做好安全工作,需要責任,需要實干,需要總結,但更需要激情。只有不斷保持對此項工作的激情,堅持激情,多在創新思路上下功夫,多在運行機制上下功夫,就一定會取得這項工作的永遠勝利。

【參考文獻】

【1】陳禹霖, 史懷陽. 探討如何強化基層采油廠安全環保管理[J].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 2016, 36(7).

【2】刁永強. 關于油田采油安全環保工作的探討[J]. 化工管理, 2016(29).

猜你喜歡
安全工作啟示應用
鐵路行車調度指揮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