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2018-07-10 12:34冷露青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朗讀指導小學語文

冷露青

【摘 要】文章首先從‘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這兩個角度分析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又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策略,下面,筆者則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指導;策略

朗讀是集聲音、語調、感情于一體的一個語文教學環節,朗讀教學的重點則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表明,朗讀的意義和作用并不單一,它不再只是“朗讀”那么簡單,而是要做到讀之有物,讀之有效。

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場合,而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多是在課堂上得以培養和提升的。但是,根據調查顯示,小學生的朗讀現狀卻不容樂觀,存在朗讀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導致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普遍偏低。對此,教師應當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高度重視起來,并不斷地優化朗讀教學。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單一的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是小學生學好語文的一個基礎環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僅以自己的教學任務為中心,并且輕過程、重結果,其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了應付學??荚?。這樣單一、死板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嚴重忽略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這對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極其不利。

(二)不合理的教學模式

朗讀是需要學生開口讀,需要學生配合才能完成的一個教學環節。但是很多學生并不愿意參與朗讀課堂,不愿意與教師互動,致使課堂氛圍非常沉悶。筆者認為,小學生對朗讀教學的內容之所以缺乏學習興趣,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師沒有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合理教學。例如:在進行《小壁虎借尾巴》這一朗讀課時,傳統的教學模式會先讓學生憑空想象小壁虎是什么模樣,再讓學生通過朗讀來了解小壁虎。這種抽象的想象,對于沒有見過小壁虎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并且同學們想到的可能和我們即將要學習的內容關聯并不是很大,這就非常容易使老師處于一個尷尬的狀態。然后老師再通過其他的情景引導才能讓學生回到正題。其實,讓同學們回到正題的這個時間過程,就已經消磨掉了他們大部分的耐心和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會導致學生對語文朗讀教學內容失去探索的欲望。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朗讀情境,帶動學生的朗讀熱情

朗讀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極大的耐心,尤其需要氛圍與情境。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識字不多,自我能力有限,對于朗讀,時常會產生畏難心理,支支吾吾不敢開口,更怕讀錯時同學們的嘲笑。所以,滿足學生們朗讀環境的需要,不僅可以消除他們的朗讀障礙,也有利于樹立其學習自信。

例如,在《我們成功了》一文中,五位學生一起大聲地讀出了中國申奧的喜悅,從其他同學的面部表情中我看得出他們也慢慢地被五位同學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但是他們仍然保持安靜,仔細聆聽。這樣受到尊重的朗讀者會愈加喜歡閱讀這一環節,也會更加自信和勇敢。另外,老師還可以在朗讀前設置一些相關問題,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的朗讀興趣,還能讓他們學會在朗讀的內容中尋求答案,能讓小學生保持良好的讀書態度。由此可見,良好的朗讀情境能夠帶動小學生的眼睛和大腦一起轉動,能夠讓他們思想集中不開小差,以此更好的帶動他們的朗讀熱情。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

讀書從來都不只是單一的“動嘴”行為,而是口、眼、耳、腦多種感官共同作用的活動。而調動小學生的這些感官,則需要借助兼具聲色效果的多媒體設備。只有豐富了學生的朗讀方式,朗讀內容才能在他們心里生根發芽,朗讀能力才能得以培養。如在進行詩歌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先用多媒體進行示范性的朗讀,然后再進行深入的課文學習。

例如,在學習楊萬里的《小池》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音頻讓學生跟讀;再通過課件展示出作者所描述的小池美景,利用多角度的圖片展示,讓學生全面的談一談對小池里的事物有什么認識;然后,再讓大家根據平時的觀察或者散發想象力,說說大家眼里的小池是什么樣子;繼而給學生展示詩歌中的“泉水、樹、荷花、蜻蜓”,并讓學生思考詩人為什么會寫這些事物?最后在學生對這一詩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著劃分節奏,把握朗讀情感。這樣生動直觀的多媒體畫面,既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加深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又能使其對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有體會與感悟,還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質量。何樂為不為呢?

(三)分角色表演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部分小學課文都是有多個人物角色或者事物的,并且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小故事,可以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分角色朗讀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為了使自己的角色能夠更生動的表演出來,小學生們會主動深入朗讀內容之中,揣摩其中的語調和神情動作,進而培養自己的朗讀能力和文學素養。

例如,在學習《老人與海鷗》這一課時,請兩位學生為大家進行朗讀,分別要讀出老人對海鷗的喜愛,以及老人去世后海鷗對老人的感謝與思念。在分角色朗讀時,學生可以思考一下,為什么老人和海鷗之間會有深厚的情誼呢?兩位學生朗讀結束之后,通過播放音頻讓學生再次感受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如此朗讀和分角表演下來,小學生們對其中的情節道理會多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比教師的提醒灌輸效果更佳。鑒于此,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分角色表演朗讀,這種方法對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是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的。所以,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用耐心、愛心對待小學生,激發他們的朗讀興趣,欣賞他們的朗讀表演,他們的朗讀能力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三、結語

通過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對文中方法策略的合理運用,其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培養,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的教學效益得到了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文章朗讀策略給學生和課堂所帶來的直接影響,以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和朗讀教學的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霜.小學語文朗讀指導[J].智庫時代.2017(09):86+104.

[2]郭晶晶.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08):188-189.

猜你喜歡
朗讀指導小學語文
構建校園英語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步伐
淺談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