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中文化交流發展對策研究

2018-07-10 12:34王先芝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文化交流發展對策一帶一路

王先芝

【摘 要】"一帶一路"是我國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希望通過這一戰略舉措促進國際間的區域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其中,文化交流使"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有了一個加深彼此認識、凝聚價值共識的機會。但是文化交流中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因此我國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發展各國共性文化、構建國際互信體系及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等,從而實現各國的互利共贏。

【關鍵詞】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發展對策

2013年9月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倡議為沿線各國的交流互通搭建起一個新型的多邊區域合作平臺,旨在我國與其他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共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文化是推動經濟和政治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因此,文化交流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過程中有巨大的作用,但是沿線分布國家眾多,文化差異巨大,在文化交流過程中障礙重重,為減少這些障礙,確?!耙粠б宦贰闭叩姆€定推進,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促進各國之間文化交流。

一、“一帶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

(一)價值觀念交流

價值觀念的差異性是民族之間差異性的基礎,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指出冷戰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是意識形態的、政治的或經濟的,而是文化的區別,雖然“文明沖突論”有著較大的爭議,但有一點可肯定,由于價值觀念差異而導致的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之間的沖突的確存在。而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過程中,由于沿線國家的文化與價值觀念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勢必會對各國間的合作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價值觀念層面的交流就成為了“一帶一路”中文化交流的核心。通過價值觀念的交流,可促進各國之間的相互理解,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帶來更多“精神合力”。

(二)文化產業交流

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對外文化貿易也逐年増長,我國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而“一帶一路”戰略也在客觀上為各國搭建起了一個文化產業交流的平臺,各國貿易的互通當然也就包括文化貿易的互通,無論是傳統的文藝演出、影視書刊還是新興的游戲電玩、文化旅游等文化產品與形式都可借助“一帶一路”平臺獲得快速推動。

(三)教育學術交流

教育學術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層面。教育學術是文化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形式,文化交流在國家之間的各項交流中很多時候是無形的,因此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來體現各國文化的差異性。教育學術交流無疑就為“一帶一路”中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種具體的形式。通過教育學術交流,不僅能夠促進“一帶一路”各國間的文化溝通,同時也能推動我國教育開放,學習國外教育的先進經驗,促進人才的流動。

二、“一帶一路”戰略下文化交流的制約因素

(一)文化差異較大

“一帶一路”戰略經過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及北非、中東歐等地區,這些地區的國家在歷史、觀念、宗教和語言都存在差異,其中差別最大的是宗教文化。我國實行政教分離的基本原則,而沿線大多數國家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都不盡相同,國與國之間缺少深刻的了解,并且對彼此的文化認同感不足,在交往合作中會遇到一些障礙,從而影響了各國間的文化交流。

(二)國家之間互信程度低

合作必須要基于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一帶一路”戰略發展也不例外。

首先現在“一帶一路”戰略正處于起步階段,各國家對其了解還不充分;其次,沿線國家某些地區上還存在沖突,使“一帶一路”的實施存在風險;另外,“中國威脅論”得隨之出現,雖然我國主張和平共處的五項外交原則,但某些國家也心存芥蒂,從而阻礙了文化交流的發展。

(三)國家間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不平衡

“一帶一路”戰略沿線部分國家常年處于社會動蕩環境中,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而且一些國家基礎設施不完善,物質保障相對缺乏,文化交流中基本的通信技術和網絡系統發展滯后。因此由于國家間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不平衡,這些地區中的人們最先需要解決的主要是溫飽問題,因此這些地區人們的文化交流意識比較弱,從而阻礙了文化交流的發展。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策

(一)尋找文化交叉點,發展各國共性文化

文化交流要弘揚本國文化的同時吸收國外優秀文化,尋找各國文化交叉點,發展共性文化。一方面,宗教是“一帶一路”戰略沿線文化交叉點最多的文化類型,可以通過同一宗教的共同語言與信仰促進文化交流。例如,佛教國家主張的“兼容并包、和平和諧”特質與我國核心價值理念如出一轍,這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藝術也是文化交叉范圍最大的文化形式,音樂不分國界,舞蹈不分地域,無需語言文字的交流是最近距離的文化交流。

(二)構建國際互信體系

中國身為“一帶一路”戰略發起國,為了使更多國家參與到戰略中去,就要從自身做起,為構建國際互信體系貢獻力量。第一,中國應轉變用真誠的語氣和態度向其他國家介紹“一帶一路”戰略,是對方深入了解我們的戰略倡議,引導對方積極主動的參與合作;第二,中國作為大國,必須主動維護國際和平,,反對霸權主義,拒絕一切違背社會道義和世界和平的行為,營造友好環境與氛圍,為“一帶一路”戰略文化交流奠基礎。

(三)加強中外教育文化交流

在強調文化交流這一主渠道的基礎上,中國應加強構建與沿線國家的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機制,建立集初等基礎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互動體系。一方面,在教育國際交流方面要持續實施“走出去”戰略,以“孔子學院”為依托,大力開展“留學中國”教育計劃,提高中國教育的向心力,吸納沿線各國更多的受教育群體積極地參與到中外教育合作交流中來,為“一帶一路”建設培育具有全球視野、通曉中外文化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另一方面,在實施教育“走出去”戰略的同時,還要積極引進國外優秀的教育資源,加強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教育合作,從沿線國家引進優秀師資,開展多語種教學,進一步加深中外文化理解、增進文化互信。

總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離不開文化做支撐,文化交流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基礎,通過文化交流能夠有效增進我國與沿線各國人民的感情溝通與交流,進而爭取到更廣泛的價值認同和支持。同時,中國要想通過“一帶一路”戰略與沿線各國人民建立強大的精神維系,就必須以文化交流為切入點,以平等、真誠的姿態和開闊的胸懷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聯系,使“一帶一路”建設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家的參與和支持,讓中國與各國人民一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 于津平,顧威.“一帶一路”建設的利益、風險與策略.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2] 雙傳學.“一帶一路”視閾下的我國文化開放戰略.東岳論叢,2016,(5).

[3] 趙立慶.“一帶一路”戰略下文化交流的實現路徑研究.學術論壇,2016,(5).

[4]占毅.海上絲綢之路上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中華文化論壇,2015,(11).

[5]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人民日報,2017,(5).

[6]亨廷頓著,周琪等譯,《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第5頁,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年版.

猜你喜歡
文化交流發展對策一帶一路
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以“春風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強兩國“心通意和”
充滿期待的中韓文化交流年
文化交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